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萱
摘要:隨著我國司法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法、法律、法學、法學教育都有了新的認識。作為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的高中生,關于他們對于法律的認識,本文將以此為出發(fā)點,圍繞著法學的基本概念、高中生對法學認識的現(xiàn)狀、造成這個現(xiàn)狀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行淺析。
關鍵詞:法學 高中生 認識
法律是人類社會的最后一道防線,它的設立是為了守住人類最基本的底線和和原則。它是最不可突破的。法學作為專門傳授、講述法律知識的一門學科,它具有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獨特屬性,例如:極強的邏輯性、普遍性、深厚的歷史淵源。對于它的認識是需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且全面的學習的。目前我國高中生對于法學學科的認識陷入了一定的誤區(qū),對此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
一、法學的基礎概念
法學是一門因為人類的社會活動、法律的產(chǎn)生而存在的學科,它是法律學的簡稱。法律這一詞匯最早出現(xiàn)是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法學學科研究主要有三個領域:法、法的現(xiàn)象、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法按照分類標準不同可以分為:憲法和其他法、實體法和程序法、國內(nèi)法和國外法、成文法和慣例法等等,總之法的不同的分類標準代表著不同的法的研究方向。法的現(xiàn)象主要研究的是從立法、執(zhí)法、司法、法律監(jiān)督等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與法律相關的額問題主要是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研究法律與之交叉的地帶。
二、高中生對法學認識的現(xiàn)狀
高中生作為即將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他們應該對包括法學在內(nèi)的大學所開設的所有學科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以方便日后自己對專業(yè)方向的選擇。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一)法學是一個不太好的專業(yè)
這是有些高中生對法學這個專業(yè)籠統(tǒng)的認識,他們有如此的認識也不足為奇,因為包括一些家長在內(nèi),他們判定一個專業(yè)好與不好的標準是畢業(yè)后就業(yè)是否順利,每年的就業(yè)率是多少,可以得到多少薪酬等等。而法學目前的就業(yè)狀況是:范圍比較窄,就業(yè)之路比較艱難,資格認證考試通過率較其他專業(yè)低。所以有些高中生對法學的認識是不太好。
(二)法學是一個需要死記硬背的專業(yè)
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對法學的理解,高中生當然大多如此。大部分人的觀念是法學需要死記硬背很多的法律條文及概念。他們對法學有如此的認知是因為他們理解的法律就是法律條文,忽略了法學是一門學科,它也有著和其他學科共通的元素。
三、造成如此現(xiàn)狀的原因
(一)法律意識不到位
法學作為一門大學學科向大學生傳授法律知識,但是法律是一個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它絕不僅僅存在于大學校園中,它更應普遍存在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國整體的司法正處在不斷改革上升的階段,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成熟期,所以民眾的法制意識、法制觀念都要不斷提升,高中生當然也不例外。
(二)專業(yè)學科知識普及不到位
作為“預備大學生”的高中生對于自己即將進入的校園生活雖然有著諸多的向往,但是對自己要選擇哪一門專業(yè)作為自己四年學習奮斗、甚至可以說是以后就業(yè)的方向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只是考慮到以后是否能夠輕松就業(yè),或者說聽從家長的而意見。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再加上社會整體對法學專業(yè)基本信息普及的還不到位,就造成大部分高中學生對選擇法學作為自己四年學習的目標興趣不濃厚。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時刻關注司法改革進程
司法制度改革是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制度改革,它的進程直接關系到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進程,以及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作為一名高中生,作為社會主義的主人翁,更應該時時關注司法改革進行到哪一階段,出臺了什么對我國歷史發(fā)展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等等。這樣不但能夠增強自我的主人翁意識,也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二)增強自我法制意識
醫(yī)生治療的是人身體上的疾病,法律治療的是整個社的“疾病”。所以每一個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法制意識,不能認為法律、法制與自己無關。要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這個群體的一員,是不能和集體割裂開來的。所以要不斷增強自我的意識法制為整個社會法制意識的增強添磚加瓦。
(三)全面深入了解法學學科
法學作為高校開設的一門學科,它的存在即是合理的。不能因為個人的一些原因就輕視或者忽視它,即使以后不選擇它作為自己學習、從業(yè)的方向。它的存在就是給每一個高中生多一個選擇的機會。所以在選擇自己所學習的專業(yè)時一定要深刻了解法學這一門學科,不要給自己的選擇留空白。
(四)將法律和自己的生活相融合
法律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解決的都是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它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要主動去貼近去熟悉我們的法律,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法律和我們生活的連接點,從而發(fā)現(xiàn)法律中的的不足之處。最終達到法律服務于生活、服務于人類的最終目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法、法的現(xiàn)象、法的相關問題三個方面闡述了論述了法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并且從專業(yè)就業(yè)狀況、專業(yè)學習方式兩個方面分析了高中生對法學學科認識的現(xiàn)狀,并且對造成目前這個局面的原因從法制意識和學科了解度兩個視角做了簡單的分析。最終根據(jù)原因所在分別從司法改革的角度、自身、法學學科、實際生活四個角度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從法學科學習要求的知識儲備量、邏輯性很強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的多角度這些學習基本素養(yǎng)的角度來看法學確實是一個起點很高的學科,但是從它所解決的問題,例如實際生活中一個小小的侵權問題、和智力成果相關的知識產(chǎn)權問題、和房屋汽車買賣相關的買賣合同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法學甚至是法律都是很親民的,我們可以踴躍的去認識和了解它。這樣對于加快推進我國法治事業(yè)的改革,建立一個法治社會,提高全民法制意識都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史素紅,黃琪,王鑫.淺談對法律和法學的認識[J].卷宗,2014,(02).
[2]趙鑫.淺談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DB/OL].黑龍江省哈爾濱,2016-05.
[3]田宇.關于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幾點看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3,(07).
[4]馬云麗.淺議對中職法律教學改革的點滴認識[J].小作家選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