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
【摘 要】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路基壓實施工不合格,不僅會增加后期的養(yǎng)護成本,還會危及公路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掌握公路工程壓實施工技術(shù)的要點和質(zhì)量控制措施,對保證工程施工質(zhì)量,以及確保公路的安全運輸具有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shù)
1 影響路基路面壓實質(zhì)量的因素
(1)含水量的控制。在路基的壓實過程中,含水量對路基的壓實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較高的含水量會導致路基出現(xiàn)沉降,降低的含水量會增加路基壓實的難度。施工單位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學控制路基路面的含水量,才能夠使壓實質(zhì)量得到保障。(2)材料配比的控制。在公路工程中,影響壓實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材料配比。盡管路基壓實度能夠通過對含水量的有效控制得到保障,不過在路基混合料中,較大的土含量會導致壓實后的路面有脹裂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施工單位不但要有效控制含水量,而且要充分重視混合料配比的科學性,通過嚴格的試驗來確定材料配比,對不同材料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有效掌握,對其物理性質(zhì)進行全面了解,從而確保配比達到理想狀態(tài)。(3)碾壓的遍數(shù)和厚度的控制。在路基路面壓實的過程中,對于碾壓厚度應該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滿足相應的要求。如果壓實度在10遍以上碾壓后仍然沒有達到要求標準,則需要對碾壓厚度進行降低,對碾壓遍數(shù)逐步減少。(4)材料均勻程度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需要將大量的外摻料添加在路基施工混合料中,而外摻料的均勻程度和含量則直接影響著路基路面的壓實程度。所以,想要使外摻料具有較高的均勻度,需要通過多次攪拌措施來完成,從而使壓實度得到有效提高。
2 路基路面壓實技術(shù)分析
2.1 路基壓實施工
基層碾壓施工時要配備2臺自重和激振力為48t的SD150型單鋼輪振動壓路機;配備1臺自重和激振力為52t的SD175型單鋼輪振動機。當?shù)谆鶎訛?5cm厚的低劑量水泥穩(wěn)定碎石時,必須確保壓實度控制在97%以上。在進行攤鋪時,輕型壓路機需要緊跟攤鋪機其后進行碾壓施工,隨后通過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密實。
碾壓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初壓,二是復壓,三是終壓。在初壓時,在攤鋪機后面配備一臺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1遍的靜壓,隨后進行1遍弱振;在復壓時,通過SD175振動壓路機進行2遍強振,再用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1遍的弱振,確保其壓實度不小于97%;在終壓時,通過SD150振動壓路機進行2遍靜壓,當輪跡印消失后停止施工。施工時要從兩邊向中間碾壓對未設(shè)超高平曲線段和直線段進行碾壓,從內(nèi)測路肩向外側(cè)路肩碾壓隊設(shè)有超高的平曲線段進行碾壓。本次碾壓要與上次的輪跡保持1/2重疊,第一遍碾壓在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結(jié)束。路面的兩側(cè)需要進行2-3遍碾壓。施工過程中要將其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2.5km,但前兩遍的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時1.6km左右。對于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穩(wěn)定碎石,不允許有車輛在其上面急剎車或掉頭,防止損壞基層表面。在處理掉頭位置和接縫處時,采用搭接法處理間隔不長的兩處施工段銜接。在前一段施工完成后需要預留5m—8m未碾壓區(qū)域,在碾壓最后一段時一同碾壓前端預留區(qū)域,在碾壓該區(qū)域時需要添水重新拌和水泥。
在攤鋪碾壓過程中,如果間隔大于4小時,則需要將橫向接縫設(shè)置在施工段,同時及時鏟除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壓實的混合料,將一橫向垂直向下的斷面挖在已壓實且高程與平整度相符的路面,隨后將新的混合料攤鋪在斷面上。在結(jié)束施工前,通過人工鏟齊端部混合料并進行碾壓施工,隨后通過3m直尺對端部平整度進行檢查,將端部厚度不足或平整度不夠的部分垂直刨除,確保后續(xù)施工過程中能夠垂直聯(lián)結(jié)。
2.2 路面壓實施工
路面壓實施工方案要根據(jù)公路的寬窄、壓路機的輪距以及輪寬進行確定。在碾壓路面時,需要嚴格控制各部分的碾壓次數(shù)。一般路面壓實施工需要選擇雙輪雙震壓路機3和6t以上膠輪壓路機3臺。一是利用雙輪雙震壓路機在溫度超過110℃的情況下進行2-3遍靜壓。
2.3 接縫處理
在對接縫進行處理時,需要將新混合料鋪筑在接縫處,利用攤鋪機熨平板從縫后起步攤鋪,采用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向新鋪面層逐漸移動。攤鋪過程中要將橫坡度和松鋪厚度控制好,確保其與已鋪路面的橫坡和高程保持一致。同時對熨平板的高度合理設(shè)置,為碾壓留出適當?shù)念A留量。在碾壓橫縫時,需要利用雙輪壓路機進行橫向跨縫碾壓,在已完成的冷路面進行第一遍碾壓,碾壓逐漸向熱路面移動,將第一次壓入量控制在2cm左右,逐漸壓入熱路面12cm左右。隨后每完成一次碾壓,需要向新鋪一側(cè)進行15cm左右的延伸,直到在新鋪完的一側(cè)完成全部碾壓;隨后進行縱向碾壓,直到密實度與施工設(shè)計要求相符合為止。需要將相鄰上下兩層橫縫錯開1m以上的位置。通過人工夯實、熨平來處理不易壓實處。
2.4 檢測壓實度
在施工階段,通過定期檢測壓實度能夠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真實的反應出在外力所用下路基填料的密實度情況,使各項指標與施工要求相符合。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檢測路基壓實度,檢驗方式需要根據(jù)土質(zhì)、種類以及施工方案進行合理選擇,一般采用環(huán)刀法、核子密度儀法、灌砂法以及沉降觀測法來檢測壓實度。
3 總結(jié)
公路路基壓實技術(shù)的質(zhì)量控制,直接關(guān)系到公路路面的施工質(zhì)量和行車舒適度,上文對公路路基壓實的施工工藝和質(zhì)量控制進行了總結(jié)和分析,希望能夠更好的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逢濤.公路路基施工技術(shù)與質(zhì)量控制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7,(10):36-37.
[2]吳仲華.公路路基施工技術(shù)和質(zhì)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05):178+182.
[3]陳程,劉士軍.試論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shù)要點[J].科技資訊,2012(34):45.
[4]王麗群.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shù)措施淺談[J].江西建材,2017(02):186.
[5]翟振武,王連成,高云峰.公路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技術(shù)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6):260.
[責任編輯:張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