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霞
摘要:伴隨著兒童教育觀不斷深入,國內興起了一股幼兒教育建設的浪潮,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在發(fā)展幼兒教育的歷程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才是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本文就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這一課題展開探索與分析,以供相關幼兒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激發(fā) 幼兒教師動力 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中國分類號:G451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扮演著育人的角色,教師內在動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幼兒教育領域,幼兒教師作為兒童的啟蒙老師,他們素質低的高與低,他們教育動力的強弱對孩子的教育發(fā)展其中關鍵性的影響作用。素有“幼兒園之父”美譽的福祿培爾曾說:“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指導者,是良好環(huán)境的衛(wèi)士”??梢?,幼兒教師在幼兒的發(fā)展及其培養(yǎng)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一個缺乏了教育動力的教師,是難以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鑒于此,從教師動力出發(fā),對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這一課題展開探索與分析將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完善幼兒園人際環(huán)境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紐帶,倘若幼兒教師之間缺乏了情感的交流,那么整個幼兒園的集體意識就會渙散,勢必形同一盤散沙,何來和諧的集體而言,更別談提升幼兒教育質量了。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人們之所以趨善避惡,喜美惡丑等,這些行為的產生都是源于情感,都是情感在影響人們的心理及其行為。同樣的,人與人之間在進行交流活動時也是如此。要想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減少誤會的產生,就必須從情感出發(fā),讓別人感到你實在的情感。鑒于此,幼兒園管理者應善用采用情感化的管理藝術,以此促進幼兒教師之間的和睦共處,做到坦誠相見,平等對待。
首先,幼兒園管理者要清楚地了解幼兒教師的心理需要,真心實意地去尊重幼兒教師,用情感化的手段去燃燒他們貢獻教育事業(yè)的心,繼而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其次,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多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鼓勵和帶動幼兒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去,幫助他們釋放生活壓力,做到以情動人。同時,幼兒園管理者還應加強與各幼兒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做到相互理解,讓每個教師都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敢于發(fā)表自己的個人見解。這樣一來,在幼兒園管理者情感化的管理模式下,幼兒教師之間的交流也會得到增強,自然而然能在無形中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幼兒教育質量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用“成就”來調節(jié)、指導教師行為
教師的自我實現(xiàn),不僅僅需要依靠個人的努力,更需要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給予其一個實現(xiàn)自我的“理由”。
2.1引導教師樹立正確成就動機
現(xiàn)階段,幼兒教師普遍存在成就感低下的現(xiàn)象。根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高達53%的幼兒教師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取得與職業(yè)相關的成就,雖然有46%左右的教師認為自己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當中有差不多的44%的教師對自己的成就尚未滿意。幼兒教師缺乏成就感,往往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情緒,進而降低工作積極性,幼兒教育工作質量也會相應降低,不利于幼兒教育的發(fā)展。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突出的一方面,幼兒教師也是如此,譬如說有點教師擅長幼兒心理教育,有的心靈手巧等等。故此,幼兒園管理者應從教師的個體差異性出發(fā),根據(jù)教師的不同特長、性格特征、工作經驗等,幫助她們正確分析,因勢利導,使她們的“成就需要”既符合時代要求,又符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做到目標高低適中,易于實現(xiàn),以使教師產生成功感,增強自信心,進而激發(fā)她們的工作動力。
2.2抓好選拔激勵人才成長
為了全面提高幼兒教師人員素質,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保證他們在思想上、行為上健康成長,進而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就必須深入落實幼兒教師的考核工作,以強化各幼兒教師的職責,抓好選拔激勵工作,幫助幼兒教師健康成長。幼兒園一方面要強化“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從根本入手,從幼兒教師的角度開展管理活動的各項內容,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而激發(fā)起內在的動力。其次,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操作簡單的考核機制,對幼兒教師的德、能、勤、績進行全面綜合考核,對德才兼?zhèn)?、成績突出的幼兒教師給予提拔方面的關照,形成“人才、重能力、重實干”的用人導向,增強幼兒教師立足崗位干好工作的信心,以全面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會不斷提高,而幼兒教師面對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困難。在實際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不僅僅是教師,教師這一個職位實際上扮演著許多的角色,例如教育心理學家、家長、學習者、學者等等,這些角色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重疊的,而有些角色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總的來說,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實際上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加上幼兒階段的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難以集中精力在課堂上,這同時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質、智力、專業(yè)的教學知識,以及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熱愛等多個綜合因素。同樣的,教師動力的激發(fā)也脫離不了上述因素的存在,故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整體上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對于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必不可缺的作用。
所以,幼兒教師除了需要學習必備的教學專業(yè)知識之外,還需要多充實自己,了解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夠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專業(yè)的教學知識解決教學難題。而強化素質建設的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是團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幼兒園既要組織幼兒教師有目的的、有計劃性的進行現(xiàn)代教育知識的學習,從整體提高幼兒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思想。又要鼓勵幼兒教師自覺學習,通過個人自學,加深對教育知識的靈活應用,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二是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有機整合。只有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才能學以致用,才能促進幼兒教師在實際活動中的工作積極性,加深對現(xiàn)代教育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內在的動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教師教學動力的強弱。因此,幼兒園必須要從認識著手,充分意識到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的重要性,提高認識,不斷實踐與探索,以找出激發(fā)幼兒教師動力的有效措施,進而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曉歡;;淺談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J];時代教育;2012年12期
[2] 施桂紅;;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視野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3] 陸文靜;;對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3年A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