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林瓊
摘 要:本文介紹了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的影響因素,通過熵權法,并根據(jù)專家的調查、問卷,進而計算出了14個影響因素,并且,對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從而促進地質勘探技術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信息化;地質勘探;創(chuàng)新;擴散;影響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0.064
1 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的影響因素
(1)國家地質勘探行業(yè)政策。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地質勘探是基礎性的工作,主要對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勘探進行管理,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該行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國家要針對地質勘探行業(yè),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宏觀調控,以此為地質勘探行業(yè)指明方向,并落實相應的制度,促進地質勘探技術的長期的發(fā)展,發(fā)揮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的作用。
(2)地質找礦突破的激勵政策。通過地質找礦突破激勵政策,能有效解決一些技術的難題,而且,通過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生產水平,管理水平也上升了一個層次,進而帶動了整個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重大突破,不僅有助于地質勘探技術的提升,而且能夠提升該行業(yè)的生產水平,為地質勘探技術的進步,以及技術的創(chuàng)新打下了基礎。
(3)地勘單位的實力與規(guī)模。地質單位的實力與規(guī)模直接決定著地質勘探技術的開采度,一些規(guī)模大、資金充足的地勘單位常常會開發(fā)新的勘探技術,依賴來促進地質勘探技術的創(chuàng)新,加快起擴散的速度。
(4)能源需求。由于能源需求不斷的增加,使礦產資源被大力的開采,在開采礦產資源時,其勘探技術十分關鍵。隨著人們的收入的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能源的需求方面也有了變化。可以說,在總體上,改變了需求的結構,這就會使產業(yè)系統(tǒng)結構得到優(yōu)化,就地質找礦而言,核心內容就是地質勘探技術,所以,該項技術會得到發(fā)展。
(5)礦產資源的地質條件。根據(jù)礦產資源的地質條件,確定地質勘探的區(qū)域,明確其位置、生產方式等。目前,礦產資源在被快速的消耗著,地質的條件也在惡化,資源問題很明顯,為了避免資源耗竭,要找到突破口,改變以往的生產方式,所以,要高度的重視地質勘探的新技術,要改變傳統(tǒng)的粗放式生產,采用集約化的生產模式。由此可見,礦產資源的地質條件具有很大的影響。
2 熵權法的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熵權法,可能有效的消除人為因素的指標權重值,確保評價結果的有效性。運用該方法,能對己知數(shù)據(jù)的有關信息進行衡量,還能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
對地質勘探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擴散時,為了準確的反映影響因素,避免評價中的主觀成分,在分析、確定主要因素的過程中,運用熵權法的評價方式,計算的步驟如下:
(1)構建完善的評價準則,以及多個評價對象的矩陣X。
X=(xij)mxn(i=1,2,…m ,j=1,2,…n)
對己經分析、歸納的14項影響因素,就是評價的對象,為X1-X14。選擇判斷技術擴散影響因素的評價準則,其詳情如下:
Y1:對技術創(chuàng)新主體擴散能力影響。
Y2:對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速度的影響。
Y3:對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程度的影響。
Y4:對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績效的影響。
Y5:對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環(huán)境的影響。
建立評語集M={非常影響,比較影響,一般影響,微弱影響},把評語集的等級用10分制量化,例如:非常影響9-10分,比較影響7-8.9分,一般影響5-6.9分,微弱影響0-4.9分。相關專家根據(jù)14項因素,給出了創(chuàng)新擴散影響程度的賦值,就是各個專家評分的平均值。
(2)對判斷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
R=(rij)m×n(i=1,2,…m ,j=1,2,…n)
在同一個評價準則下,不同的評價對象(影響因素)所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計算各個評價準則的熵權。
(4)計算各個評價對象在嫡權中的得分。
Pj=(w1,w2,…,wm)×(x1j,x2j,…,xmj)T,(i=1,2,…m,j=1,2,…,n)
畫出各個評價對象,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以得知,14項因素會給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的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的分值介于非常影響、比較影響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國家地質勘探行業(yè)政策,對應X10的分值為9.5077。(2)勘探技術的自然擴散率,對應X1的分值為9.2801。(3)找礦突破激勵政策,對應X11的分值為8.8563 。(4)技術的市場承載力,對應X6的分值為8.4172 。(5)技術生命周期,對應X5的分值為8.2562 。(6)能源需求,對應X13的分值為7.2214 。
對于礦產資源享賦、地質條件,對應的是X14,其分值為4.735 。給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帶來的影響是微弱的,其他因素對其的影響很一般。比較影響因素及非常影響的個數(shù)大概是43%的總因素,對于6項的影響因素,國家地質勘探行業(yè)政策、地質找礦突破激勵政策以及能源需求,展示了一般擴散影響因素的特質,除了決定于創(chuàng)新技術的本身性的因素,還會受到外部性因素的影響,比如政策、能源需求等。
3 結語
針對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利用熵權多指標的評價法,分析了影響的擴散因素,國家應該針對地質勘探的特性,建立專利制度,積極的展開技術交流會議, 組織信息中心、圖書館以及數(shù)據(jù)庫,為各種地質勘探的協(xié)會提供支持,加強信息的共享,鼓勵相關的中介機構擴大宣傳的力度,同時,促進不同勘探單位的合作,消除制度性的障礙,以此來促進技術的創(chuàng)新,有效的縮短勘探技術的周期。
參考文獻:
[1]薛剛.找礦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05):156-159.
[2]吳欽寶.中國東部煤礦深部開采中的地質勘探技術[J].地球物理進展,2005(06):370-373.
[3]李洪軍.我國煤田地質勘探技術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 (04):67-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