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晶 陳靜娟
·護理天地·
快速康復路徑在結直腸癌術后應用的效果評價
馬晶晶 陳靜娟
目的 評價快速康復路徑在結直腸癌術后應用的效果。方法 將2016年6至2016年11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收治入院的結直腸腫瘤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采用快速康復護理路徑。評價術后48 h兩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及術后24 h患者疼痛程度、評價住院患者滿意度、評價術后阿片類藥使用天數、評價患者術后住院天數。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術后48 h SAS評分(t=7.99,P<0.05)及24 h VAS評分(t=3.12,P<0.05)顯著下降,患者滿意度明顯提升,試驗組術后使用阿片類藥的天數(t=2.46,P<0.05)及術后住院天數(t=3.42,P<0.05)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 對結直腸腫瘤患者行快速康復護理路徑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降低了術后阿片類藥物使用天數,縮短了術后住院天數,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間的滿意度。
結直腸腫瘤; 快速康復護理路徑; 焦慮; 疼痛; 患者滿意度
快速康復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概念本在2001年由丹麥外科醫(yī)生Koehlet首先提出,是指在圍手術期當中,通過醫(yī)生和護士的密切配合,采取一系列已經被證實認為行之有效的措施,其目的是加速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及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至2016年11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收治入院的結直腸腫瘤患者62例,病例入選標準:年齡在40~80歲,意識清醒,能配合完成護理路徑。排除標準:患者合并嚴重心肺疾病者;伴有多種基礎疾病者;意識不清、無語言表達能力者;不能配合完成調研任務者;住院時間過長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結直腸腫瘤圍手術期護理方法,術前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注意事項以減輕焦慮;禁食12 h,禁水8 h;術前3 d給予少渣半流質,術前1~2 d改流質飲食,術前日下午口服恒康正清,術前晚、手術日早晨生理鹽水清潔灌腸;術前常規(guī)留置胃管;術中常規(guī)放置導尿管;術后疼痛難忍時使用止痛劑;術后采用外科手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3]。
試驗組采用快速康復護理臨床路徑,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手術的安全性、風險性及必要性,結合患者的病情,全面講解疾病的知識以及手術方式、術后效果等,使患者對手術和疾病有充分的認識,對醫(yī)護產生信任感,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術前6 h禁食,術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400 ml后禁水;術前不進行腸道準備;不常規(guī)留置胃管;導尿管主張在需要的時候放置,術后3 d內盡量給予拔除;術前和術中嚴格控制液體和鈉鹽的輸入量和輸入速度;術中采用持續(xù)硬膜外鎮(zhèn)痛,醫(yī)務人員充分掌握疼痛評估的方法及技巧,實施有效的止痛措施;患者清醒后咀嚼口香糖,6~12 h進食清流質飲食,觀察患者有無腹脹、惡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患者麻醉清醒后6小時即開始床上活動,24 h后酌情下床活動[3-4]。
三、觀察指標
1.術后48 h對2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進行評價,術后24 h對2組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價,焦慮狀態(tài)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價。SAS共20個項目,每個項目根據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頻度分為四級:正向評分1分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分表示少部分時間;3分表示相當多時間;4分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反向計分題按4、3、2、1計分,總分乘以1.25取整數,即得標準分[5]。疼痛程度應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衡量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即采用10 cm左右?guī)в?0個刻度的游動標尺(評分范圍1~10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越劇烈,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囑患者標出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進行評分[6-7]。2.出院患者滿意度評分。出院時讓患者填寫自行設計的滿意度量表,共100分。3.術后使用阿片類藥物天數統(tǒng)計。4.術后住院天數統(tǒng)計。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數值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選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入院的結直腸腫瘤患者共62例,其中對照組29例,試驗組33例。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術后SAS評分及VAS評分、阿片類使用天數、術后住院天數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組患者各指標比較見表1。
快速康復外科是外科全新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其核心要點在于通過在圍手術期采用一系列循證證據支持的有效措施,綜合使用產生協(xié)同效果,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造成的應激反應,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住院期間滿意度等[8-9]??焖倏祻屯饪评砟钐岣吡嘶颊叩囊缽男?,改善了醫(yī)患關系,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10]。
術后疼痛是影響患者術后早期活動,進而影響術后恢復的因素之一。傳統(tǒng)的術后鎮(zhèn)痛使用阿片類藥物較多,可能導致急性阿片類藥物耐受、痛覺增敏和劑量依賴性等副作用,麻醉學科倡導的多模式聯合鎮(zhèn)痛是FTS重要保障舉措之一,一方面它可以減少阿片類鎮(zhèn)痛藥的用量和副作用,另一方面,持續(xù)硬膜外鎮(zhèn)痛既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又可以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引起的應激反應,減少術后腸麻痹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進食和早期活動。硬膜外持續(xù)鎮(zhèn)痛現已被多個臨床試驗證實是能夠讓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的最佳鎮(zhèn)痛方法[11]。
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患者越來越看重對醫(yī)療服務,住院患者滿意度不僅是反映醫(yī)療質量的重要渠道,也是醫(yī)療質量考評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很多醫(yī)院開始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12-13]。
在本課題中,試驗組與對照組在年齡及性別上并無明顯差異。試驗組在術后VAS評分及SAS評分、阿片類藥物使用、術后住院天數、出院時的滿意度上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證明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在減輕患者焦慮、疼痛、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患者滿意度等方面有明顯效果。因此,將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引入結直腸腫瘤手術,可以使先進的管理理念與臨床一線工作實現有效融合,使護理路徑具備較強的針對性。我們相信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將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及較廣闊的應用前景[14]。
表1 2組患者術后48 h焦慮評分及術后24 h疼痛評分、出院時滿意度評分、阿片類使用天數、術后住院天數比較(x±s)
[ 1 ] 王權, 曹雪源, 所劍, 等. 快速康復理念在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14): 2745-2746.
[ 2 ] 施姬, 黃桂芳.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護理的意義 [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 10(30): 72-73.
[ 3 ] 張曉紅, 邵衛(wèi)玲.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直腸癌圍手術期的應用 [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22): 163-164.
[ 4 ] 江志偉, 黎介壽. 快速康復外科—優(yōu)化的臨床路徑 [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2, 15(1): 12-13.
[ 5 ] 何麗英, 劉恩君.焦慮自評量表在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術前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J].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21): 1933-1935.
[ 6 ] 李偉. 預見性護理對改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及VAS評分影響的作用 [J]. 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9(21): 1965-1967.
[ 7 ] 趙英.疼痛的測量和評估方法 [J]. 中國臨床康復, 2002, 6(16):2347-2349, 2352.
[ 8 ] 蘇秋妹, 王清華. 快速康復護理對胃腸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并發(fā)癥影響分析 [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3, 22(30):3404-3406.
[ 9 ] 鄭志水,左濤.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開胸肺切除術后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 [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 28(18): 3095-3098.
[ 10 ] 朱小麗.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 [J]. 臨床護理雜志, 2013, 13(1): 36-37.
[ 11 ] 屠偉峰, 郝文郄. 麻醉科在快速康復外科中的作用和地位 [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 28(5): 691-693.
[ 12 ] 張?;? 患者住院期間滿意度低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 [J]. 醫(yī)學信息, 2013, 26(6): 655.
[ 13 ] 徐劍鷗, 許勤. 住院患者滿意和體驗監(jiān)測量表的研制 [J]. 中國護理管理, 2011, 12(12): 32-34.
[ 14 ] 莫柳仙, 黃偉韜.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行快速康復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 [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1): 8-10.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hway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Ma Jingjing, Chen Jingjuan.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072, China
Chen Jingjuan, Email: 18917683308@163.com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as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hway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Patients between Jun 2016 and Nov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 group adopted the fas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hway.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48 h patients′ anxiety state, postoperative pain in 24 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before discharge, opium dose after surgery,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days. Results Comparing with control group, the fas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has lower postoperative 48 h SAS score (t=7.99, P<0.05) and 24 h VAS score (t=3.12, P<0.05),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d signifcantly, the dose of opium days after surgery (t=2.46, P<0.05)an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3.42, P<0.05) was signif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fas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hway can reduce the pain, improve the anxiety stat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dose of opium,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lorectal neoplasms;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hway; Anxiety; Pain;Patient satisfaction
2016-12-29)
(本文編輯:楊明)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7.05.018
200072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
陳靜娟,Email:18917683308@163.com
馬晶晶, 陳靜娟. 快速康復路徑在結直腸癌術后應用的效果評價[J/CD].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7, 6(5): 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