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作為初中學生的一門新學科,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首先必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筆者從充分發(fā)揮“引言”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制造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合理運用“贊揚”,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利用名人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結合實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精心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物理教學;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一種內在動力,這種動力很大一個方面來自于興趣,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興趣的高峰時期,對許多問題都感興趣,碰到新鮮的事物總想知道為什么,探索其奧秘。教學中我們只有引導得當、方法得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使之努力、進步,獲得愉快和樂趣,實現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一、要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好奇與興趣
1、新課程的物理教材設置了多彩的物質世界、物理學史、科學世界、小資料等欄目。課本的插圖形象逼真貼切實際生活,并利用很多的彩圖代替繁雜的文字等等,這些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因。如新教材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欄目,分別介紹了多彩的陽光,沒打擊的音叉也會震動,神奇的魔鏡,冒著仙境白煙的試管(干冰)等實驗展示了自然界中震撼人心的神奇;用吹不掉的乒乓球、折斷的筷子、上升的試管、大氣壓現象等試驗展示了人類生活中充滿智慧的神奇,以引起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又如物理學史事欄目,用極其生動有趣的故事給學生介紹了物理學科的發(fā)展史,講述了牛頓、法拉第、伽利略等物理學家在成功和失敗、順利和挫折的斗爭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事跡,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動機和興趣。這些事跡也為物理教學融人德育內容提供了接合點,使學生把努力學好物理知識作為一種自覺行動。
2、通過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都是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活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我們只有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進而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如學習望遠鏡和顯微鏡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做好“通過兩個透鏡觀察物體”的實驗,適當增加該觀察活動的探究性,選用焦距是50mm和300mm的凸透鏡各一個,焦距是一個75mm的凹透鏡一個,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不同的組合透鏡去觀察、發(fā)現、體驗。使學習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是民主平等的關系。在人格上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作為教師必須拋棄過去那種“教師是權威不能冒犯,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著、服從者”的思維與做法。我們在校園里不難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因為喜歡老師,進而喜歡他(她)所教的科目,因為討厭一個老師,進而厭煩他(她)所教的科目。那么你想使你的學生努力學習你這門課程,使他們對你教的課程保持積極性和興趣,那你首先要成為學生所愛戴的人,因為在學生眼里,教師與所教的學科是不可分的,教師是學科的人格化,因此必須讓學生從內心上接受老師。應該做到教師與學生“亦師亦友”,師生相互尊重、信任,師生關系和諧友善。這種良好師生關系的產生是要雙方在共同生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4、從教學語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美感提高興趣教學即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重要的是一門語言藝術。單位時間內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運用了藝術語言。在課堂上,老師用生動準確的語言,異樣頓挫的語調,惟妙惟肖的表情,把學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圍,和同學們共同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筑圍,產生“教”與“學”的共鳴。
5、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科學發(fā)展,計算機的普及,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軟件和自制教學課件,豐富教學內涵,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充分利用各種方法擴展教學形式,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使孩子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師營造的寬松課堂環(huán)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yǎng)、維持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6、聯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社會。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提出與教學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往往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時,以桿秤為例,讓學生分析出“小小秤鉈壓千斤”的道理,并可進一步提出這樣一個常見的問題:有的不法商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著引導學生列出“杠桿平衡條件”表達式,畫出桿秤杠桿示意圖。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對“杠桿平衡的條件”會有更深的理解,從而運用自如。這樣就跟學生日常生活中見到或聽到的例子結合起來,既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也不顯得生搬硬套了。
二、結語
活潑的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創(chuàng)設輕松歡快學習氛圍,能有效地把學生帶人所學環(huán)境中,激活學生思維,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學生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環(huán)境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從而收到最佳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