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 李元芝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成為教學的核心,這就給高校課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教學課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具有較高的地位和價值,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中存在一些缺陷,使得該課程缺乏實效性,學生重視程度不高,無法體現哲學課程的自身價值,最后流于形式。因此,如何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實效性,成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首要難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本文就目前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其教學實效性的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字: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實效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5-0060-03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導致其教學缺乏實效性,最終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因此,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改革迫在眉睫,相關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注重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實效性,從而讓學生可以實現良性發(fā)展。
一、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實效性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思想教育課程,提高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對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同時它還可以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能力和信念,實現自身良性發(fā)展的同時,也對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使得其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提高,最終流于形式化。而導致其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學生重視不足。高校學生大部分都把精力放在了專業(yè)課程學習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思想政治課程沒有給予較高的重視,只是單純的保證最終成績合格,并沒有投入過多精力,使得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缺乏實效性,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從而給學生發(fā)展造成影響;第二,課程設置存在問題。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設置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況,例如一些高校馬克思主與哲學課程每周只開設一次或兩次,而且開設的時間相對較短,無法起到該課程的作用,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更間接導致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最終造成課程形式化。
(二)教學觀念落后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同時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的最終成績,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衡量較欠缺。這一落后的觀念在當前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嚴重降低,最終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造成影響。由于觀念的落后,該課程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另外,教學觀念的落后還無法起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目的,使得學生仍然將過多精力放在應付考試上,完全忽略了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最終給學生發(fā)展造成影響。
(三)教學內容不能有效與社會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是一門相對抽象的課程,它來源于社會,同時反映的也是社會的問題,通過使學生對抽象內容的理解,提高社會責任感,從而給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目前高校馬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能回歸到社會現實中,只是對教材中抽象的內容加以調整,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理解,這就導致學生無法將抽象知識結合到實際當中,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內容必須與社會相結合,不能片面的追求課本教材中抽象的知識,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且還無法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的。
(四)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
教學方法的改進是提高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手段,對于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來說更是如此。由于該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與物理、化學等實驗課程相比,沒有動手實踐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很難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目前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手段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只是被動的記筆記,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同時也使得課程學習氛圍壓抑、枯燥,失去了該課程本身的價值,不但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且還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長久發(fā)展。另外,由于教學方法存在缺陷,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出現一些學生逃課的現象,這給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高造成嚴重影響,最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停滯不前。
三、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要想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實效性,首先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以先進的教學觀念代替?zhèn)鹘y(tǒng)的、落后的教學觀念,并且嚴格按照新課改要求進行教學工作,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質為核心開展馬哲教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第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拋下傳統(tǒng)的老師是主體地位的觀念,制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馬哲課程,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第三,馬哲教師還應當改變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不以提高課程學習成績?yōu)槟康?,而是把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目的,以此來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馬哲課程學習中,而不是被動的去學習,并且教師還應當注重互動交流,而不是單一的灌輸理論知識,讓學生自由的進行個性發(fā)揮,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起到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內容的調整endprint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內容較為抽象,由于其來源于社會,因此應當將其與社會相結合,使其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實際,進而達到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實效性的目的,具體的教學內容調整措施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貼近現實首先要從理論上解決兩個重大現實問題,即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師要站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上,采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來科學闡述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相關問題,就一些頗受學生關注又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一門科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另外,教師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yè)類型進行有機的整合,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學習馬哲知識,進而達到提高其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總結馬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也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首先,教師要避開“填鴨式”的教學手段,馬哲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理論知識講解較為復雜,學生很難理解,如果采用傳統(tǒng)灌輸的手段進行教學,不但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yǎng),而且還會導致其失去學習的興趣,最后影響自身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基礎上進行改進,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多滲透一些課外的故事和案例,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馬哲教學實效性的目的。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入多媒體技術手段,將馬哲知識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從而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到馬哲的抽象知識,同時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自身的良性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電影,讓學生了解到相關的背景,然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復雜知識。
(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馬哲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對于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馬哲教師整體素質至關重要,相關教學部門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專業(yè)知識水平。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對馬哲課程的抽象知識理解到位,從而確保該課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思想政治素養(yǎng)。馬哲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具備馬克思主義精神和信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對于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不和忽視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和缺陷,其中包括重視程度不夠、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等,這導致學生思想意識方面的發(fā)展受到影響。因此,高校馬哲教學工作人員必須對該課程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總結,深化教學體制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實效性,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春紅,試析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方法與途徑[J],教育現代化,2015,(14):106-107
[2]袁曉聰,淺析如何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實效性[J],亞太教育,2016,(3):98
[3]肖愛平,如何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實效性[J]科教導刊(下旬),2015,(12):95-96
[4]胡麗美,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4):58-61
[5]谷正艷,關于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實效陸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5,(9):24-25
[責任編輯:盛暑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