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巍 顏 倩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帶鎖髓內釘對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臨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響
齊 巍 顏 倩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目的 探討帶鎖髓內釘對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臨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患者,35例經動力加壓鋼板治療為對照組,另35例經帶鎖髓內釘治療為觀察組,術后采取ELISE法檢測血清TrKA水平,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術后1 d TrKA水平均較術前有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術后3~14 d均呈回升之勢,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為82.86%,高于對照組的68.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帶鎖髓內釘治療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的療效顯著,暫時降低TrKA水平。
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帶鎖髓內釘;TrKA
骨折不愈合在四肢長骨骨折中較常見,再次骨折的風險高,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帶鎖髓內釘以其抗旋轉、抗短縮、適應證范圍大的優(yōu)勢打敗其他髓內釘,得到臨床醫(yī)師更多的青睞[1]。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是神經生長因子的高親和力受體,研究表明,骨折傷后骨折組織中的NGF與TrkA的表達會上調,對骨折愈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骨折愈合受局部血供的緊密影響,缺血可抑制TrkA活性,不利于骨的修復重建。帶鎖髓內釘治療的擴髓操作會影響到2/3皮質的血循環(huán),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觀察通過收集70例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分析帶鎖髓內釘對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臨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患者均經過治療,并且經過檢測均未愈合,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20~65歲,平均(43.34±2.34)歲,股骨干不愈合8例,肱骨不愈合5例,脛骨不愈合22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19~63歲,平均(43.68±2.46)歲,股骨干不愈合9例,肱骨不愈合6例,脛骨不愈合20例,兩組基本資料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規(guī)麻醉,取仰臥位,在骨折不愈合處定位切口并逐層剝離闊筋膜、肌肉組織等直至使骨折端充分顯露,適量剝離局部骨膜,從橫斷面與梯形截面對斷端進行修復,并使用骨刀將硬化的骨質鑿除。對照組經動力加壓鋼板治療:在病變張力側置入相匹配的動力鋼板,鉆孔并將數(shù)枚皮質骨螺釘釘入,旋緊螺釘,常規(guī)植骨處理。觀察組經帶鎖髓內釘治療:擴髓,使髓腔要略比髓內釘?shù)闹睆酱?~2 mm,將骨塊植入骨折不愈合端,然后進行復位,并用髓內釘內固定,最后再次在上、下安裝鎖釘進行固定。
1.3 觀察指標:術后采取ELISE法檢測患者術前和術后1、3、7、14 d血清TrKA水平;療效判定標準[2]:滿分為100分,其中85~100分為優(yōu),70~85分為良,60~70分為可,60以下為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校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前后TrKA水平比較:兩組術后1 d TrKA水平均較術前有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術后3~14 d均呈回升之勢,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3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為82.86%,高于對照組的68.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骨折不愈合的影響因素較多,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主要為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加植骨術,但受多個缺點的影響使其應用受限,如創(chuàng)傷大、術后鋼板斷裂、骨不愈合等。髓內釘?shù)墓潭ň哂袕椥裕軌驗楣钦塾咸峁┧璧膹姸扰c生理壓力,從而有利于促進骨痂生長[3]。而且?guī)фi髓內釘內固定治療過程中的擴髓操作,進一步擴大了髓內釘?shù)倪x擇,使用直徑更大、強度更大的髓內釘能夠更進一步地加大與骨的接觸,以及增加與骨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加固穩(wěn)定性,同時近遠端的鎖釘能夠有效抗重疊、抗旋轉,使早期內固定堅強,最終促進骨折順利愈合。動力加壓鋼板內固定在直視下操作,方便簡單,但創(chuàng)傷較大,術中出血多;而且在骨折端外側固定鋼板會帶來較大的彎曲應力;如果所需鋼板較長,手術切口大,會加重對局部血運的破壞;此外,加壓鋼板的作用會隨骨折的吸收而逐漸減退,加之后期會出現(xiàn)應力遮擋效應,所以再骨折的風險較大[4]。
早有研究已證實了神經系統(tǒng)與骨折愈合間的密切關系,骨組織中有神經纖維。在骨折愈合的過程中神經因素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在骨不連組織中十分缺乏神經的支配作用,提示神經調控的缺失可能會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NGF是感覺神經纖維與交感神經纖維得以存在的基本物質,并可促進神經突起的生長[5]。從本研究看來,兩組術后1 d的TrkA水平均較術前明顯降低,這提示內固定手術會加重血運的破壞,而擴髓操作更是會破壞到2/3皮質的血循環(huán),從而對TrkA活性產生抑制,并導致骨細胞活性減小,不利于骨折愈合,這種破壞似乎不利于帶鎖髓內釘治療在目前臨床地位的穩(wěn)定。但研究顯示,長骨骨折是否擴髓并不會引起較大的差異。劉濟峰[9]動物實驗表明,兔骨擴髓后會損傷到內層70%的皮質血管,術后14天左右髓內釘與骨之間會出現(xiàn)血管增生,但術后8周左右皮質的血循環(huán)就會基本恢復,所以擴髓與否并不會對骨折的愈合構成明顯的影響。
表1 兩組術前后TrKA水平比較(±s,μg/mL)
表1 兩組術前后TrKA水平比較(±s,μg/mL)
注: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術前 術后1 d 術后3 d 術后7 d 術后14 d觀察組 35 95.25±6.16 74.44±4.09* 80.47±4.87 94.47±5.67 105.4±6.56對照組 35 97.44±4.09 83.25±3.68* 89.36±3.54 96.36±6.89 106.5±4.67t-0.783 13.103 1.943 0.957 0.842P->0.05 <0.05 >0.05 >0.05 >0.05
綜上所述,帶鎖髓內釘治療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的療效顯著,臨床應用價值大。
[1] 張振中,侯瑞青,沈靜,等.帶鎖髓內釘在新鮮四肢長骨干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6,22(4):625-627.
[2] 李棟,尹蕓生,楊朝暉,等.股骨干骨折行帶鎖髓內釘固定鋼絲環(huán)扎術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1639-1640.
[3] 方華宴,李興華,王愛國,等.單皮質鎖定加壓鋼板聯(lián)合自體骨植骨治療帶鎖髓內釘術后骨折不愈合12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9):895-896.
[4] 熊慶廣,王永清,張慶杰,等.多向鎖定帶鎖髓內釘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15,35(7):720-726.
[5] 張衛(wèi)星.交鎖髓內釘治療創(chuàng)傷性下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2):203-205.
R683.4
B
1671-8194(2017)26-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