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維翠
摘要:中韓兩國一直以來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自隋唐時期開始韓國就已經開始有使臣出訪到我國,因此兩個國家的文化交流是非常久遠的。如今也是一衣帶水,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九十年代初期兩個國家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領域展開了諸多的交流,促進共同發(fā)展。兩國文化也是在相互滲透中,成為文化交流的不斷延續(xù)。國內也是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韓語的學習中,但是國內的韓語教學還是有著諸多可以提升的地方,韓語教學中適當滲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對文化教育滲透到韓語教學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展開了研究,希望對韓語教學的進一步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韓語教學;滲透文化教育;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H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044-02
Abstract: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s long maintained communication, sinc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outh Korea had begun to have him to visit our country, so the cultural exchanges of two countries is very long, now is also a gameshow, has a very close connection, the early ninety s, the two countries established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for many exchanges,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also in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become a cultural exchange continues. Domestic also has many students into the study of Korean, but domestic Korean teaching still has a lot of place to ascend, Korean teaching education is very not appropriate infiltration culture, articles of cultural education permeates the Korean teaching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hope to 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Korean teaching is down.
Key words:Korean language teaching;Infiltration culture education;The need for
前言:語言和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語言教學中適當滲透一些文化教育,這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也是必要的做法,因為有著一定的人文價值。文化教育在韓語教學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韓語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更全面的理解這門語言。
1 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韓語文化包含著韓國的民族屬性以及語言知識內涵,在韓語教學中適當進行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文化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兩國交流的重要使命,在韓語教學的實施中要有這樣的意識。中韓兩國同屬東亞漢文化圈,有著相似的文化結構和文化心理。在歷史上兩國之間的交往非常密切,語言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文化傳承以及傳播的載體。語言也可以成為二者實現(xiàn)共同進步以及共同發(fā)展的思維活動[1]。
在韓語教學的實際開展中,實現(xiàn)文化的滲透,教師需要在韓語教學的課堂上進行知識的拓展,將韓語背后的一些人文精神帶入到韓語教學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韓語的學習中,學習質量得到提升。比如一些語言本身也是有著一定民族特性以及文化特征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韓語的語境下完成知識的理解。
如在韓語中“”,“”就可以直接翻譯為“我們家”.“我們學?!?但是在有些韓語中,如“”這句話若是直接進行翻譯的話,就是“腳很寬”的意思,而其實在韓國人的交流中,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脈廣。因此很多的韓語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并不是如學生本身理解的那樣。而是需要在韓語的語境中掌握到底表達著什么樣的意思。這就不是單純進行詞匯的記憶以及學習能夠做到的,必須要滲透相應的文化教育。這些語言通常來說是受地域特點或傳統(tǒng)文化所影響,所以首先應該讓學生對韓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區(qū)域分布進行了解。然后再對這些特殊的語言表達進行學習,這樣學生更能理解韓語的內容,這也是在韓語教學中適當進行文化教育滲透的必要性??梢源龠M學生對語言的深入理解,也是避免了一些知識的誤區(qū)[2]。
2 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的方法
2.1文化導入教學法。教師直接進行文化的滲透,對韓語的一些文化內容,進行直接的把握。例如在韓語的學習中,教師適當引入一些韓國的文化典故,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韓語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從文化歷史看,其實在韓語中很多的熟語是來自中國古代文獻或傳統(tǒng)典故的,這些潛在的聯(lián)系讓國內學生在學習韓語文化的時候,有了更多的便利。從韓語的語言思維上看,很多詞匯熟語和漢語熟語在內涵上是相近的。另外就是很多的韓語本質上就是從漢語中借鑒,出處是國內一些古代文學經典。如紅顏薄命、花容月貌這些詞匯,其實在韓語中都是有體現(xiàn)的,其文化根源就是中國的一些文化典故,這些可以讓學生在韓語的實際學習中得以運用。所以,在韓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適當增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學生們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熟悉感,對語言理解的難度也是因此降低[3]。
2.2節(jié)日滲透。還有就是一些節(jié)日文化,這也是文化滲透的一種契機,因為在兩個國家的歷史發(fā)展中,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是受到人們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在漫長歷史的不斷發(fā)展中積累下來的文化內容,是對國家人文情感以及文化觀念的良好體現(xiàn)。在韓語教學中,兩個國家都是東亞地區(qū),因此節(jié)日上也是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如在兩個國家有很多共同的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端午、中秋等。這些節(jié)日在兩個國家都是存在的,只是在具體的習俗習慣以及行為做法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教師在韓語的實際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對這些節(jié)日文化內容進行滲透,也可以促進韓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以端午為例,這個節(jié)日在中國和韓國都是存在的,端午的流傳是非常久遠的,在節(jié)日文化方面基本上是同源的,但是在習俗上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國,人們過端午是吃粽子和賽龍舟,在韓國則是要到江陵祭山神。在滲透文化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講解這些內容,在韓語中端午是被翻譯成“上日”。其翻譯出來就是神的日子,這一天韓國人家家戶戶會用菖蒲水來洗頭,求吉祥。因此從文化習俗以及人文思想上看,兩個國家雖然是都保留著端午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但對節(jié)日的理解和表現(xiàn)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
結論:總之,借助韓語的學習來了解韓語背后的語言文化,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的接受就能更加容易,學習的難度就會降低。從而讓學生可以對韓語的學習以及韓國文化產生更強的興趣,讓韓語教學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楊.淺談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韓國語教學中的問題探究——以長春大學合作項目為例[J].才智,2016(30):18.
[2]鐘彩虹,李周熹.漢語中表人名詞后綴“-家”與韓語中表人名詞后綴“-(?)家”的對比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10):65-67.
[3]孟新茹,宋英華,葛曉昱.“情景教學法”在初級韓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黑龍江東方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0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