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邢文騰
中國作為世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茶早已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飲品,飲茶之風(fēng)遍及社會各層次,并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被公認為中國的“國飲”。
茶之所以如此普及,既在于其可雅可俗、清淡茶香的特點,也在于其極佳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能夠有效清除人體內(nèi)過量的自由基,增強機體解毒的能力,起到祛病強身的功效。茶葉還可將其作為配菜加入菜肴,不僅可以增添風(fēng)味為菜品提香,還有益于身體健康。
茶葉入膳,就是將茶葉作為菜肴和主食的配料,在國內(nèi)有茶菜、茶飯等特色餐,茶末點心、茶末巧克力、茶末蛋糕也備受國人的喜愛,茶食品可謂是大行其道。
當(dāng)茶葉邂逅菜肴
不同種類的茶葉有著不一樣的味道,也適合搭配各種口味的菜肴。
紅茶茶膳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含有黃素、茶紅素等成分,口感略微苦澀,具有香甜味醇的特點,適合搭配口味較重的菜肴。因其可以去腥解膩,同時能夠溫養(yǎng)腸胃,因而常用于搭配魚、肉等葷菜,起到去除腥味的作用。茶香排骨則是紅茶入膳的代表菜肴。
茶香排骨 原料:排骨500克,紅茶適量,鹽、醬油、蠔油、蔥、姜、蒜適量。
制作過程:紅茶用開水沖泡,濾出茶葉,茶葉放置一旁待用。排骨洗凈,切成5厘米左右的排骨塊,焯水后撈出。排骨入鍋,加入紅茶湯、姜片、蒜、蔥、蠔油,中火燉至1個小時,出鍋前放鹽調(diào)味即可。同時,另起鍋倒入油燒熱,將濾出的茶葉用大火炸酥,撒在排骨上即可食用。
營養(yǎng)價值:排骨味甘、咸,性平,能夠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具有補中益氣、改善貧血和補鈣的作用。紅茶的作用類似于抗氧化劑,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磷、鎂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能夠消炎殺菌、舒張血管、強壯心臟。
綠茶入菜 未經(jīng)發(fā)酵制成的綠茶,保留了新鮮的天然物質(zhì),沖泡起來具有清湯綠葉、香氣醇厚、清澄碧綠的茶湯特色。因此,非常適合作為清淡菜肴的配菜。用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等綠茶入菜,茶葉嫩而香,能夠增添菜肴清新淡雅的味道,最為知名的綠茶菜肴是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 原料:蝦仁適量,龍井茶適量,熱水、鹽、水淀粉、黃酒、油各適量。
制作過程:將蝦仁挑出蝦線洗凈,濾干水待用。拍破蔥、姜,放入黃酒浸泡,同時將蝦仁和少量黃酒在碗中攪拌后加入水淀粉,放置1個小時入味。用85℃左右的熱水沖泡龍井茶,茶葉、茶汁備用。食用油入鍋,待7成熱時下蝦仁,迅速出鍋以免蝦仁過老。鍋內(nèi)留少許底油,倒入蝦仁、茶葉、茶汁、黃酒、少許鹽,翻炒即可。
營養(yǎng)價值:蝦仁富含膠原蛋白、氨基酸及多種礦物質(zhì),營養(yǎng)較為豐富,而綠茶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消食解膩、軟化血管的作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但哮喘患者、痛風(fēng)患者、關(guān)節(jié)炎患者等人群應(yīng)當(dāng)少吃或忌吃。
烏龍茶食 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香氣濃烈持久,因其能夠降脂減肥,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因而常與油膩味重的菜肴搭配,而烏龍茶中的鐵觀音燉鴨湯也是一道美味養(yǎng)生的佳肴。
鐵觀音燉鴨 原料:1000克左右的鴨子一只,鐵觀音適量,栗子肉12個,大棗數(shù)枚,冰糖40克,蔥少許,醬油、鹽適量。
制作過程:鐵觀音泡茶,待溢出香氣時,濾去茶葉,留取茶湯備用。將茶湯放入砂鍋中。將鴨子整理干凈,栗子剔凈內(nèi)皮后一同放入,再加入大棗、冰糖、醬油、鹽,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燉煮,煮至鴨肉酥爛。起鍋時,可以撒些鐵觀音茶末來增加香氣。
營養(yǎng)價值:鴨肉具有養(yǎng)胃補腎、消除水腫、止咳化痰等作用,適合體內(nèi)有熱、體質(zhì)虛弱、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鐵觀音其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極強的抗氧化線,能夠消除人體的自由基,從而延緩衰老。除此以外,鐵觀音還有防癌抗癌、抑制動脈硬化和防治糖尿病等作用。
當(dāng)茶葉遇到主食
如果說茶葉與各色菜肴的搭配還為人所熟知的話,那么,茶葉和主食的結(jié)合則并不常見。
蒸米飯時,不妨借助茶水來蒸煮更為色、香、味俱佳,不僅可以增加大米的香氣,使之味道更佳,顏色更為誘人,還可以獲得茶葉中豐富的營養(yǎng),有益身體健康,可謂是一舉兩得。食用茶水蒸煮的米飯,可以有效中和并緩解菜肴的油膩,幫助腸胃消化,還能夠保護牙齒,起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牙齒疾病的作用。
除了茶葉蒸煮米飯之外,用濃茶汁加鮮酵母發(fā)面,所蒸制的饅頭味道清新美味,用濃茶汁和面制作的面條新鮮爽口,同時不會糊鍋,制成涼面更是別有風(fēng)味。在享受口舌之欲的同時,還兼具營養(yǎng)和保健的功能。
美味飲食和營養(yǎng)價值是茶膳的最大優(yōu)點。茶膳,不僅是品味茶葉之美的有效途徑,更是中華餐飲文化中一枝瑰麗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