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鑫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就目前而言,在初中語文課堂提問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顯得很有必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提問策略;生活化;創(chuàng)新性
一、前言
語文是一門很強的交際工具,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初中語文教學呈現(xiàn)出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提升幅度較小,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影響。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改變,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全面掌握學生知識理解程度,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教學。
二、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合理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與小學教學相比較,初中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節(jié)課的5-30分鐘。因此,教師應當通過適當?shù)奶釂枺l(fā)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使學生將注意力有效集中到學習中。
其次,課堂提問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學本質是語言教學,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將語言表達、應用出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在回答課堂提問時,需要通過語言,將自己的觀點、想法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會得到極大的培養(yǎng)。
再次,有效的提問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難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大多是圍繞教學重難點進行的,教師靈活地提問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存在的不足
(一)問題與回答重復
在初中語文教學提問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教師在提問中反復應用回答性語句,課堂提問過于頻繁,從而使得課堂提問缺乏有效性,影響了課堂管理。同時,這種頻繁性提問還會導致教師無法準確分辨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時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與教師本身有較大的關聯(lián)。在提問中,教師擔心學生注意力不在課堂上,就會反復強調,反復提問。因此,教師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只說一次,然后讓學生回答,這樣學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去聽講。
(二)課堂提問雜亂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開始注重將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這就出現(xiàn)一種極端現(xiàn)象: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雜亂無章的問題。初中語文一節(jié)課也就45分鐘,假設學生一直被這些問題所困擾,那么整節(jié)課學生就會在敷衍回答中度過,而用于真正思考問題的時間就很少,從而極大地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注重提問的有效性、針對性,問題的難度、深度要適宜,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
四、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
(一)準確把握提問原則
在初中語文課堂提問中,教師應該準確把握提問的原則,以確保提問的有效性。首先是普遍性與具體性原則。在進行提問時,教師為了集中全體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可以采用普遍性提問,也就是向全體學生進行提問,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適中,能被大多數(shù)學生接受。由于部分學生還存在特殊情況,教師需要對其進行針對性提問,所以教師還應該注重提問的具體性。其次要把握提問的層次性原則。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全體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學生發(fā)展。
(二)采用生活化提問策略
在新時期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能引導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對知識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具有生活性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思考。例如在講解課文《散步》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生活性問題:“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會陪父母散步?會在什么環(huán)境下散步?”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有很大關聯(lián),學生可以很輕松地回答出來,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在《散步》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將祖孫三代散步的小事描述出來,文中充滿了人性美、語言美、景物美,通過本文學習,你的心靈、思想有怎樣的觸動?”這個問題具有很強的思考性,同時也比較開放,學生可以自由描述自己的感受,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能引導學生樹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良好思想。
(三)注重提問的創(chuàng)新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應該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保證提出的問題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情況相互適應,同時提出的問題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在提問方式上,要注重創(chuàng)新,通過新穎的問題來啟發(fā)、引導學生,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在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先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然后讓學生之間相互提出問題,并進行回答,實現(xiàn)提問的多樣性。
(四)創(chuàng)設良好問題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快速融入問題思考中,并引導學生積極調動學到的知識進行回答。初中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理,并且對社會認識不深入。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良好的問題情境,提出可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五、總結
隨著時代的變遷,初中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面對新形勢的挑戰(zhàn),為了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確保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手段,不斷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戚培培.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分析[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09):108-109.
[2]鄭蘭英.對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的分析探討[J].課外語文(上),2016(05):78.
[3]盧永紅.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探析[J].中華少年,2016(14):123-124.
[4]代忠.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淺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6):89.
[5]張紅新.新形勢下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6):187.
[6]楊天平.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5(09):66-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