馮永慧
摘要: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再也不是過去的讀讀寫寫,背背練練的時代,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感覺現(xiàn)在身上的責任更重,課越來越難教了,如何讓自己的課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最高的效率,一直以來是我思索和研究的重點,我應該為之去創(chuàng)造,去耕耘,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更高起來。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到,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到“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讓學生不被動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下面就談談自己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一、巧設各種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求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可以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fā)展。如:我在教《小露珠》這一課時,我以猜謎語的形式“小水珠,亮晶晶,千顆萬顆落草坪,太陽公公一出來,悄悄躲開無影蹤”這是什么?經(jīng)過幾秒鐘的思考,學生紛紛搶答,看著學生積極的樣子,我又提出這樣問題:小露珠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又是什么時候消失的?有的學生說:夜深人靜,萬物都入睡時小露珠出現(xiàn)了,在早上七、八點消失。此時我又問到:為什么動物們和植物們都喜歡小露珠呢?小露珠要走時他們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同學們都很積極的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爭搶著回答。通過這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求知的欲望。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了求知欲和自信心,可見求知欲的調(diào)動對課堂教學是多么重要。
二、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能表現(xiàn)自己。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充分感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首先要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再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在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中,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現(xiàn)在的高效課堂,不應該是一本書,一塊小黑板,一支粉筆的簡單課堂,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設計精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前提。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靈活處理教材,活化教學內(nèi)容,縮短學生生活與教材內(nèi)容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因材選媒”,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如果正確的話,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或選用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不要把多媒體教學看成是小黑板,練習題的替代品。我們應該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才讓多媒體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不然多媒體也會變得像小黑板一樣枯燥無味。如:我在教《烏鴉喝水》時,結合課文,設計了“烏鴉往瓶子里放石子最終喝到水的”課件,學生通過對課文的了解,又有了多媒體的展示,學生記憶的十分深刻,效果很好。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多思多問。
我記得《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边@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和諧、積極探索、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應該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牛頓說:“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于別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币虼嗽趯W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不管什么樣的方式,都要啟發(fā)學生多思多問,我在教學《曹沖稱象》這一課中,當同學們還在被曹沖高明的做法稱贊時,我讓學生思考,有沒有簡單的改動,會比曹沖稱象用的時間更短?有一個學生想出了更好的辦法,假如把稱象用的石頭換成統(tǒng)一重量的鐵塊,就省去了再稱石頭重量的過程,會大大縮短稱象的時間。這時課堂上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學生樂于思考,交流欲望極高。通過思考,學生對學習又一次得到了升華,還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要不斷地改進教法,真正把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真正地讓課堂發(fā)揮最大的效率,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