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梅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內科護理工作人員進行本次研究,以及同期收治的內科患者156例為管理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管理模式,觀察組采取分層管理模式,比較分析兩組的護理質量、患者意外事件發(fā)生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等。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總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總的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6.1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總滿意度65.38%(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分層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結合護士的豐富的臨床經驗、護理理論知識,在工作作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分層管理;內科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163-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yī)療水平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特別是護理服務方面,傳統(tǒng)的護理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了[1]。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更是提出:各級衛(wèi)生機構要將護理崗位工作職責、技術要求與護理的分級管理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不同層次護士的作用[2]。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新型的分層管理模式便產生并得到應用,現(xiàn)對我院2016年內科護理中實施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內科患者156例為管理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8例,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管理模式,觀察組采取分層管理模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35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33人;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0.1±3.2)歲;職稱:高級護師3人,主管護師5人,初級護師21人,護士6人;學歷:本科9人,大專19人,中專7人。研究展開須取得所有人員的知情同意權后方可實行。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管理措施,包括責任護士查房、護理等。觀察組采取分層管理措施,具體包括:①建立合理的、科學的管理制度:根據護理人員的受教育的程度、業(yè)務水平以及工作表現(xiàn)等進行綜合評估,將參試護理工作人員分為主管護士、責任護士、助理護士以及業(yè)務護士四個階級,主管護士為中心,對各級別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以保證護理質量[3];②明確各級護理的工作職責:采取低年資護士與高年資護士搭檔的原則,分工合作。助理護士:由臨床護士組成,負責患者的基礎護理,需掌握各項臨床基本護理知識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業(yè)務護士:具備一定學歷,負責對整個病房的巡護,處理各種問題以及突發(fā)事件。責任護士:有5年或以上的護理工作經驗要求,負責監(jiān)督、管理以及評價業(yè)務護士以及助理護士的工作,時刻觀者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主管護士:護理工作的核心負責人,積極監(jiān)督、管理各級護士的工作,定期為基層護士做培訓以及考核 ,積極做好臨床與研究相結合的工作[4];③建立合理的績效獎金制度:嚴格考核工作人員的出勤,對于所有護理工作人員按照工作年限、職稱以及業(yè)務情況相結合的方式,給與績效工資加獎金的制度,有效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升護理質量[5]。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基礎護理、病房護理、護理記錄)進行觀察記錄并給予評分,觀察并記錄患者在研究期間出現(xiàn)的意外事件,研究結束后給予患者臨床護理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調查滿意度[6]??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的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評分為(88.5±3.9)分、病房護理(91.5±3.3)分、護理記錄(91.6±4.3)分,總評分為(93.4±4.3)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9.7±5.4)分、(67.4±4.9)分、(65.7±5.8)分和(3.5±5.4)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總的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率為12.82%,其中摔倒3例,意外拔管3例,落床4例;觀察組意外事件總發(fā)生率為1.28%,其中摔倒1例,無拔管、落床事件的發(fā)生。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字2=7.922,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6.15%,非常滿意30例,滿意45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總滿意度為65.38%,其中非常滿意21例,滿意36例,不滿意21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5.955,P<0.05。
3討論
合理科學的分配護理人力資源,直接關系到醫(yī)院護理工作的質量,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既要保證護理質量又要體現(xiàn)公平性,這已成為當前護理管理的首要問題。當前美國將護士分為了助理護士[7]。職業(yè)護士以及注冊護士三種級別,英國則是劃分了A-H的8各等級,美國、英國劃分這么等等級,就是為了充分結合護士的學歷、工作時間、工作情況等有效發(fā)揮護理工作人員的潛質,提升護理質量[8]。目前我國的護理工作現(xiàn)狀仍是以護士長以及責任護士帶頭,處理日常管理外,還需承擔大量的臨床治療工作,而其他護士在完成了自己的本職護理任務工作后,并不積極參與其他護理學習,且過分依賴上級護士,不能很好發(fā)揮工作效率。采用分層管理模式,通過建立合理的、科學的管理制度,明確各級護理的工作職責,采取合理的績效獎金制度,能充分有效的調動個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了解并掌握患者的情況,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9]。
綜上所述,分層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結合護士的豐富的臨床經驗、護理理論知識,在工作作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常永紅,畢玉美,鄧亞玲,等.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09):795-796.
[2]姚漢芬.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4):691-692.
[3]史少鳳.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3,10(09):101-103.
[4]丁國美.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3(09):80-81.
[5]黃艷.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3):554-555.
[6]尤彥華.淺析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5,06(12):298.
[7]鄧永紅,袁愛玲.分層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2):140-141.
[8]斯琴托亞.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0):301.
[9]李富曉.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07):1336-1337.
編輯/成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