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距離黨的十九大召開還有整整一個月時,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透露了一個信息:十九大將會修改黨章。
黨章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根本大法,黨內的任何文獻、文章、文件,其地位都高不過黨章。
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是1922年中國共產黨二大制定的,除去五大外,此后歷次代表大會均對黨章作出不同程度的修改,目前已作出16次修改。
一大:
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起到了黨章的作用
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并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這份15條約700字的簡短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基本政策,提出了發(fā)展黨員、建立地方和中央機構等組織制度,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容,是黨的第一個正式文獻。
二大:
討論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章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這部章程是中國共產黨第一部比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條。章程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民主革命綱領,即黨的最低綱領;第一次詳盡地規(guī)定了黨員條件和入黨手續(xù),對黨的組織原則、組織機構、黨的紀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
三大: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
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它和二大通過的黨章相比較,基本是二大黨章原來的結構和內容,只涉及個別條文的改動。
四大:
規(guī)定黨員三人以上可成立支部 第一次將黨支部規(guī)定為黨的基層單位
1925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規(guī)定,“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支部規(guī)定為黨的基層單位,并規(guī)定從四大開始對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改稱為“總書記”;地方各級黨的執(zhí)行委員會的委員長職務,改稱為“書記”。
五大:
沒有專門討論修改黨章的問題 閉幕后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議決案》
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沒有專門討論修改黨章的問題,在五大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中,“認定必須改正并補充舊時的黨章”。五大閉幕后不久,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議決案》。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這是在我們黨的根本法規(guī)上,第一次出現民主集中制的提法。同時,第一次規(guī)定入黨者的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
六大:
突出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
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章》。六大黨章較以前幾部黨章,更加突出地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
七大:
共產國際解散后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制定黨章 標志著黨在政治上的成熟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章》,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黨章。它的主要特點是:第一,在黨章發(fā)展史上第一次增加了黨章的總綱部分。第二,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第三,特別強調了黨的群眾路線。第四,更加完善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對擴大黨內民主和實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
八大:
黨執(zhí)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黨章 提出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1956年9月26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黨章。提出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總綱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是有計劃地發(fā)展國民經濟,盡可能迅速地實現國家工業(yè)化,有系統(tǒng)、有步驟地進行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使中國具有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yè)、現代化的農業(y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yè)和現代化的國防?!?/p>
九大:
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
1969年4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體現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錯誤方針。九大黨章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否定了八大已經明確的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和黨領導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十大:
繼續(xù)了九大的“左”的錯誤
1973年8月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繼續(xù)了九大的“左”的錯誤,沿襲了九大黨章的總綱和條文,只作了個別的修改和補充。
十一大:
恢復了八大關于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
1977年8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十年內亂結束以后的第一部黨章。它恢復了八大關于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
十二大:
吸取了歷屆黨章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徹底清除了“左”的錯誤
1982年9月6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這部黨章吸取了歷屆黨章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是在七大、八大黨章的基礎上發(fā)展、提高而寫成的,也是吸取了九大、十大黨章的教訓并徹底清除了十一大黨章中存在的“左”的錯誤而寫成的。十二大黨章的重要特點是:第一,有一個比八大黨章更為充實完整的總綱,總綱對黨的性質和黨的指導思想,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對中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黨的總任務,對加強黨的建設基本要求,對黨在國家生活中如何正確發(fā)揮作用都作了規(guī)定。第二,新黨章對全體黨員、黨的干部提出比過去歷次黨章更加嚴格的要求。第三,對黨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較充分、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而且吸取了歷史教訓,明確規(guī)定“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凡屬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的委員會民主討論,作出決定”?!安辉试S任何領導人實行個人專斷和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第四,新黨章對黨的中央和地方組織體制作了重要的改變和新的規(guī)定,規(guī)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在選舉中央委員會時,還要選舉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還規(guī)定黨中央只設總書記,不再設主席和副主席,“總書記必須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產生?!钡谖?,對加強和改善執(zhí)政黨的領導也作了一系列具體的規(guī)定。另外,十二大新黨章首次將入黨誓詞載入黨章。endprint
十三大:
對十二大黨章的部分條文作了修正
1987年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關于〈中國共產黨黨章部分條文修正案〉的決議》,對十二大通過的黨章部分條文的內容作了修正。
十四大: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貫穿黨章全文
1992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進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并將其貫穿黨章全文。新黨章在總綱部分,增加了關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史進程的表述,闡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是我們黨開創(chuàng)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不斷前進的歷史。新黨章把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制定的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及一系列方針載入黨章,并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新要求。
十五大:
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997年9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這次修改黨章集中在一個重大問題上,即在黨章中明確規(guī)定,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章總綱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p>
十六大: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
2002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十七大:
將“科學發(fā)展觀”寫入黨章
2007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科學發(fā)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黨章。
十八大:
把科學發(fā)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012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黨章修正案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把科學發(fā)展觀寫在我們黨的旗幟上,列入黨的指導思想,是這次黨章修改的最大亮點和最突出的歷史性貢獻。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