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婷
摘 要:當前法律體系中的一個弊端在于在不同法律準則下,相同案件的處理結果具有矛盾性。為了保證法律的嚴肅性、權威性,在司法案件審理實踐中,要基于法律條約的復雜性特點,考慮多方面的原因和條例,有效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樣地,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的認定和相關條例互相交錯,在責任認定過程中,存在不同的處理結果。最終實現(xiàn)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分析的全面性,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
一、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具有獨特的特征
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具有獨特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連帶責任人人數(shù)要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在社會活動中,產(chǎn)生糾紛和利益缺損之后,任一主體都必須承擔全部的外部責任;二是連帶責任人對外部責任的承擔不具有上訴爭辯的權利,即說明連帶責任具有強制性特點;三是連帶責任的適用要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和合同條例,不能將法律體系中的不同連帶責任制度規(guī)定進行混淆使用,也不能因此模糊連帶責任人的連帶責任??傊裆谭ㄖ械倪B帶責任能夠實現(xiàn)社會活動中任一主體的權利受到非法侵犯后,能夠獲得合理的賠償。因而,連帶制度是保障公民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壞的重要法律制度。
二、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思考
同所有法律制度一致,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也具有模糊性。隨著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發(fā)展,經(jīng)濟糾紛沖突也頻繁凸顯。連帶責任因此使用的頻率也不斷增加,在新形勢下,紛繁復雜的經(jīng)濟糾紛情況要求民商法相關制度對此進行審查認定。因此,實現(xiàn)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相關認定思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思考
目前,我國民商法中廣泛地應用連帶責任制度。但在司法實踐中,連帶責任的判定具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存在,即民商法中尚未存在明確的規(guī)定認定什么情況下使用連帶責任法律制度。主要的原因在于民商法對于相關制度的描述具有模糊性,致使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是連帶責任的誤判為非連帶責任;而不屬于連帶責任的被誤判為連帶責任。不管如何,都嚴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因而要對非真正連帶責任進行有效認定。首先非連帶責任是在債務人人數(shù)達到兩人或兩人以上,且所有債務人給付的責任相同,因而在糾紛產(chǎn)生時,共同侵權人之間都需負擔連帶責任。但在實際司法審判中,連帶責任和非連帶責任具有細微的差距。首先,是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連帶責任產(chǎn)生的原因具有共同性,如共同的侵權活動、共同的侵權協(xié)議、共同的侵權合同等。因而在連帶責任中,這些連帶責任人承擔著相同的身份,即共同侵權人,因而,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其次,連帶責任和非連帶責任的法律目的不同。即在民商法中連帶責任人要根據(jù)不同的利益出發(fā)點,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不相同。最后,是認定標準不同。連帶責任不能單單根據(jù)連帶責任的共同目的性和差異性進行區(qū)別認定,要從具體問題中出發(fā)。而非連帶責任制度則可以從其概念入手進行司法認定。
2.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歸屬認定
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具體歸屬問題在實現(xiàn)連帶責任認定后實現(xiàn)。由于連帶責任的司法審判中具有主觀模糊性,所以實現(xiàn)連帶責任認定后,連帶責任的具體歸屬問題認定主要通過連帶責任人相互協(xié)商,按照責任分配制度進行歸屬認定。但在實際司法操作中,按照協(xié)商進行的責任分配制度進行責任歸屬認定往往會引起對其他訴訟關系的連鎖反應,擴大案件的影響力。如債務案件中關于連帶責任人之間的協(xié)商失效等和后期債務追還等問題的判決未能實現(xiàn),導致司法審判失去其實際效能。因而對與連帶責任的歸屬認定要求具有準確性、清晰性。要求不僅要保證權利人的權利,還要保證連帶責任人能夠依法履行自己的償還義務。實現(xiàn)民商法中連帶責任歸屬的認定能夠提高司法審判的高效性,避免繼發(fā)性問題的產(chǎn)生,在降低司法成本的同時增加公民對審判的滿意度,增加法律的權威性。
三、民商法中集中常見連帶責任探究
通過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問題思考可以得知,民商法連帶責任產(chǎn)生原因、連帶目的都具有一致性。因而通過分析民商法中常見的原因導致的連帶責任進行探究。
1.連帶責任人在共同行為下造成連帶責任
首先,在經(jīng)濟活動中,連帶責任人的共同行為包括共同侵權情況、共同危險行為和共同責任等。
連帶責任人共同侵權的情況。民商法中規(guī)定連帶責任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帶責任人由于主觀原因造成對他人利益的侵損屬于共同侵權行為。因而要求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在實際司法操作中,對于“主觀原因”的界定存在一定的難度。因而實現(xiàn)對“主觀”的辨析是連帶責任制度是否有效的關鍵問題。因而司法審判活動中,將根據(jù)實際案例對共同侵權活動進行有效的認定,從而采取實事求是的連帶責任判定。
其次,是在共同責任下產(chǎn)生的連帶責任。我國共同責任下的連帶責任一般適用范圍在于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中。由于領導部門的管理問題而產(chǎn)生的侵權活動,例如,在施工建設中,管理部門未能形成科學管理,導致施工人員從高腳架上墜落,造成對施工人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侵犯。在司法中要求根據(jù)共同責任下的連帶責任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對施工方、管理部門和施工人員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2.在委托代理活動中產(chǎn)生連帶責任
委托代理活動中的連帶責任主要發(fā)生在代理人在代理過程中出現(xiàn)違法行為。同時,在代理人在代理過程中對自己違法行為具有自覺性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代理行為,連帶責任也由此產(chǎn)生。因而,常見的代理行為活動中的連帶責任的探究能夠有效監(jiān)督代理活動。例如,某化妝品代理人員A明知自己代理的化妝品具有有害物質,仍然對客戶推銷化妝品,最終導致客戶因為嚴重過敏住院治療。在這一案例中,代理人A要求承擔連帶責任。
3.由承擔保證導致連帶責任
通常情況下,承擔保證情況所導致的連帶責任是由于在合同和保證書中未能明確規(guī)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導致后期中,當一方未能履行職責,而導致責任問題出現(xiàn),在此情況下,要求各方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承擔保證活動中為產(chǎn)生巨大責任,則要求承擔者對侵權人受到的損失負起責任。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對于由于共同侵權合同協(xié)議的明確責任規(guī)定,能夠有效保證企業(yè)公司的順暢運行。
參考文獻:
[1]劉雪.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3(14):343.
[2]李鷗.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分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13(2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