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頓
百度董事會主席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四環(huán)路上行駛,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是有一點人們可能忽略了,這是在一場新的汽車革命開始的端口,中國人的一次偉大嘗試。在無人駕駛時代,中國人是否能夠引領潮流?實在讓人期待。
1886年1月,兩位德國人卡爾·奔馳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獲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專利權,標志著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他們一起創(chuàng)辦的戴姆勒·奔馳公司,如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商之一。
當時,這兩個家伙可能沒有認識到,他們開創(chuàng)了一個怎樣的新時代。汽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標志之一:不但讓人們的活動半徑大大增加,更催生了一整套生活方式和觀念。從最初的馬路,到如今遍布全球的高速公路,汽車也極大地改變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的外觀。
時間倒推至100多年前,和很多洋事物一樣,汽車也進入了中國。如今,人們在民國時期的都市生活劇里,都看到了老爺車的存在,當時的汽車生活僅屬于少數(shù)權貴階層。它是劃分階層的標志,坐汽車的、坐電車的、坐黃包車的以及拉黃包車的,完全是不同的社會階層。
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汽車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中國社會最深刻的變革之一:高速公路越來越多,人們的活動半徑大大增加。擁有一輛汽車,幾乎成為每一個家庭的夢想。
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逐漸進入了“汽車社會”。擁有汽車,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自駕游開始流行,而汽車對旅游業(yè)的推動,又加速了中國高速公路的大發(fā)展。車與路的大繁榮,促進了整個中國人口的流動和城市化的大發(fā)展。短短二、三十年,中國就有了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以及最多的汽車人口,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圖景之一。
汽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可能會完全出乎你的預料。黃金周和小長假的推行,讓云南和貴州出現(xiàn)了“川A大軍”,這些從成都出發(fā)的私家車,在幾年后已極大地改變了旅游目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川菜和茶館日漸流行,新的文化融合開始誕生。
“車輪上的中國”,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當初孫中山設想的汽車為四萬萬人服務的美好圖景,已經基本實現(xiàn)。“汽車社會”也意味著一種新的文明形態(tài):只有每個人都遵守規(guī)則,交通才會更加順暢;在所有的交通糾紛中,人的權利都應該首先受到保護。
這種對規(guī)則和人的尊重,也是城市文明和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說,汽車助力中國駛入了現(xiàn)代化的快車道,因為最深刻的現(xiàn)代化,就是人的現(xiàn)代化。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種觀念的變革。百年汽車史,也就是整個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縮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