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主加
摘要:學校教育改革給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而現行體育教學很少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體育課練習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學生身心素質,也很難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根據個人多年體育教學實踐體會,就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00-01
1.體育教學的目標
學校體育主要由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組成。體育教學的任務與目標是進行健身知識技能的傳授以及運動教學,課外活動目標是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練身和活躍學生生活、協調人際關系。所以學校體育的目標宏觀來講應是促進學生體格體能的完善和發(fā)展,培養(yǎng)體育的情趣、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社會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每一個學生而言,是通過體育達到以下四個目標:①身體的發(fā)展。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包括適應不同環(huán)境不同氣候不同崗位的身體和心理能力,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復能力,對疲勞的抵抗力;②獲得良好的運動技能,提高工作勞動的效率,進而提高生活質量;③掌握科學的健身養(yǎng)生知識,提高智力素質;④培養(yǎng)正確的社會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競爭的意識,能不斷自我發(fā)現、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括地說就是:全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掌握體育衛(wèi)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個性。
2.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做好角色定位
初中體育教學之所以教學效率低下,是因為我們在傳統課堂上扮演不該扮演的角色。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因素,教師的教學、管理和評價無不是把教師放在首位考慮,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對學生的評價活動都是圍繞教師的教展開的。忽略學生的感受,過于強調教師的教,至于學生樂不樂意學習,怎樣學習,教師漠不關心。教師在課堂上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不管學生有沒有真正學會。這樣掩耳盜鈴式的教學雖然完成了教學進度,可是反觀學生的情況卻不樂觀,表現為學生學習沒有興趣,學習困難、運動能力差、學習效率低下。可見,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定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已經嚴重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改變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就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重新定位角色。根據新課程理念,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要圍繞學生的學展開。教學活動首先要建立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采取怎樣的學習策略決定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教學由有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新課程下,首先要調動學生的鍛煉積極性,采用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自主鍛煉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鍛煉,充分尊重學生的鍛煉主體地位。我們要重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探究但是不能包辦代替。只有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自主活動的體育教學才是高效教學。
3.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3.1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重視教師的引導。首先教師要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教師要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中去表現他們的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學生通過體育課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提高綜合素質。但是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要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所以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中的作用,對整個課堂進行全局把控,通過良好的溝通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2加強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當前,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問題層出不窮,主要是因為師生關系不夠和諧、融洽。初中體育相對其他課程來說,是比較有趣的課,學生可以在戶外放松身心。因此,學生與體育老師的關系相對來說更容易培養(yǎng),但是師生關系培養(yǎng)也需要一個度。師生關系太差,會讓學生失去體育課學習的興趣,產生抵觸老師、抵觸體育的情緒。師生關系太友好,又不利于有效的日常學生管理。所以,老師要讓學生在學會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
3.3創(chuàng)建趣味性的課堂。從生活中觀察發(fā)現,學生對參與自己熱衷的體育項目的積極性非常高,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該項目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在生活中不斷觀察、了解初中學生的喜好,將生活中學生喜歡的、有趣的內容融入課堂上,創(chuàng)建趣味性的課堂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富有特色的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地參加。將生活中有趣的東西與體育教學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讓學生處于一個有趣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和個性,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身體。
初中學校應該重視體育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更應該不斷提升自己,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和思維中,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