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人約翰·赫維留(1611年-1687年)雖然是一名釀酒商和但澤(又稱為格但斯克)的議員兼市長,但他依然沉浸在對天文學的興趣中。1641年,在天文學家彼得·克魯格的幫助下,他在自己相連的三幢房子屋頂上建了一個天文觀測臺,稱之為“星之城堡”。
為了這座天文臺,他自己動手制作鏡片與望遠鏡。經(jīng)過五年多的觀測和研究,赫維留終于在1647 年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天文著作——《月面圖》。其中包含111幅由他自己繪制和雕刻的版畫作品,詳細地刻繪出月球在許多不同時期的可見狀態(tài)和樣貌,這不僅成為后來月球地形最初的參考模型,也成為了后來人們理解月球天平動的關(guān)鍵。在繪制月面圖期間,赫維留發(fā)現(xiàn)了月球的天平動。天平動是指從地球上觀察,月球的可見部分會出現(xiàn)上下左右的浮動。上下浮動稱為經(jīng)天平動,左右浮動稱為緯天平動。由于天平動,使得人們能夠看到月球表面多于50% 的區(qū)域(而不是正好50%)。
赫維留被后世譽為月球地形研究的奠基人,為了紀念他,月球上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邊最大的隕石坑就是用赫維留的名字來命名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