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蓓
當前,學生身處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也對我們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團體輔導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格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適用于學校的心理輔導及德育工作的各個方面。
一、團體輔導概述
團體輔導是心理輔導的一種,是在團體氛圍下,以團體為對象,由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運用合理的輔導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溝通和交流,以促進個體在互動中的觀察、體會、感悟,協(xié)助成員更好地了解和反省自己,形成堅強的意志品格。團體輔導相對于個體咨詢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單個成員可以以其他多個成員為參照背景,從多個途徑認識自我,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學習中實現(xiàn)對自我的表達和反思。
二、當前我國初中德育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初中德育工作目標缺乏指向性和實踐性
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最終的歸宿和最后的落腳點,決定著整個初中德育工作的方向。事實上,不管是德育還是心理教育,最終的目的都是育人,包括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形成堅強的意志品格等。但是,縱觀我國初中德育的目標,一方面并沒有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和心理發(fā)育層次學生的特點來確定,無法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缺乏針對性和指向性;另一方面,德育目標過于理想化、抽象化,對于學生而言,缺乏可操作性。
2.部分德育對象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問題突出
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階段,在這個時期,認知和實踐能力都相對比較弱。如,部分中學生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有的缺乏耐心以及堅強的意志品格,喜歡享樂討厭吃苦;有的缺乏一定的抗壓和抗挫折能力,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經(jīng)不起挫折的考驗;有的過分追求特立獨行等。
三、團體輔導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優(yōu)勢
1.團體輔導為初中德育工作注入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團體輔導并不強行要求學生必須遵循一些行為規(guī)范,而是通過團體的互動,使成員學會反省自己。它是在肯定成員自身的價值,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完成的教育目標。這就要求初中德育工作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要出發(fā),來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
2.團體輔導為初中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教育方法
德育成效無法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初中德育工作方法沒有跟上社會的發(fā)展,團體輔導強調成員間的交流和經(jīng)驗分享,重視成員對自我的表達和探索,改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為初中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初中德育的成效。
此外,團體輔導在豐富初中德育內容、創(chuàng)設德育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方面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
四、德育教育團體輔導活動的具體設計
初中德育教育團體輔導在遵循針對性(強化學生品德意志、心理素質)、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原則的前提下,活動的具體設計過程如下:
1.活動的程序
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團體輔導的場地以及所需工具、團體成員的確定、團體輔導的目標等,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正式活動階段:活動要按照之前的設計方案進行,可以每個星期舉辦一次,并做好活動記錄??偨Y評價階段:活動結束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2.選擇團體成員
因為團體輔導是有人數(shù)限制的(以30名左右學生為宜),所以,我們可以在遵循自愿原則的基礎上,針對全校學生,按照班級進行成員選擇。
3.設計活動的具體方案
如我們可以針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意志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共分為6次活動。第1次進行團體輔導活動開始的鋪墊;第2、3、4、5次活動針對提高學生的意志品格進行設計,第6次作為活動的總結。
如何提高我國德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很多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的探索,團體輔導作為心理輔導的一種重要方式,與德育工作進行結合是必然的趨勢。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現(xiàn)代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