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景,甘燕妮,張靜楠,趙 婷,王亞潔
(文山州衛(wèi)生學校,云南 文山 663099)
氣球在產(chǎn)科學教學中的妙用
鄧秋景,甘燕妮,張靜楠,趙 婷,王亞潔
(文山州衛(wèi)生學校,云南 文山 663099)
在助產(chǎn)專業(yè)產(chǎn)科學這門重要學科的教學中,分娩中子宮的各種變化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使這部分知識點講解直觀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們在教學中引入氣球作為模擬子宮的教具,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這一教具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提示我們只要多觀察、多思考,總會發(fā)掘出可以用到教學中的生活物品,從而很好地為醫(yī)學教育教學服務。
氣球;產(chǎn)科學;分娩
產(chǎn)科學是助產(chǎn)專業(yè)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分娩是該門學科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分娩中子宮的各種生理和病理變化是重點[1]。而由于缺乏直觀性和臨床實踐,該內容也就成為了教學中的難點。為使學生突破這一難點,教學中一直采用多媒體圖片或視頻來輔助教學,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并不好。從去年開始,我們借助了氣球作為教具[2],在教學中將其視為子宮,演示在分娩中的各種變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之后又利用氣球的特性模擬胎膜,訓練助產(chǎn)專業(yè)學生人工破膜術的技能?,F(xiàn)將運用該教具的方法和體會總結如下。
在講解分娩過程中子宮的各種變化時(氣球代表子宮),首先設定好氣球所代表的子宮各部位(見圖1):(1)氣球皮為“子宮壁”;(2)吹氣后氣球底部為“子宮底”;底部兩端為“子宮角”;氣球內的空腔為“子宮腔”;將氣球鼓起的部分三等分,上2/3為“子宮體”,下1/3為“子宮下段”,中下1/3交界處即為“子宮體”和“子宮下段”的交界處;剩余長約1 cm的氣球嘴為“子宮頸管”,靠外的為“子宮頸外口”,靠腔內的為“子宮頸內口”;(3)在氣球中塞入乒乓球代表胎兒;(4)雙手對氣球的擠壓代表子宮收縮,擠壓對氣體產(chǎn)生的壓力即為“產(chǎn)力”;(5)乒乓球被擠出氣球稱為“娩出”。
圖1 氣球所代表的子宮各部位
決定分娩能否順利進行的因素包括產(chǎn)力、產(chǎn)道、胎兒和精神心理因素。產(chǎn)力是推動胎兒下降娩出的力量,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使胎兒下降、宮頸管消失、宮頸口擴張,是產(chǎn)程進展的最主要產(chǎn)力,貫穿于整個分娩過程。為使分娩順利進行,同時又不至于引起胎兒缺氧,子宮收縮具備了一些重要的特性[1]。我們在講解這些重要特性的時候借助了氣球和乒乓球,使這些特性得到了直觀展現(xiàn)。
1.1.1 講解宮縮特性之節(jié)律性 子宮體部平滑肌有規(guī)律、不自主的陣發(fā)性收縮稱為子宮收縮的節(jié)律性。每次宮縮期子宮收縮由弱漸強,維持一定時間,再由強漸弱直到消失進入間歇期,如此反復直到分娩結束[1]。
將乒乓球裝進氣球中,在氣球中吹入適量的氣,氣球倒置乒乓球自然堵住內口不漏氣。雙手握住“子宮角”緩慢向內向下用力擠壓,持續(xù)十余秒再緩慢放松,演示出宮縮期和間歇期。擠壓時可見“產(chǎn)力”集中往下推動“胎兒”下降,放松時“胎兒”不降,使學生從演示中體會子宮收縮期產(chǎn)生的力量在分娩中推動胎兒下降的作用。
同時,強調宮縮時子宮壁血管受壓,胎盤血液循環(huán)受到影響,供給胎兒的氧氣減少,必須要有間歇期子宮肌肉放松,才能使胎盤血流量恢復[3]。這是保證胎兒供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宮縮節(jié)律性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所在。
1.1.2 講解宮縮特性之對稱性和極性 正常宮縮發(fā)生于兩側子宮角,左右對稱地向子宮底中線集中,然后由子宮底部向子宮下段擴散,此為子宮收縮的對稱性。每次宮縮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逐漸減弱,此為子宮收縮的極性[1]。
使用上述氣球,重點演示雙手對稱地握住兩側“子宮角”,雙手使出等同的力氣,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再向下緩慢用力擠壓,可見“產(chǎn)力”由兩側向中線集中并朝下推進,力量完全集中于對胎兒的推動。
演示正常狀態(tài)之后,再演示異常的,以對比兩者之間的差別。
演示異常一:握住“子宮角”的雙手用力不等,可見“產(chǎn)力”向力小的一側推進,僅有部分向下推進,“胎兒”下降不明顯。讓學生從中體會宮縮缺乏對稱性時,宮縮推動胎兒下降的這一作用會大打折扣,分娩將因胎兒不降而不能順利進行。
演示異常二:雙手握住“子宮體”用力擠壓,此處產(chǎn)生的壓力最大??梢姎怏w分別向“子宮底”和“子宮下段”兩個相反的方向推進,胎兒下降不明顯。讓學生從中體會宮縮缺乏極性時,對胎兒不是集中力量由上而下推動。宮縮沒有充分發(fā)揮推動胎兒下降的作用,分娩也將因胎兒不降而出現(xiàn)異常。
1.1.3 講解宮縮特性之縮復作用 宮縮時子宮肌纖維縮短變寬,間歇期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長度,反復收縮使肌纖維逐漸變短,這種現(xiàn)象稱為縮復作用??s復作用使子宮腔容積越來越小,使宮縮間歇期胎兒也不能回縮到原來的位置,逼迫胎兒不斷下降,并使子宮下段被動牽拉變長,子宮頸管縮短展平,子宮頸口逐漸擴張[1]。
使用上述氣球,繞“子宮體”和“子宮下段”交界處一周粘貼醫(yī)用膠布標記該交界。反復多次演示正常宮縮后,“宮體”部分組織變厚,“子宮下段”部分拉伸變長,“子宮頸管”的長度逐漸縮小,最后消失,“子宮頸外口”逐漸開大,能看見的胎兒部分也越來越多。氣球皮不似子宮壁般厚,難以體現(xiàn)組織厚薄的明顯差別,也難以體現(xiàn)宮腔容積縮小,但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宮縮使子宮下段拉伸變長,并使宮頸管變短消失、宮頸口擴張的作用。
子宮下段是由子宮非孕期長約1 cm的子宮峽部隨孕期的發(fā)展逐漸拉伸而成的,是軟產(chǎn)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宮肌纖維的縮復作用,子宮體越來越厚,而下段被拉伸變薄,在厚薄交界處形成一個明顯的環(huán)狀凹陷稱縮復環(huán)[1]。
使用上述氣球,在反復多次演示正常宮縮后,“子宮體”部分組織變厚,“子宮下段”部分拉伸變長,交界處粘貼的醫(yī)用膠布即為“縮復環(huán)”。由于宮頸口可開放,宮縮能推動胎兒下降,最終娩出?!白訉m下段”不會因受到過度拉伸而過長過薄,“縮復環(huán)”則不會向“子宮底”方向移動,此縮復環(huán)稱為生理性縮復環(huán)。
子宮破裂是產(chǎn)科一個危重的分娩期并發(fā)癥,常見于產(chǎn)程長、梗阻性難產(chǎn)的產(chǎn)婦,多數(shù)可有先兆子宮破裂和子宮破裂兩個階段[1]。
先兆子宮破裂典型體征為病理性縮復環(huán),當胎兒下降受阻,宮縮使子宮體部肌肉增厚變短,子宮下段肌肉過度伸展變薄,子宮體部和子宮下段之間的縮復環(huán)會隨宮縮逐漸上升達臍平甚至臍上。由于宮縮和子宮下段組織過度伸展變薄,產(chǎn)婦下腹劇痛難忍,子宮下段壓痛明顯,排尿困難、血尿,胎心率異?;蚵牪磺?。此時若不及時處理,子宮將在病理縮復環(huán)處或其下方發(fā)生破裂[1]。
將乒乓球裝進氣球中,在氣球中吹入適量的氣,將氣球嘴部打結拉緊,模擬梗阻性難產(chǎn),醫(yī)用膠布標記“交界處”(即宮縮后形成的“縮復環(huán)”)。由于胎兒下降受阻,在反復演示正常宮縮后,可見“子宮下段”逐漸拉長變薄,“縮復環(huán)”逐漸向宮底方向移動,此縮復環(huán)稱為病理性縮復環(huán)。
學生在直觀學習病理性縮復環(huán)的同時,也可從子宮下段過度拉伸、拉長變薄的變化中理解產(chǎn)婦腹痛、下段壓痛、血尿等表現(xiàn)。
人工破膜術是使用人工的方法使胎膜破裂,以誘發(fā)或促進宮縮、加速分娩的重要手段,是助產(chǎn)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操作技能[2],因此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去體驗。
將氣球運用于人工破膜術的實訓教學中,氣球為“胎膜”,在氣球中裝入適量水制成水囊,水為“羊水”。將水囊放到產(chǎn)婦模型內,按操作要求做好物品、操作者、產(chǎn)婦外陰清潔消毒等準備→術前評估→聽胎心音→戴無菌手套,一手用食指、中指做陰道檢查并觸及“胎膜”,另一手持有齒鉗按中指、食指的指引,鉗尖端鉗夾少許“胎膜”使破口盡量小,避開宮縮往外輕拉使其破裂。用手堵住開口,讓“羊水”緩慢流出→“羊水”停止流出后檢查有無臍帶脫垂再收回檢查的手指→記錄破膜時間→聽胎心音→觀察羊水的量和性狀、觀察宮縮、觀察產(chǎn)程進展。破膜術后12小時尚未結束分娩者,須用抗生素預防感染[4]。
由于實訓教學的仿真效應,學生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通過對手術的體驗,不僅掌握了操作技能,更通過實踐增強了學生對產(chǎn)科手術的興趣,激發(fā)了想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的愿望。
借助氣球模擬子宮和胎膜進行理論和實訓教學,學生對抽象的知識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能和教師有良好互動。課后進行提問式小結,約90%的學生能對重要知識點做出準確反饋,由此也反映了該教具在教學中起到的顯著作用。
為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演示動作要明顯、準確。氣球要選購常用的型號,要質量好、皮厚彈性好。若氣球口子過緊,可提前數(shù)小時放置乒乓球進行擴張,降低其緊張度,以此降低演示中擠出乒乓球的難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演示中氣球的破裂。吹氣或灌水的容量以產(chǎn)生適度壓力且氣球皮不緊繃為宜[5]。
教具在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局限于專業(yè)工具,利用日常用品,也能對教學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
[1]翟向紅,吳曉琴.產(chǎn)科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
[2]陳小麗.氣球灌水模擬動脈血壓形成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0(1):44-45.
[3]沈鏗,馬丁.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4]閆金鳳,韋秀宜.助產(chǎn)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
[5]徐啟豪.氣球在物理演示實驗中的妙用[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6(2):37-38.
G424.1
B
1671-1246(2017)20-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