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雙
(湖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湖北 黃石 435002)
徐渭《墨葡萄圖》賞析
楊 雙
(湖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湖北 黃石 435002)
繼陳淳之后,徐渭從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寫意花鳥畫變革。他把本來沒有生命的寫意花鳥畫賦予了強烈的主觀情感,抒發(fā)了對社會的種種不滿以及對自己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的憤懣之情,使畫面有了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與情感。
水墨寫意;變革;徐渭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明文學家、戲曲家、書畫家。
徐渭是水墨寫意花鳥畫變革的一代大家。自幼便十分聰穎,多才多藝,在水墨寫意花鳥畫方面又有著如此大的成就,只可惜他一生極為坎坷。
徐渭出生在一個低級的官吏家庭,在那個重嫡輕庶的社會里是庶出、且自幼便喪父,雖有娶妻卻不得不入贅,期望通過科舉考試一朝高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卻又落第、痛恨嚴嵩卻又被嚴嵩的黨羽所用,牢獄之災(zāi)、自殺未遂、凄苦的晚年生活,真可謂是遭遇了世間所有的不幸。因此,他對社會是心懷不滿與怨恨的,這就造就了他放蕩不羈的個性。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寫意花卉,他作畫時喜歡自由揮灑筆墨,灑脫而不受任何外界的拘束,在畫面的空白處會題上詩句,用紙上的書畫來表達他心中的不滿。而且徐渭作畫從來不著意刻畫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從主觀出發(fā),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將顏色艷麗的美麗花卉一個個刻畫成了大寫意水墨畫,從而借題發(fā)揮,直抒胸襟,抒寫自己的懷才不遇。徐渭的水墨寫意技巧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有了明顯的提升,他筆下的形象,雖然只寥寥幾筆,卻能很好的表現(xiàn)出物象的神韻,真正達到了“逸品”和文人畫所標榜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
徐渭的寫意花鳥畫,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是那種恬淡的意趣,而是一種強烈的主觀情感,從而使作品感染人心。他作畫不是追求物象外形的相似而是著眼于氣韻的體現(xiàn),在這與世俗不同的追求中抒發(fā)“才不得志”的悲憤之情,徐渭所畫之物雖為花草瓜果,本身不帶要任何的精神訴求,但是徐渭卻用自己的大寫意畫法使這一普通的物象有了狂傲不羈的格調(diào)。讓普通的物象也能夠強烈表達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成為中國寫意花鳥畫發(fā)展中的里程碑。而《墨葡萄圖》則是水墨大寫意花卉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作品。
從構(gòu)圖上來說《墨葡萄圖》的整體的布局是非常的合理的,整體構(gòu)圖較為工整而且看著給人一種很舒適很大氣的感覺,在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縱向的長構(gòu)圖,在畫面的右上方伸出幾個錯落的葡萄枝丫,并且在枝丫的下面有幾簇葡萄枝葉和幾串葡萄交錯在一起,而這些交錯在一起的葡萄枝葉和那幾串葡萄剛好構(gòu)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三角形,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的平穩(wěn)。而在一個較粗壯且又較長的枝丫的末端有一串葡萄,剛好就掛在了畫面的左下方,在畫面的左上方還有作者題的詩、號以及印章,在這里也可以體現(xiàn)出詩書畫的三結(jié)合。而這些題詩又剛好與下方的細葡萄枝連成一條下垂的直線,與右側(cè)那一簇葡萄形成了較好的平衡感??v觀畫面整體,畫面當中還留有大量的空白,符合傳統(tǒng)的中國畫風格,而且留白的部分與畫面的整體構(gòu)圖也處理的恰到好處,無論是從美感上還是從畫面的平穩(wěn)感上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一個作品,而且畫面上詩書畫印都有,既不顯得冗多繁雜也不顯得太過生硬死板,所以不得不說徐渭是一個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大家。
說到畫面上的題詩,我們可以來仔細研讀一下這幾句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這幾句詩寫的也是淺顯易懂,與畫面中無人采摘的野葡萄隱現(xiàn)于如點點淚痕般的墨葉中所表達的情感一致。主要寫的就是徐渭對自己的坎坷的經(jīng)歷以及滿腹才情得不到施展的憤懣不平之情。自己縱然滿腹才情卻無人賞識,這是多么的可悲。
從技法上來講,《墨葡萄圖》是直接在紙本上面以水墨寫葡萄,筆墨極為桀驁不羈,有一氣呵成之感。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的枝葉,紛披低垂,用筆恣縱,水墨酣暢。而葡萄藤有錯落的向下低垂著,一串串的葡萄倒掛在枝頭上,每一顆葡萄看起來都晶瑩欲滴,葡萄葉是以大塊的水墨點成,信筆揮灑,豪放不羈,雖然墨色比較單一,但是整體的畫面卻被他處理的極為豐富。畫面干墨濕墨并用以處理不同的部分,葡萄枝丫用干墨處理蒼老遒勁感躍然紙上,而葡萄用濕墨處理則顆顆晶瑩剔透,好似真的汁水飽滿的葡萄。寥寥幾筆就渾然天成地傳達出葡萄的神韻,可見技法之高超。
《墨葡萄圖》讓我們透過畫面看到了徐渭的內(nèi)心世界,不禁讓人想到也許他畫的本就不是葡萄,而是他自己,只是通過葡萄這一物象來表現(xiàn)出來他內(nèi)心的世界,憤恨、狂傲、悲戚又絕望,讓人觀之不忿、思之不忍。這更像是我們生命的枝椏:時而深刻,時而輕快,總是想著追逐名利結(jié)果,卻忽略了過程是多么的難能可貴。畫面雖然只有寥寥幾筆,卻讓我們陷入沉思之中,讓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拷問自己究竟追求的是什么?也許只有徐渭才能讓我們有如此深切的感悟吧!
[1] 薛永年.中國美術(shù)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 崔夢琳.淺談徐渭的寫意繪畫觀[J].藝術(shù)鑒賞,2012-03
[3] 水墨大寫意花鳥畫徐渭《墨葡萄圖》評析,百度文庫
J212
A
1672-5832(2017)10-0173-01
楊雙(1993-),女,漢族,安徽人,研究生(在讀),湖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美術(shù)、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