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壇
兒子口吃爹很煩
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年輕時曾飽受口吃之苦,每當(dāng)他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時,他的父親喬治五世就不耐煩地吼道:“給我滾出去!”害羞、內(nèi)向、焦慮,加上外向、人緣好的哥哥大衛(wèi)(即后來的國王愛德華八世)的陰影,使得喬治六世患上了很嚴(yán)重的胃潰瘍,最后不得不做手術(shù)接受治療。
亡國也光榮
南漢被大宋滅掉,末帝劉鋹被押送往汴京,路過湖北公安縣時,官員龐師求見。劉鋹很納悶,便問身邊的大臣這人是誰,大臣說這人是南漢的。劉鋹更納悶了,問:“那他怎么跑這兒來了?”大臣解釋說:“多年以來,我們向中原大國進(jìn)貢,都得經(jīng)過這兒,就專門設(shè)了一個進(jìn)貢中轉(zhuǎn)站?!眲惵牶蟾锌溃骸霸瓉頋h宋一直都是一家啊!”
皇帝的話不用聽
唐昭宗任命李谿當(dāng)宰相,靜難軍節(jié)度使和鳳翔節(jié)度使紛紛上疏反對,昭宗說:“軍隊方面的事情,我跟各位大帥商量,任命誰當(dāng)宰相的事,讓我自己決定,成不?”幾名軍閥表示不成,立刻調(diào)軍隊進(jìn)了京,不用皇帝批準(zhǔn),直接就把他們反對的倆宰相一塊兒殺了,順便定了幾件國家大事,然后就走了。
笑我我就整整你
唐代詩人郎士元曾笑話名將馬燧不懂喝茶,馬燧對這話深記在心。一天,馬燧請郎士元來家飲茶,事前,馬燧大吃羊肉餡餅,吃得口干舌燥。等郎士元到了,馬燧拿出上好的茶,喝了二十多碗,還喝個不停。而郎士元因為空腹喝得虛冷腹脹,幾次請求不喝了,馬燧都說:“你不是說我不懂喝茶嗎?我請你喝茶,你怎么不喝?”又強(qiáng)灌了郎士元好幾碗茶,結(jié)果郎士元喝得辭行上馬前嘔吐排氣,狼狽不堪。
公正不怕丟官
唐懿宗咸通年間,禮部侍郎高湜主持貢舉,上門打招呼遞條子的人很多,而且都是高官貴戚。都選吧,人太多,名額不夠;從其中選一些吧,一定會得罪其他人。于是,高湜一咬牙,說:“我干脆誰也不選,徹底秉公處理?!弊詈螅邷涍x了幾名出身貧苦而名氣甚大的人,讓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名臣曾是熊孩子
曾國藩九歲時跟隨父親來到桂花塘一處家塾中讀書。這天,曾國藩因一點(diǎn)小事,與家塾主人的兒子發(fā)生口角。家塾主人袒護(hù)兒子,不問情由,對著曾國藩一頓臭罵。曾國藩的父親見他闖了禍,連忙向家塾主人道歉。曾國藩嘴上雖不說,但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報復(fù)的決心。散學(xué)時,曾國藩乘人不備,偷偷摸到家塾主人家的魚缸下,舉起石塊猛地砸開魚缸,然后迅速逃回家。
馬比人更懂畫
古希臘著名畫家阿佩萊斯因畫技高超,頗受亞歷山大大帝的青睞,但他并不是趨炎附勢之人。他給亞歷山大畫了幾幅肖像畫,亞歷山大認(rèn)為其中一幅沒把坐騎畫好。阿佩萊斯讓人把馬拉近畫框以便比較時,馬望著畫開始嘶鳴,他趁機(jī)譏笑亞歷山大說:“陛下的坐騎似乎比陛下更懂繪畫。”亞歷山大從此再也不說他畫得不好了。
大師就是要供著
后唐明宗很崇拜老道陳摶,派使者拿圣旨請偶像出山。陳摶不敢違抗圣旨,只得來到洛陽。見了天子,陳摶不跪拜,滿朝文武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嘆說:“高人豈能用那么俗氣的常禮來對待?”然后將陳摶送到禮賢賓館,悉心照料。陳摶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在蒲團(tuán)上打坐,明宗更崇拜他了,經(jīng)常蒞臨視察。
不懂別瞎說
西蜀皇帝曾和宮廷畫家黃筌一同欣賞唐代畫圣吳道子的《鐘馗捉鬼圖》,欣賞到一半,皇帝發(fā)現(xiàn)吳道子畫的鐘馗是用食指去挖鬼眼,似乎顯得有點(diǎn)虛弱,便要求黃筌:“你把這個畫改了,改成用拇指去挖鬼眼,大拇指顯得有力量!”黃筌回去研究了一段時間,畫了一幅新的《鐘馗捉鬼》獻(xiàn)給皇帝?;实垡豢?,怒了:“你怎么給我重畫了一幅?難道你的畫技堪比吳道子嗎?”黃筌不卑不亢地回答:“改一個指頭,就要改動作,改全身,改眼神?,F(xiàn)在我畫的鐘馗,無論是力量還是眼神,都在拇指上,這樣畫面才看起來協(xié)調(diào)?!?/p>
科考造假成笑談
宋天圣七年(1029年),廬州士子王濟(jì)為得到參加開封府發(fā)解試的機(jī)會,想破了腦袋,最后還真想到一個法子—原來他的哥哥王修在開封府祥符縣購置了18畝田產(chǎn),有了首都戶口。王濟(jì)在申報戶籍資料時,便將王修登記成自己的父親,這樣便取得了在開封府參加考試的資格。倒霉的是,這一年有一個叫王宇的外地人,也冒用了王修的戶籍,將王濟(jì)祖上三代登記成他的祖宗。開封府在核查應(yīng)屆士子的戶籍材料時,很快發(fā)現(xiàn)了兩人造假。這件事遂傳為京城笑談。
不學(xué)無術(shù)鬧笑話
唐魏博節(jié)度使韓簡是個大老粗,每次有文士與他對談,他都云里霧里的。好在他還算有羞恥心,便雇了一個家庭教師專門給他講論語。學(xué)過《為政》篇的第二天,韓簡非常自信地跟大家說:“我現(xiàn)在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你們看啊,古人比我們可要笨多了,30歲才站得起來?!?/p>
拔胡子考貢生
清代科舉中有一種叫“拔貢”,要求有些苛刻,既要文才好,還須體貌端。有個生員滿臉胡子,不合要求。怎么辦?只好拔。他忍著疼痛將胡子拔了個精光,可到頭來仍然未中。他又氣又惱,寫詩哀嘆:“未拔貢兮先拔胡,貢未拔兮胡已無。早知拔胡不拔貢,不如不貢不拔胡?!奔仁钦{(diào)侃,也是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