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雨
上猶是一個集老、少、山、窮、庫于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全縣面積1543平方公里,轄6鎮(zhèn)8鄉(xiāng)、131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現(xiàn)有義務教育學校117所,小學29所,中學9所,教學點71個,2800多位教師,4萬多名學生。自2016年11月4日中央電教館在上猶舉辦“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規(guī)?;瘧迷圏c地區(qū)f贛州市)骨干教師培訓暨上猶縣‘基于融合理念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混合研訓”活動以來,該縣教師深切感受到移動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教與學的變革。此后,上猶縣搶抓機遇,采取多項措施,大力推廣國家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全縣廣大教師中的應用,切實推進縣教育信息化進程。
一是整體設計,全面規(guī)劃。為總體推進縣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2016年12月制定了《上猶縣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建設方案》,提出縣教育信息化“十三32"規(guī)劃總體目標及具體實施步驟;同時,在《上猶縣中小學教育工作綜合評估方案》中單獨設立教育信息化獎項,以獎勵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校;2017年3月出臺《2017年上猶縣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要點建議》,提出本年度工作目標及要求,以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注重基礎,突出培訓。2017年年初,該縣初步建成了縣級教育資源平臺與管理平臺,努力與國家、省基礎教育資源網進行有效融合,以形成本土資源與國家資源相結合的教學資源。2017年2月16日,在縣教育局召開縣級平臺管理員培訓,局機關各股室及學校均派出相關人員參加了培訓。三是高位推進,示范引領。2017年3月31日,縣教育局在上猶二小舉辦全縣中小學校長信息化課堂教學大賽。全縣符合條件的26位中小學校長參加了競賽。大賽突出技術運用,明確參賽選手必須結合教學,現(xiàn)場展示對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一體機等信息技術的熟練運用,并同步網絡直播。四是加強研究、有效融合。上猶縣努力將信息技術應用與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教師在各級平臺上,實行網上備課、教研,利用優(yōu)質資源開展課堂教學。五是加大督察、確保實用。為確保縣教育裝備正常使用,縣教育局采用定期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學校進行督察。2017年3月22-23日縣教育局分三組,分別由督導室、教研室、電教室牽頭,采取實地查看、談話了解等方式對全縣中小學電教裝備安裝、使用情況進行了督察,并就檢查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使用及推進該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1.信息化基礎建設比較落后。全縣117所學校“校校通”網絡覆蓋率為83%,有20個教學點未接通網絡,在接通網絡的學校中,90%以上學校進校寬帶不足40兆,這和我們提出的“主干萬兆、千兆進校、十兆到班、光纖到樓”的要求相差甚遠;全縣1076個教學班安裝了多媒體的班級僅有80%,一小、三小及部分村完小的設備還是2010年前后配備的投影儀,網絡到班比例不到30%,全縣有錄播教室的僅有二小、二中兩所學校;全縣2854名專任教師擁有辦公電腦263臺,師機比為11:1,生機比為37:1,網絡空間學習“人人通”無法開展。2.教師利用資源教學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因目前該縣缺乏全面有效培訓,并且在使用平臺資源過程中或因資源零碎化現(xiàn)象,或因網站使用人多速度變慢,下載時間過長,或因有一體機上制作課件時間過長,且存在希沃和紅河軟件不兼容性,導致一些教師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教師利用資源進行教學的積極性還需進一步提高。
雖然近年來我們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上猶縣離教育信息化建設要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牢牢把握教育部對接該縣的有利契機,統(tǒng)籌規(guī)劃,多措并舉,采取有力措施推進我縣信息化建設。一是注重頂層設計。2017年上猶縣將重點推進"32個工程”建設,即“建好一網、搭建一個平臺、落實三個課堂、開展千名教師培訓、完善學校信息化裝備”。二是完善“平臺”建設。要為學生提供個人綜合應用的平臺,即“網絡學習空間”。三是大力開展“優(yōu)課”活動。按照“每學段、每學科、每堂課至少有一位優(yōu)秀教師講授”的目標,全面開展“一師一優(yōu)課”和“一課一名師”創(chuàng)建活動,力爭在3至5年時間內,逐步形成覆蓋各學段、各年級、各學科、各主要課型的生成性、示范性優(yōu)質課程資源,著力促進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四是落實經費保障。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教育信息化特別是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統(tǒng)籌安排教育信息化經費使用,加強項目管理和經費監(jiān)管,及時調整經費支出重點,合理分配在硬件、軟件、應用、維護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經費使用比例,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