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南
摘要:寫作的學習在語文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整個語文學習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三年級語文是小學生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zhuǎn)折期,是整個小學語文最重要的階段。如何讓學生平穩(wěn)、快速地跨越這個寫作門檻就是我這篇論文探討的重點,學習遷移就是關(guān)鍵鑰匙。
關(guān)鍵詞:學習遷移 小學生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4
什么是遷移呢?心理學家認為遷移是指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學習遷移則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遷移發(fā)生的基本條件就是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共同要素。作文學習為什么需要遷移呢?遷移就是為了使得學習更容易。所謂習作就是由字詞的學習遷移到篇章上。簡單的說,作文就是字詞句的排列組合,關(guān)鍵在于這些字詞句如何變成段落進而成為篇章,這個過程中學習遷移是關(guān)鍵。
一、字詞到句子的遷移
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就開始學習各種生字詞,可是盡管腦子里知道這個字怎么寫,怎么組詞,怎么造句子,卻不一定知道怎么造好優(yōu)美的句子。會寫句子是寫作的前提。
作文不是僅僅靠簡單的句子就可以的,《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段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彼赃@個句子怎樣才能更生動、有趣而不僅僅是記流水賬。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也是習作的例子,讀范文指導作文、習作文、效法作文、評作文,這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边@里已經(jīng)給我們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讓學生仿照課文里的句子來重新重新寫句子。句子的遷移訓練是作文訓練的第一步,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句子的訓練是尤為重要的。
二、句子到段落的遷移
有了好的地基還不夠,還需要合理的架構(gòu)。片段的遷移是整個作文的重點和難點,無論在字數(shù)上還是方法上難度都有不小的增加,這時的遷移就要注意幾個方面。
1.信心樹立,提供遷移條件
難度的增加,會增加學生的懼怕心理,不把心理問題解決是無法進行實際操作的,如何讓學生們放下包袱,樹立信心?學生在二年級下學期已經(jīng)做到:把正在進行著的事言之有序地表達清楚,能創(chuàng)造性地編寫故事,能說明一個道理(口語交際),可以根據(jù)一定內(nèi)容寫一兩段話,條理清楚,中心明確。我們只要把學生在二年級的作業(yè)拿出來,告訴他們這就是簡單的作文或者說是完整的作文,我們現(xiàn)在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加上自己想說的話或者看到的景物就是非常好的文章了。這樣一來學生自然就不害怕了,只有自己主觀愿意寫了,才能使得遷移順利的產(chǎn)生。
2.范例提供,促使遷移產(chǎn)生
學生愿意寫,不怕寫,這就是作文成功的開始。學生可以寫出來一個個句子,可以把它拼湊成段落,可是句與句之間沒有邏輯,不成體系。怎么辦?教材就給了我們很多范例,在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尋找文章中描寫生動典型的、結(jié)構(gòu)明顯的,有特點的開頭和結(jié)尾,讓學生們照著這些有特點的段落進行仿寫。
3.心理側(cè)重,拓展遷移范圍
根據(jù)現(xiàn)成的段落,學生習得了規(guī)則,可是如果給他們一個課文之外具體的內(nèi)容,有時又會手足無措,例如讓他們寫騎自行車時的心情,他可能就只會寫騎自行車很高興就結(jié)束了,而忽視了當時騎的動作和當時說過的語言。這時候的孩子不在象低年級的時候那樣聽話,專心學習,變得比較好動,但他們的求知欲在增強,抽象邏輯思維在發(fā)展,這都為學習遷移提供了良好的內(nèi)在條件。如剛才寫騎自行車時的心情,可以先讓孩子們模仿文章中相似的段落,在把他們帶到外面去觀察別人怎么騎自行車的,增加他們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遷移變得更容易。
三、段落到篇章的遷移
整篇寫作就是由一個個段落組成的,由片段成篇是整個寫作成功的關(guān)鍵,也是最后的一步。這個段落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條理清晰的敘述,是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規(guī)則的。教師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去成功跨越。
1.課內(nèi)范文模仿,技巧遷移
教科書里包含豐富的知識,分為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就象小孩子堆積木一樣,字與詞就是他手中的積木,句與片段就是他們搭建的窗戶,只有最后建成了完整的屋子,這個寫作才算是真正的完成。因此我們現(xiàn)在欠缺的就是技巧,教科書里有各種各樣的寫作技巧,關(guān)鍵在于如何讓學生們認識到并試著使用,仿寫課文就是第一步。如人教版三年級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小學》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編排的,教材里包含著學生需要學習寫作的技巧,可以讓學生模仿第一課來寫事情。教材有相似的或者不同的寫作方法和材料,這些可以讓學生們有意識地學習寫作規(guī)則最后實現(xiàn)自動化地遷移。
2.課外閱讀積累,素材遷移
語文源于生活。我們所學習的語文是活語文,里面有著鮮活的靈魂與真摯的情感。我們希望學生們寫出來的就是這樣的作文。民間有句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們沒有大量地閱讀,沒有各種素材的積累,又怎么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因此要想學生們可以下筆如有神,教學中既可以利用晨讀、主題班會課有計劃、有梯度地給學生們補充古今中外的名家短篇,也可以帶學生們走出課堂,到花園里、樹蔭下去朗讀背誦經(jīng)典詩歌。這時在布置一篇習作如《生活中的幾件小事》,讓學生們及時練筆,學生們自然都會寫了。我們也就實現(xiàn)了課外與課內(nèi)的遷移,成功架起了寫作的橋梁。
四、結(jié)束語
簡言之,學習遷移對三年級寫作的效用妙不可言。在教學中,我們在結(ji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同時運用遷移規(guī)律,選擇適宜的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科學地建構(gòu)學生的寫作思維,以期達到學生輕松寫作、無難度寫作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呂叔湘.語文常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徐學云.追尋生活與作文有機融合[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