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海
摘要:從我國目前的建筑發(fā)展水平來看,施工技術整體水平要落后于當代建筑水平的需要,缺乏新型施工技術和新型施工建筑材料,對我國的城鎮(zhèn)工程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本文從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概念特點入手,結合我國工程建設現(xiàn)狀,詳細介紹了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城鎮(zhèn)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城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
一、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概述
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大多高度差較大,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易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裂縫和變形,所以我們要在城建工程建設中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解決類似問題。此外,在超長建筑設計和公共基礎設施的規(guī)范設計中,也需要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在我國的城建工程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概念
在我國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著混凝土收縮變形、溫度應力的情況。這些情況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造成了威脅,嚴重的甚至影響房屋建筑的安全入住。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施工技術來看,這方面的技術操作還有待提高,很難滿足我國城鎮(zhèn)工程發(fā)展的需要。遇到混凝土溫度變化收縮變形的問題,施工人員一般是采用設置變形縫的方法解決的,結果使得建筑的雙墻和雙梁等產生不美觀且不安全的缺陷,造成破壞建筑整體質量下降的問題。
(二)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特點
1.解決沉降差。在城建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后澆帶技術暫時將兩部分建筑隔離,等到主體建筑大體完工,并且已經(jīng)完成主體建筑的沉降后,需要在對起鏈接作用的、使用后澆帶技術的部分進行澆筑,從而將高度不一致的兩部分建筑連為一個整體,解決沉降差的問題。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考慮到兩部分受力不一致,分別進行強度核對和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后的有關計算,應考慮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在施工期間能夠結束沉降的且地基土施工質量優(yōu)良的情況。此外以下兩種方法也可以進行施工調整:第一,調整壓力差。由于主建筑的承載壓力大,采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并加大埋深的做法,加大土壓力。第二,對于附屬建筑采取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提高土壓力,從而使主副建筑沉降層高度差接近。
2.解決溫度收縮應力問題。新澆筑的混凝土都有硬化過程中收縮的問題,已完成的結構在溫度上升,混凝土受熱膨脹,在溫度下降時,硬化收縮,硬化收縮基本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的兩個月內實現(xiàn)。由此可見溫度對于混凝土的硬化收縮是經(jīng)常產生影響的。當建筑變形受到介質束縛時,在其結構內部會形成溫度應力,溫度應力過大時就會產生裂縫,采用后澆帶技術可以在施工建筑中留出后澆帶,使內部結構受到變形束縛時可以自由收縮,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了收縮應力,減少了裂縫產生的現(xiàn)象,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能夠很好的對溫度應力形成抵抗,有效提高了結構應對溫度變化的能力。
二、后澆帶技術在城鎮(zhèn)工程中的技術應用
(一)鋼筋連接的施工技術
以往的鋼筋連接都有一定的施工規(guī)范,比如機械連接、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接受拉區(qū)不宜控制,即使鋼筋數(shù)為單數(shù),也可適當超過應有百分率;受壓區(qū)沒有限制等等。當代建筑施工中,直螺旋紋接頭方式是一種新型鋼筋連接方式,在應用直螺旋接頭連接方式時,首先將裝好連接套筒的一端趕緊擰到被連接鋼筋,使得套筒露在外面的絲扣不超過一個完整扣,從而完成連接。加長絲頭型連接接頭:先將鎖緊螺母頭及標準絲頭挨近,然后將套筒擰回到標準螺絲頭,用扳手擰緊,再將小緊螺絲頭與標準套筒擰緊鎖定,連接結束。在后期檢查驗收時,當接頭連接完成后,應有專業(yè)檢查人員分批檢查。
(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無縫施工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當代建筑不斷向更高、更復雜、面積更大的趨勢發(fā)展,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較為廣泛的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如何控制好混凝土裂縫,成為一個施工組極其關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實際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在施工中的橫截面積較大,當溫度變化時,水泥在水化反應的作用下釋放出水化熱,很容易產生收縮應力,使得混凝土在硬化冷凝過程中產生裂縫。隨著現(xiàn)代施工技術的進步,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無縫施工技術也逐漸應用到城鎮(zhèn)建筑中來,有效解決了工程施工中的裂縫情況。
(三)漏水工程中的防水材料的使用
從我國目前的建筑發(fā)展水平來看,施工技術整體水平要落后于當代建筑水平的需要,缺乏新型施工技術和新型施工建筑材料,對我國的城鎮(zhèn)工程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將新型防水材料應用于城建施工中,有效改善了存在的問題,首先應該熟悉掌握新型防水技術,包括瀝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片材,防滲堵漏和建筑密封材料等,努力提高應用水平,而且這些防水材料有很多特別用途。在使用這些特殊防水材料是,應特別考慮建筑施工的地理環(huán)境,包括施工位置,地形、溫度和周圍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結合自身施工技術,綜合考慮,選出最適合的防水材料,使防水材料的功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達到最佳防水效果。
三、結論與建議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中涉及的方面廣闊,緊緊憑借當下的后澆帶施工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相關技術人員繼續(xù)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深入開拓,促進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進一步進步,有效提高城建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魏偉光.淺談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門窗,2014(02):71.
[2] 錢紅.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淺析[J].施工技術應用,2016(04):271.
[3] 馬捷.淺析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設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