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未來5年中國金融的改革和發(fā)展進行了全局性規(guī)劃,會議提出了三大任務,這三大任務恰恰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對于往屆而言,本次金融工作會議顯得更加重要,這種重要性除了三大任務以外,也存在理論方面的一些重大突破。例如,習總書記提到的:“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fā)展最基礎的、最重要的基礎性制度?!边@些表述,都是一些新的概念。
今天討論的主題的內容十分廣泛,可資討論的話題也非常多,我想僅就維護金融安全和金融風險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密切關注金融風險的嚴峻形勢。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關于中國當前的金融風險有一個基本判斷,即總體可控,但潛在的金融風險不容小視,特別是應當高度重視某些風險點與風險隱患。當前我國的金融風險具有“點多面廣”的特征,很多風險性的事件都對我國的金融秩序造成了破壞,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我們應高度關注我們所面臨的金融風險的嚴峻形勢,這也是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從全局角度做出的判斷和概括。
但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門,包括一些金融工作局、金融管理辦公室,還有一些金融機構,并未真正認識到金融風險的嚴峻形勢。他們從本部門或本地區(qū)的角度出發(fā),得出了風險點在地方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金融風險沒有那么可怕的結論。因此,出于這樣的認識,有的部門和機構就對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相關監(jiān)管部門所采取的一些強監(jiān)管、嚴監(jiān)管的做法有一些看法,有一些微辭。我想強調的是,這種認識是從本地方、本部門本機構的角度得出的判斷,具有片面性。前已述及,中央目前強調調控金融風險,強調金融安全,事實上是把金融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放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優(yōu)先地位。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中國金融發(fā)展達到一個新高度的背景之下,把金融風險問題、金融安全問題放在非常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其實是“正當其時”,是建立在對目前我國的國情、我國的金融形勢準確判斷的基礎上的。因此,無論是從地區(qū)、機構的角度,或就某一個部門來講,我們對金融風險都不應低估,應深刻認識當前我國所處階段面臨的金融風險的嚴峻形勢。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許多風險點,例如,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影子銀行的風險、高杠桿和流動性的風險、信用風險、外部沖擊的風險等,我們可以識別這類風險點,但是對其嚴峻程度或嚴重程度是心里面沒數(shù)的。比如時下熱議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就是如此,我們實際上缺乏對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的準確評估,所以當防范這樣的風險點時,我們應當高度關注其隱蔽性,這類隱蔽性在事實上增大了我們調控或管理的難度。要做到對金融風險防患于未然,不放過一個隱患,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視我們的風險點,特別是要摸清楚風險點內部的一些隱蔽性的風險,對其做出客觀評估。
要嚴密防范局部性或結構性金融風險向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演變與轉化。要特別注意防范某些風險點由點到面、由局部到全國的擴散,重點防范局部金融風險演化為全國性金融風險、結構性金融風險演化為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從金融風險演化的角度看,我們是有一些前車之鑒的,很多系統(tǒng)性的金融風險都是由于一開始疏于防范,由區(qū)域性、局部性或結構性的金融風險演化而來的,這樣的例子在全球金融史上俯仰皆是。目前,金融風險演化與擴散的特征已經受到了一定的重視,相關部門不僅高度關注一些局部性和結構性的金融風險,而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化解和防范此類金融風險,應該說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有效防范局部性和結構性金融風險有幾個重要的方面須引起重視:第一,應深化改革來化解此類風險。金融體制是根源,金融體制不改革,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體制上、機制上導致的局部性、區(qū)域性和結構性的金融風險。第二,地方政府應充分發(fā)揮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的作用。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地方政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的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高度重視應用金融科技防范金融風險。近幾年來,全球金融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都有賴于金融科技的突飛猛進。金融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其中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金融科技的推動。金融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不僅促進了金融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也為防控金融風險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金融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來化解和防范金融風險。因此,金融科技可以為我們防控地區(qū)性和結構性金融風險做出巨大貢獻,金融科技的運用不僅能使我們得到技術上的支持,同時可以提高金融數(shù)據(jù)的使用效率,可以為我們檢測和預判金融風險,為我們的金融風險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應把握金融風險防控的“度”。我們對目前面臨的金融風險是不是要容忍、要容忍到什么樣的程度,關于這點,現(xiàn)在我們把握得并不是太好。理論界一直有所爭論,即金融風險暴露后是應當容忍還是應當對其進行校正,這兩種方式在實踐中也各有支持的依據(jù)。對此我認為,在金融監(jiān)管方面,在防范金融風險時還須處理好監(jiān)管容忍度。例如,為防范金融風險我們需要金融去杠桿,在去杠桿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具有一定的容忍度。一方面去杠桿應該有一個過程,不應急躁也不應“一刀切”,按照中央的說法就是要積極;另一方面也應兼顧穩(wěn)妥。在防范和化解風險的過程中,過激的做法不僅無法消除或防范風險,甚至會在防風險、去杠桿的過程中,由于不當?shù)奶幹梅绞綄е滦碌娘L險出現(xiàn)。因此,有效的風險防范要求我們在不同的地區(qū)采取一定差異化的風險處置措施,也即要分析風險防范的節(jié)奏和力度,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有效地防控風險,同時又能為金融的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
(何德旭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