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慧
【摘要】大學生失戀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文中的案例求助者鄭某因和女朋友分手,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其學習和生活,癥狀持續(xù)時間短,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咨詢師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對求助者開展咨詢,緩解了其抑郁、焦慮的消極情緒,促進了來訪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關鍵詞】大學生失戀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個案分析
一、一般資料
(一)基本情況
鄭某,男,21歲,云南騰沖人,在讀大學二年級學生。出生于農(nóng)村家庭,家中兄弟兩人,自己是老幺,父母均為農(nóng)民,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經(jīng)濟較為困難,但家庭關系和睦。現(xiàn)無器質(zhì)性疾病,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二)個人成長史
鄭某,性格開朗,懂事穩(wěn)重。從小與父母同住村里,上大學后離開家鄉(xiāng)到學校所在城市,從小學到大學學習成績良好,一直擔任班委。進入大學后因能力出眾,在班級擔任班長并在學院學生團總支擔任支部書記,連續(xù)兩年獲國家一等助學金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稱號。大一時和學院學生會一名女生談戀愛,三周前突遭失戀。三周以來睡眠差,無心學習,但考勤狀況良好,基本能完成手頭的工作。
(三)身體狀態(tài)
無軀體不適,食欲不佳,晚上難以入睡,臉色蒼白,略顯疲勞。
(四)社會功能
能基本維持正常的學習狀態(tài),仍擔任班干部,師生、同學間的關系無明顯變化,近來對于群體活動常回避,人際交往和外出活動減少。
(五)心理測驗結果與分析
選擇《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測試。SCL-90測試各因子分如下:軀體化1.5,強迫癥狀1.7,人際關系1.8,抑郁2.1,焦慮2.3,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總分152分,抑郁和焦慮因子分均高于常模。SAS測驗結果:56分,屬輕度焦慮。SDS測驗結果:53分,屬輕度抑郁。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一)主訴
煩惱,失眠,情緒低落,食欲不好,持續(xù)2-3周。
(二)個人陳述
三周前女朋友向我提出了分手,原因是她臨近畢業(yè),和父母談及我們戀愛的事情,她父母認為我們兩家條件相差懸殊,不同意繼續(xù)交往。女朋友和我交往已經(jīng)一年多了,我們感情很好,從沒發(fā)生過爭吵。但由于她父母不同意,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說什么都要和我分手。我很愛她,我不能放棄。但是慢慢地她連我電話都不接了。我心里非常難過,感到很壓抑,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干事情一點心情都沒有,吃飯也沒有胃口,睡眠也不是很好,我習慣了有她在的生活,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我該怎么面對以后的生活。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來訪者五官端正,形象陽光,著運動套裝。進咨詢室時,顯得很局促,坐下后低著頭不與咨詢師對視,不主動開口說話。在咨詢師詢問后開始不愿多談,后逐漸敞開心扉,開始敘述。語速緩慢,言語條理清楚,回答切題。整個敘述過程他眼中帶淚,偶有停頓,情緒波動大,反復提到“我想不通”“為什么”“搞不懂”,對咨詢結果有良好期望。
四、評估診斷
(一)來訪者的主要表現(xiàn)
1.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2.睡眠不好,食欲下降。3.存在“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以后的生活”等不合理信念。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學原因:該求助者處于青年期,對情感問題比較敏感。2.社會性原因: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三周前被女友拋棄;缺乏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幫助,未得到理解和關注。3.心理原因: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認為女友提出分手使其失去自尊心,產(chǎn)生不良情緒,存在明顯的非理性觀念和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
(三)對來訪者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
該來訪者的主客觀統(tǒng)一,心理問題是由明顯的現(xiàn)實原因(女友提出分手)引起的。雖然表現(xiàn)出焦慮、抑郁等癥狀,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知、情、意完整統(tǒng)一;自知力完整,人格穩(wěn)定;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無幻覺、妄想;且主動求助。根據(jù)以上評估診斷求助者的問題為一般心理問題,屬于可以進行心理咨詢的范疇。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幫助來訪者認識到自己存在非理性的認知觀念,學會用理性的觀念代替非理性觀念,從而消除其不良的情緒反應。具體做到三點:1.改變來訪者的錯誤認知;2.緩解抑郁、焦慮、煩惱的情緒;3.改善睡眠與飲食情況。
六、咨詢的方法與原理
(一)方法
合理情緒療法,也稱為“理性情緒療法”。
(二)原理
根據(jù)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鄭某的心理問題表面上是由女友提出分手引起的,實際上真正原因是他對失戀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鄭某自尊心強,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且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頂,認為戀愛失敗會導致無法想象的后果,如“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我該怎么面對以后的生活”等糟糕至極的不合理信念,導致他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出現(xiàn)睡眠障。為他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疏導,幫助他改變對失戀的錯誤認知;通過改變其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和信念,使其放下包袱,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從而學會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幫助其擁有一個較現(xiàn)實、較理性的生活態(tài)度。
七、咨詢過程
三個階段五次咨詢。
(一)第一次咨詢:心理評估診斷與咨訪關系建立階段
任務:了解來訪者基本情況和困擾問題,讓來訪者宣泄目前情緒,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方法: 攝入性會談相關技術。
過程:熱情接待來訪者,用攝入性談話收集資料,探詢來訪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通過傾聽、共情及無條件積極關注,讓來訪者盡情傾訴,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充分宣泄,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初步確定主要問題是失戀的苦惱,并介紹心理咨詢的性質(zhì)、限制以及咨詢過程中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endprint
(二)第二次咨詢:心理評估診斷與咨訪關系建立階段
任務:對來訪者進行必要的心理測驗,如SAS和SDS;將心理測驗結果反饋給來訪者,并做出初步問題分析,與來訪者一同協(xié)商,確定咨詢目標;確立咨詢的內(nèi)容和范圍;向來訪者簡單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ABC理論模型)。
方法:心理測驗、合理情緒療法。
(三)第三次咨詢:修通階段
方法: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共同討論,分析原因。
過程:要和當事人一起,引導分析失戀的原因,幫助他重新看待兩人的關系,尋找和確認不合理信念。
(四)第四次咨詢:修通階段
方法:合理情緒想象技術。
過程:檢查來訪者的作業(yè),與來訪者商討、辯論,引導來訪者轉變思維角度,建立合理信念,尤其是要他認識到: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是積極去適應,獲得心理的平衡呢?還是永遠困于此,使自己成為“愛情至上”的俘虜?使他能認識到戀愛雖然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事,但卻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五)第五次咨詢:結束與鞏固階段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過程:做心理測驗SAS和SDS,引導來訪者對咨詢過程回顧和評估,使來訪者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幫助來訪者重新回顧理性觀念,使來訪者在咨詢結束后仍能用學到的知識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問題。
八、咨詢效果評估
(一)來訪者的自我評估
來訪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明確失戀不是失敗,建立合理的信念,以正常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積極組織并參加班級活動,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信心。
(二)咨詢師的評估
通過回訪,發(fā)現(xiàn)來訪者基本消除了抑郁、煩惱、焦慮的情緒,人際關系改善,自我認識趨于合理,對大學生活及戀愛觀的看法客觀合理。
(三)心理測驗復測
前后心理測量結果顯示,來訪者SCL-90總分132分,總分下降了2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屬于正常范圍。SAS和SDS的標準分從56和53降到了48和37,均屬于正常范圍,說明來訪者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已經(jīng)明顯緩解。
九、咨詢總結
本次咨詢由于咨詢關系匹配較好,材料收集完整,診斷和鑒別診斷正確,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得透徹,選用的咨詢方法和理論針對性較強,故咨詢效果較好。不足是由于本人咨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不夠強,咨詢的操作技能不夠熟練,咨詢的效率不高。本人以后努力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實際操作咨詢技能。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5.
[2]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