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時君+謝常清+李碧波
摘要:以培養(yǎng)生產(chǎn)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進行了考核目標的確立,考核內(nèi)容的調整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通過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考核改革;過程性考核;應用能力
1概述
根據(jù)國家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學校轉型發(fā)展的要求,轉型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以培養(yǎng)生產(chǎn)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形成產(chǎn)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融入?yún)^(qū)域發(fā)展、產(chǎn)業(yè)振興和技術進步。近幾年在轉型教育發(fā)展的同時,地方院校特別注重和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以“平時成績+期末成績”,一方面制約了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根據(jù)《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的特點,本項目進行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希望探索理論知識與運用實施并重的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把傳統(tǒng)對成績的期末考試評定,分散到學習過程中各知識點的監(jiān)控上,將考核貫穿到整個教學中,體現(xiàn)公平、公正,以期達到對教學的全程監(jiān)控,不斷提高的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是機械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考試是采用的有效方式,考試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傳統(tǒng)的兩小時閉卷考試不能夠全面地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缺點主要表現(xiàn)在:由于考試時間和試卷幅面的限制,一方面考試內(nèi)容太難或者引入創(chuàng)新內(nèi)容很容易造成學生無法在要求的時間內(nèi)完成,結果往往帶有片面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學生為了得高分,只注重對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甚至去研究考試技巧,這樣降低了學生學習書本外有用知識的積極性,弱化了學生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對傳統(tǒng)期末閉卷考試方式進行改革具有很大的實際指導意義。
2傳統(tǒng)考核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大部分課程采用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傳統(tǒng)考核主要采用標準化考試,標準化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試的公平和公正性,減少了人為誤差,由于客觀性試題偏多,主觀性試題少,具有模式不變、方式單一和命題陳舊等缺點,嚴重地阻礙了本課程的改革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而且能留給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機會少,不利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對待考試以記憶為目標,忽略了其中理論知識在實際繪圖中的要求和運用。這在相當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所以改革考核方法,使考核能夠更加合理化,充分發(fā)揮考核的有利因素,提高《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的課程教學。
當前《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的課程教學與考核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目前《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的教學,主要強調讓學生掌握制圖原理和制圖的方法,強調學會形體的表達,而缺少識圖能力的訓練。并且《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很少與產(chǎn)品相結合,從而導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nèi)容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2)教學手段單調,壓縮了引發(fā)想象力的空間。目前《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的教學可以采用錄像教學、仿真教學、實踐教學、現(xiàn)場實踐和多媒體的應用,都能彌補實物教學和黑板教學的不足。
3)《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的考核目前主要采用“平時成績+期末考試”,考試內(nèi)容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和變化,這種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因此《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的考核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
3課程考試改革與實踐
3.1確立考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制圖理論和規(guī)范,鍛煉學生讀圖和繪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具備繼續(xù)學習專業(yè)技術的能力,為今后解決生產(chǎn)實際問題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從知識上的理解轉移到實踐上的運用,培養(yǎng)讀圖、手工繪圖、CAD繪圖的綜合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本課程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在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按知識的遞進順序,“授之以漁”開展教學,教會學生會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和制圖技能。
3.2設計考核內(nèi)容
為適應《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學科發(fā)展和轉型發(fā)展的需要,以學生了解、理解、掌握并運用為原則,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和完善教學內(nèi)容,對原有的教學內(nèi)容重新調整。
第一章,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本章學生必須了解國家標準《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的一些基本規(guī)定。教會學生按規(guī)范從事,掌握圖紙幅面和格式、比例、字體、圖線及尺寸標注等規(guī)范要求,能按要求進行平面圖形的手工繪制。本章結束后完成第一次大作業(yè),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繪制一張A4圖紙,重點理解和運用國家標準制圖的一些規(guī)定和要求,能運用幾何作圖的方法繪制平面圖形。
第二章,投影基礎。本章要求學生掌握三視圖的形成及其對應關系,能識讀和繪制簡單形體的三視圖;掌握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特殊位置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熟悉基本體的視圖畫法及表面上取點、線的作圖方法及尺寸注法--。從本章初步建立從三維圖形到二維圖形的表達能力,構造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圖形表達能力。
第三章,組合體。本章要求學生掌握組合體三視圖的識讀和畫法;能根據(jù)視圖想象出簡單組合體的空間形狀并繪制三視圖;能識讀和標注簡單組合體的尺寸。講知識點時結合模型展示或者三維仿真圖形,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習題冊上選取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做。本章結束后完成第二次大作業(yè),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繪制一張A3圖紙,重點理解和運用三視圖的表達和尺寸標注,能對一般組合體進行三視圖的繪制。endprint
第四章,軸測圖。本章主要讓學生掌握正等軸測圖和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能根據(jù)物體的特點選擇表達方法畫出其軸測圖。從本章初步建立從二維圖形到三維圖形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二維圖形和三維立體互換的制圖能力。
第五章,物體的表達方法。本章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的形成、畫法及識讀;掌握剖視圖的類型、畫法、標注與識讀;掌握移出斷面圖、重合斷面圖、局部放大圖和常用簡化畫法等各種表達方法及運用。本章結束后完成第三次大作業(yè),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繪制一張A3圖紙,重點理解和運用各種表達方法正確完整清晰的表達機件,并繪制其視圖和尺寸標準,能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法進行機件的表達和尺寸標注。
第六章,標準件與常用件。本章要求學生掌握螺紋、螺紋緊固件、齒輪、鍵連接和銷連接、滾動軸承、彈簧的表達、畫法和標注。能識讀螺栓連接、螺柱連接和螺釘連接的畫法;能識讀和繪制一對嚙合的直齒圓柱齒輪圖。從本章初步掌握各種標準件和常用件的畫法和標注,為后續(xù)裝配圖的繪制打下基礎。
第七章,零件圖。本章主要要求學生能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掌握零件測繪的方法,并能繪制簡單的零件圖和尺寸標注、粗糙度和公差的標注。本章結束后完成第四次大作業(yè),根據(jù)機件的軸測圖繪制零件圖A3一張并標注尺寸,圖紙為CAD繪圖打印,重點理解和運用一般零件的表達和尺寸標準,能運用CAD進行電腦繪圖。
第八章,裝配圖。本章主要要求學生熟悉裝配圖的畫法;掌握裝配圖的尺寸標注;掌握裝配圖上零件序號的編排和明細欄的使用方法;掌握識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能識讀簡單的裝配圖。本章結束后完成第五次大作業(yè),根據(jù)零件圖繪制裝配圖A2一張并標注尺寸,圖紙為CAD繪圖打印,重點理解和運用裝配圖的表達和尺寸標準,能運用CAD進行電腦繪圖。
3.3建立考評體系
以“能力測試”為中心,根據(jù)《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課程的內(nèi)容特點以及教學目標來設計考核的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著眼于全面地、綜合的評價學生的能力。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的局限,加強平時考核在總成績中的權重,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將考核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本考核方式采取“平時成績+作業(yè)成績+期末成績+實踐成績(大作業(yè))”相結合。具體方案如下:學生的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作業(yè)成績、實踐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四部分組成,滿分100分。各部分成績所占比重分別為:平時成績(包括出勤及平時表現(xiàn))占10%,作業(yè)成績占20%,實踐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其中實踐成績(大作業(yè))分別以提交手工繪圖圖紙和電腦CAD繪圖圖紙的形式評定。
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出勤和課堂表現(xiàn);實踐成績則根據(jù)不同章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要求,運用提交大作業(yè)的方式獲取信息反饋,考察學生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也考察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制圖能力,由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持久性和主動性,積極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形成良好的學風。考試內(nèi)容既要考察所學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對學生認識分析、綜合運用和評價創(chuàng)新等能力進行全面檢查,促使學生在讀圖和制圖能力上下工夫?!懂嫹◣缀闻c機械制圖》課程考核應主要放在夯實基礎和提高能力上,兼顧分析運用、綜合等能力檢查,增加綜合能力內(nèi)容的比重,考核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和能力。
3.4考核成效分析
本次考核方式改革從2014級機械專業(yè)開始實施,我們以機械一班為例,對比2013級機械一班,通過過程性考核,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把每個階段的知識點融入到習題集和繪制圖紙中去。在期末考試中,卷面成績平均值提高了10.77分,標準差有所下降,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和重視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據(jù)2014級的改革情況,繼續(xù)對2015級機械一班分析,卷面平均值達到了70分以上,達到中等水平,標準差降為10.43。從圖1卷面成績頻數(shù)分布圖可以看出,實施本次考核方式改革,卷面不及格人數(shù)顯著下降,優(yōu)良中三個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明顯提高,考試分布結果更為理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明顯提高,在學習過程中穿插學習任務,有目的有任務的去學去做,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4結論
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讀圖和繪圖能力是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所有的改革都必須圍繞著這個目標來展開。實踐證明,通過對考核目標、考核內(nèi)容及考評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革和教學實踐,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理解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使本課程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為后續(xù)的制圖測繪實訓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