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軍
問題情境設計的合理性是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那么,課堂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怎么設問,材料怎么選擇?問題注意哪些角度呢?筆者以為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運用中問題情境的靈活運用要做到“四舍”:
一、舍舊取新增強實效性
問題情境選擇的材料非常重要,是否有新意,是否有時效性,決定了學生真正對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有興趣。比如:我在新授課講蘇人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五課第一框《人貴誠信》這一內容時候,講誠信,古有“曾子殺豬”、“商鞅立木”,但是我并沒有使用這些典故,而是舉了一個最新的事例:近日,寶應泰山初中張伶俐同學撿到一只錢包,因找不到失主便交給學校門衛(wèi)處。面對丟失錢包陳女士的感謝,張伶俐說“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睆闹袑W生很快就感悟出“誠信是為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也是現代人必備的品質。”顯然時效性最新的案例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上更具說服力,學生更有興趣,課堂的效果會更好,學生就會更喜歡我們的課堂。
再比如今年2017年中考一輪復習中,筆者在復習蘇人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六課第二框《樹立法治觀念》的時候,對原來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公民為什么要樹立法治觀念呢?進行講解的時候,我沒有使用教材中案例和設問,而是運用了以下一個時效性很新的案例,并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國大選中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因為用私人電腦處理國家機密郵件的“郵件門”而失去了部分選民的支持;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因為對“閨蜜”崔順實泄露了大量的國家機密而被迫辭職。法律猶如懸在每個公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利劍”,名人也不能例外,心中沒有法律,就只能自食惡果。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說“每個人都要頭懸‘達摩克利斯利劍”?學生看見了這樣的問題一開始不知所云,后來在老師的點撥下,將看似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就等同于樹立法治觀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書中原來的老題目公民為什么要樹立法治觀念?這樣一下子對這樣的問題迎刃而解。
二、舍遠求近體現鄉(xiāng)土性
問題情境中材料是否運用本土的材料,新鮮與否,鄉(xiāng)土味是否充分體現,對學生來說感覺很近,讓人能看得見摸的著。這里的“近”筆者以為有兩種理解。第一是貼近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比如:在今年中考一輪復習中,筆者在復習蘇人版七年級思想品德第十五課第二框《讓人生更有意義》的時候,如何讓學生理解怎樣才能讓人生更有意義呢?對于書中的三個知識點,“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要敢于創(chuàng)造?!备鷮W生直接講,學生覺得非??菰餆o味無趣,書中的案例感覺又不在身邊,離得遠。這個時候我就選擇了一段我們揚州本土的最近的材料:“揚州鄉(xiāng)村醫(yī)生呂正云,40多年堅守村醫(yī)崗位,病人需要,隨喊隨到,他對絕癥患者更是全力守護,至今他已陪伴600多位絕癥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看完這段小材料,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人生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在于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笨梢哉f這樣的鄉(xiāng)土材料很貼近學生的心理,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氣氛就不言而喻了。
我以為第二種理解就是貼近現實生活,學生能充分感知,甚至能看得見,聽得到。比如在談自強不息的時候,可舉例的人和事情很多,我沒有使用教材中原有的,就采用了我縣城北初中邀請本縣北京殘奧選手---輪椅重劍季軍葉華來校現身說法、做專題報告的做法更能沖擊和震撼學生的心靈。這就要求思品教師要善于開發(fā)校本課程、挖掘本地的人文和道德資源,充分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中運用好本土鮮活的材料,既非常接地氣,由能夠完成了課堂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充分理解了所學內容。
三、舍普選優(yōu)彰顯精準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中,問題情境的材料來源教者要嚴格篩選,不要什么都拿來主義,要善于從普通的若干材料中再能夠普中選好,好中選優(yōu)。比如:筆者曾經聽過我校一位老師上的《珍愛我們的生命》這一課,開頭他用多媒體展示了汶川大地震場景的殘烈悲壯、救援的氣勢恢弘,再配上一首叫《媽媽,別哭》的背景音樂,讓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助,更讓人看到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看著看著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接著,教者提出了幾個發(fā)人深省的問題,效果非常顯著。后來這位老師告訴我們,比如他在這個視頻畫面的篩選和剪接上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哪個時間段的視頻需要,哪個不需要。還有《媽媽,別哭》這首歌曲更是在聽了幾十首歌之后才正式確定。教者經過了這樣一番的精心細心耐心的挑選,在謀課上課后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最后的課堂效果充分證明了教者的時間沒有白花,功夫沒有白下,真正體現了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問題情境中的材料選擇和問題設計的精準性的要求。
四、舍難取巧突出科學性
科學地提出問題,巧妙設問是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取得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上提出問題應注意:一是過于簡單,沒有挑戰(zhàn)性,學生不加思索就能輕易作答,達不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目的;二是指向不明,含糊其辭,令學生難以把握,歸納過于分散,問題不集中,難于展開討論;三是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難于理解,使學生無從下手。同時我們教者設計的問題還需注意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富有一定的激勵性,講究一定的層次性,還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惟有這樣才能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中真正發(fā)揮問題情境的“正能量”。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案例課堂上,我們只有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思考的問題情境,才能夠讓我們的思品生活化案例課堂有更永久的活力,有更持久的動力,有更長遠的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氾水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