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莫友芝《黔詩紀略》編纂目的考論

        2017-09-20 05:57:37何水英
        貴州文史叢刊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目的

        何水英

        摘 要:《黔詩紀略》是最為學界重視的黔詩選本。展貴州明代詩歌狀況、取名能詩家之制和存文獻是該書的三個編纂目的。三個編纂目的共存使《黔詩紀略》詩學批評功能和文獻功能兼具。貴州文獻散佚嚴重,莫友芝保留文獻意識強烈是“存文獻”編纂目的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從《黔詩紀略》編纂目的的認識情況來看,其“存文獻”的編纂目的所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但《黔詩紀略》其他編纂目的也值得注意。

        關(guān)鍵詞:莫友芝 《黔詩紀略》 編纂 目的 原因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7)03-94-99

        貴州自明代開省之后,文風日熾,詩歌創(chuàng)作數(shù)量劇增,至清代已出現(xiàn)了《黔風舊聞》《黔風鳴盛錄》《播雅》《黔詩紀略》《黔詩紀略后編》《黔南六家詩選》等以黔中詩人詩作為選錄對象的地域性詩歌總集,而以《黔詩紀略》最為后人所重視。《黔詩紀略》系有“西南大師”之譽的學者莫友芝所編纂,該書收集了257人2474首詩作,加上無名氏詩作及雜歌謠,共2498首。其所錄詩歌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保存了大量文史資料,為清代的黔詩選本集大成者。但是目前學界對《黔詩紀略》的研究還不深入,為充分挖掘《黔詩紀略》文學價值,深入了解莫友芝的編纂觀念,弄清《黔詩紀略》的編纂目的是很有必要的。

        一、對《黔書紀略》編纂目的的兩種看法

        莫友芝之子莫繩孫在《黔詩紀略》卷首題記中言“先君子嘗病黔中文獻散佚,欲私成一書以紀之”1,指出了《黔詩紀略》“存文獻”的編纂目的。學者也多以此為是書編纂目的,如周復剛《<黔詩紀略>芻論》、禹明蓮《論<黔詩紀略>的文獻學價值》等論文中都提及莫繩孫此言。亦有學人基于此認識,對《黔詩紀略》文獻收錄進行補充,如陳田認為《黔詩紀略》收錄文獻有不完備之處,對此進行了補充,整理成《黔詩紀略補》三卷。貴州大學胡曉軍《<黔詩紀略>指瑕》認為《黔詩紀略》漏收了不少作品。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黔書紀略》編纂目的為“存掌故”。如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張劍將《黔詩紀略》與《播雅》比較,認為鄭珍編纂《播雅》“本意并非選詩,而著眼于‘一方掌故?!摇肚娂o略》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觀點實際上與“存文獻說”相似,只是將存文獻的范圍限定在“掌故”。

        編纂目的是編纂者進行書籍編纂活動的依據(jù),編纂成果是編纂目的實踐的結(jié)果。從《黔詩紀略》文本來看,其具有鮮明的存文獻特點。其一,詩作收錄有求“全”特點?!肚娂o略》所錄詩人詩作中,有不少詩人的作品僅存一兩首,莫友芝將其悉數(shù)錄入。如宋昂、宋昱詩,《黔詩紀略》云:“昂、昱著有《聯(lián)芳類稿》,未見。今從《明詩綜》錄昂、昱詩各一首,復從《省志》各增一首。”1楊遵,“《方志》失其事跡,僅從《舊衛(wèi)志》得詩一首”2。段金,“治跡亦無傳,惟從初刻《札記》卷尾得一律”3。周仕國,“《省志》失其事跡,從《云南志》得一詩”4。陳詢產(chǎn),“事跡失傳,唯一詩載《滇志》”5,等等。其二,傳證資料豐贍,有匯編特點。莫友芝為《黔詩紀略》所收集的包括方外在內(nèi)的257位詩人寫傳,傳記不僅記載了詩人籍貫、科第仕宦、主要事跡及重要作品等內(nèi)容,而且還將他人所撰的其他相關(guān)文獻資料附后,相當于把與詩人的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都匯集于傳記中。由此可見,莫繩孫所言“先君嘗病黔中文獻散佚,欲私成一書以紀之”亦非妄言,以“存文獻”“存掌故”為《黔詩紀略》的編纂目的有其合理性。

        二、《黔詩紀略》的選本編纂目的分析

        《黔詩紀略》從性質(zhì)上說屬于選本,其“選”的特點明顯:其一,對有文集留存的詩人詩歌進行選錄。如莫友芝對孫應(yīng)鰲詩歌進行選錄,從其集《學孔精舍詩稿》九百篇中,“僅略取其半,編為四卷”6;所錄袁應(yīng)福的二十五首詩歌是從其集《漁磯詩草》中所選;潘潤民詩“存九十余首,今汰存三之二”7;越其杰詩歌有選本十卷,莫友芝“復汰其半,若編為二卷”8;所錄吳中蕃詩有351首是從其集《敝帚集》1091首詩中選出。其二,注重選錄瀕臨亡佚之詩?!肚娂o略》有“全錄”特點的詩基本屬于此類。其三,對人物進行選錄?!肚娂o略》編纂以人為綱,按職業(yè)、身份、地位等不同將詩人分士大夫、女士、方外、無名氏等類,所錄詩人以科第出身的士大夫為主,對女性詩人的選錄僅限于有節(jié)義者,而如女冠、尼、妓女等其他人物未被選錄?!肚娂o略》傳證資料雖有存文獻特點,但它是以經(jīng)過選錄的詩人為中心的資料匯集,其編纂實際上已經(jīng)具有選擇性。從選本角度去分析,《黔詩紀略》還具另外兩個編纂目的。

        (一)撰書以展現(xiàn)明代黔詩發(fā)展狀況

        莫友芝雖然沒有明確闡明《黔詩紀略》的編纂目的,但是他為其友鄭珍所輯《播雅》所寫的序中對選本編纂的要求說得較明確。其云:“昔胡道南譏世之選家:‘坐取諸集,錄其擅名及子孫方貴盛者為冠冕,單門響逸,附載一二,但略去取,已裒然大集,至問《集》中風格高下、詩學源流,辟草萊、主壇坫、相羽翼各幾人,選者、讀者皆茫如也。若吾子尹之為此編,存詩存人,一用裕之《中州》法。人不得詩,牽連旁附,淵源流別,絲穿繩引,郡之山川風土,疆里沿革,舊城殘壘,有所鉤核,亦參他例。并藉書之。其搜訂之勤、別裁之審,一展卷而曩昔若存若亡之文獻,燦然表暴于后人之耳目。道南之譏,庶幾免夫?!?莫友芝此言是認為鄭珍編纂《播雅》真正做到了明“風格高下、詩學源流,辟草萊、主壇坫、相羽翼各幾人”,所以自信“道南之譏,庶幾免夫”。這其實借胡道南之口闡明詩歌選本編纂目的,即通過所錄作品體現(xiàn)各家作品風格及成就高低,明確詩學發(fā)展源流,確立作家作品地位,展現(xiàn)詩壇發(fā)展狀況。簡而言之,讀者通過選本能了解某一時段的文學發(fā)展狀況。莫友芝在《黔詩紀略》編纂中也實踐了他這一編纂觀念,即通過修書來展現(xiàn)貴州明代詩歌狀況。

        《黔詩紀略》這一編纂目的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上。首先,所錄詩人按時代次序編排。莫友芝在輯錄鄒公敢、楊彝、沈勖、顧亮、龔詡等流寓詩人詩作時,明確提出“按時代次序”的編排原則,其云:“前輩《方州》《耆舊》諸集,例不收流寓,而僑焉以終者,又每以本著同編。矧貴州士家名族,概自外來,溯厥肇遷??v已他貫通籍,而既為別子,何異鄉(xiāng)閭?……今亦舍暫寓,不甄其寓而終者,即按時代次序。唯隱君以下四家,并在開國,嫌于壓卷,故附第一通之末云。又,龔大章雖有戍籍,而實未至,亦未便先開創(chuàng)諸人,即附四家之后。故列于四者之后?!?這五人中,除了其余龔詡,其他四人都在貴州定居。鄒公敢,本江津人,元末寓居正安州以終。楊彝,本浙江余姚人,晚居普安衛(wèi)孫戍所而終。沈勖,本江蘇高郵人,洪武中從父戍普安衛(wèi),遂寓居于此。顧亮,浙江上虞人,明永樂初謫戍五開衛(wèi),舉家居于來威屯。四人“按時代次序”排序,龔詡雖隸屬五開衛(wèi)軍籍,但實際并未到過貴州,所以置于四家之后?!肚娂o略》整體編纂亦遵循這一原則,是書共三十三卷,卷一至卷三十為有官職、科第出身者居多,屬于士大夫階層。卷三十一為女士,卷三十二為方外,卷三十三無名氏。卷一至卷三十人物活動大致時間為:卷一、卷二為洪武至正統(tǒng)時期詩人,卷三至卷九為景泰至嘉靖時期詩人,卷十至卷二十一為隆慶至萬歷時期詩人;卷二十二至卷三十年為天啟、崇禎時期詩人;卷三十一為女士類,錄蔡氏、汪氏和吳氏三人詩歌。蔡氏主要活動年代在宣正時期;汪氏主要活動年代在天崇時期;吳氏主要生活年代與汪氏差不多。卷三十二為方外,首先收錄張三豐,洪武間戍平越衛(wèi);最后收錄西山寺僧,明鼎革時期曾住綏陽西山寺。選家對所錄作家作品按時代排列的編纂意識,使讀者對于某一時期的主要詩人詩作有大致了解,有利于把握文學發(fā)展歷史脈絡(luò)。endprint

        其次,對詩人創(chuàng)作風格、文學地位等進行評論。如評王訓“詩境蒼涼雄郁”“開草昧之功,不能不首推教授”2;評孫應(yīng)鰲“五言樂府,沉雄森秀,直逼魏晉,而無何、李、王、李太似之嫌。七言及近體,舒和蒼潤,品亦在初盛唐間,尤講學家所未有。先生以儒術(shù)經(jīng)世,為貴州開省以來人物冠;即以詞章論,亦未有媲于先生者也?!?評袁應(yīng)?!捌湓娏凉?jié)清音,獨具風格,當文恭之后、君采之前,幾幾自樹一幟也”4;評越其杰詩“取徑殊不免隘,而語必瘦刻,味每在世俗酸堿之外。黔中先輩苦心為詩,殆無逾于開府者也?!?等等。莫友芝不僅自己對詩人詩歌進行評論,還附錄其他人的評論觀點,讓讀者盡可能從多角度去了解詩人及其詩歌。如他在《黔詩紀略》中評吳中蕃詩歌“直抒所見,粗服亂頭,不屑屑句揉字煉以為工,質(zhì)厚氣蒼,自然瑰異”6,同時還附錄孔尚任、顧彩、傅玉書等各家評論,對吳中蕃的詩學淵源、詩歌地位進行闡述,認為吳中蕃詩學淵源于《詩三百》、陶淵明、杜甫,“使天下知黔陽之有詩,自吳茲大始”7。如果說將詩人按時代排序讓人們從“史”的角度大致了解明代黔詩的發(fā)展狀況,那么莫友芝對所錄詩人的評論涉及到了“風格高下、詩學源流,辟草萊、主壇坫、相羽翼各幾人”等方面,從橫向面剖析了明代黔詩的發(fā)展特點,使讀者對明代黔詩發(fā)展狀況的了解更為具體。

        此外,莫友芝在《黔詩紀略·謝三秀傳》中收錄他于咸豐元年所作《雪鴻堂詩蒐逸序》,專門論述了明代黔詩發(fā)展史。其云:“黔自明始有詩,萌芽于宣、正 ,條衍于景、成以來,而桐豫于隆、萬。自武略,而止庵,而用章、廷潤、竹泉、汝錫,而時中、西園,而唐山、子升、宗魯、伯元,而道父、吉甫、徐川、元淑,百有余年,榛莽遞開,略具涂軌。山甫、湜之、內(nèi)江諸老,又一意儒學?!┖跤昧亍段跺!?、卓凡《屢非》,炳麟鏗訇,道乃大啟。一時方麓、鄧州、泠然、瑞明、心易、循陔、美若、無近、少崔、小范,旗鼓響應(yīng)。延、溫、沅、潕間,幾于人握靈珠,家抱荊璧而咀嚼六代,步驟三唐,清雄宕逸,風格俊遠,尤以君采謝先生稱首。”1莫友芝將明代黔詩發(fā)展分成宣德至正統(tǒng)之萌芽階段、景泰至成化之發(fā)展階段、隆慶至萬歷之繁榮階段、萬歷之后至明末之鼎盛階段。作者不僅概述了這四個階段的黔詩發(fā)展特點,還指出了每一階段的代表詩人,有利于讀者深入了解明代貴州黔詩發(fā)展狀況。

        (二)修書以取名能詩家之制

        選本的出現(xiàn),通常情況下是因為作品繁雜,不利于閱讀,選家有意將作品精華輯錄成集,目的是更好引導讀者閱讀。如對后世選本編纂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文選》的出現(xiàn),蕭統(tǒng)論及編纂目的時云:“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太半難矣?!?認為在作品繁多但質(zhì)量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只有選錄精華,才能提高閱讀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梁代后期徐陵編纂《玉臺新詠》稱:“但往世名篇,當今巧制,分諸麟閣,散在鴻都。不藉篇章,無由披覽?!?認為作品精華分散各處,不搜集成編,沒有辦法翻閱。宋初編纂“四大書”之一的《文苑英華》亦如此,宋太宗“以諸家文集其數(shù)至繁,各擅所長,蓁蕪相間,乃命翰林學士承旨李昉……閱前代文章,撮其精要”4。莫友芝《<播雅>序》中稱“嘗欲略取貴州自明以來名能詩家之制為一帙”,有意選錄貴州自明代以來的詩歌精華成書。在《黔詩紀略》編纂之前,莫友芝已經(jīng)搜集了不少黔詩文獻,但“衣食奔走,不獲專力成書”5。在唐樹義的倡議下,《黔詩紀略》于咸豐二年開始醞釀由唐樹義、黎兆勛、莫友芝共同編纂?!肚娂o略·楊文驄傳》云:“友芝歲壬子(1852)之都勻省墓,道貴陽,伯庸挾《山水移集》偕詣子方方伯,飲待歸草堂,遂有紀錄黔詩之議?!?《黔詩紀略》原計劃收集貴州明清時期黔詩,黎兆勛負責清代部分,莫友芝負責明代部分。黎兆勛的清詩收集未果,《黔詩紀略》實際有莫友芝所輯的明代部分。“舊所征錄既多,而黔西潘君及先君門人胡君益相助采拾”7,莫友芝于咸豐四年夏已基本完成編纂工作。能在兩年內(nèi)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務(wù),這主要得益于莫友芝“舊所征錄既多”的前期文獻收集。編纂明代以來黔詩總集是莫友芝的夙愿,因無法靠自己專力成書,莫友芝便將此前收集的詩歌文獻資料用于編纂《黔詩紀略》,以實現(xiàn)其“取名能詩家之制”的愿望。

        取名能詩家之制首先要選名能詩家。莫友芝在《雪鴻堂詩蒐序》中所提明代重要的黔中詩人有:王訓、詹英、黃紱、周瑛、易貴、安康、徐節(jié)、越英、范府、王木、陳文學、湯冔、蔣宗魯、李佑、吳淮、周文化、孫應(yīng)鰲、李渭、馬廷錫、潘潤民、越其杰、李時華、艾友芝、楊師孔、莫天麒、陳尚象、邱禾實、蔣杰、王祚遠、何一中、蔣勸善、謝三秀。在這些詩人中,除了范府、陳文學、吳淮和何一中四人無詩留存外,其余詩人詩歌在《黔詩紀略》中均有選錄。因《雪鴻堂詩蒐序》重點介紹的人物是謝三秀,對于明末黔詩發(fā)展并未詳論。這一時期的楊龍友、吳中蕃是明代黔詩人的杰出代表。朱彝尊在《眀詩綜》中引明人語評楊龍友詩云 :“邢孟貞云 :‘《洵美堂詩》紆徐以導遠,篤摯以達情,引物連類,廣博曼衍,屢出靡涯而源流師法燦然可指。史弱翁云 :‘龍友詩沉澹淵遠,有正始之音?!?孔尚任在《敝帚集序》中稱:“使天下知黔陽之有詩,自吳滋大始,豈非其盛事!”2莫友芝在《黔詩紀略》中對楊、吳二人的詩歌予以充分肯定,收錄楊龍友詩歌325首,收錄吳中蕃詩歌395首。莫友芝評價楊龍友詩云:“《山水移》詩筋骨倔強,稍乏蘊含。然古詩如《石梁觀瀑》《玩月》《斷橋》《珍珠簾》《孫大將軍贈人頭杯》等篇,別有幽光勁響,動人心魄?!队窬┒瓷侠先恕芬唤^,極得盛唐遺韻,雖少作,頗見大才”3,認為吳中蕃詩“質(zhì)厚氣蒼,自然瑰異”,“以逸民樹后生標準”4?!叭∶茉娂抑啤币惨馕吨x錄詩歌精華,莫友芝編纂《黔詩紀略》也貫穿了這一編纂思想,如對孫應(yīng)鰲、潘潤民、越其杰、謝三秀、楊龍友、吳中蕃等詩人詩歌進行了選錄。

        三、《黔詩紀略》“存文獻”編纂目的產(chǎn)生的原因

        文學總集按選錄作品方式的不同可分兩類,一是將所有作品網(wǎng)羅匯總的總集,一類是選錄文學精華的總集,即選本。《四庫全書總目》對這兩類總集的特點闡述清楚,其云:“文籍日興,散無統(tǒng)紀,於是總集作焉。一則網(wǎng)羅放佚,使零章殘什,并有所歸;一則刪汰繁蕪,使莠稗咸除,菁華畢出。是固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矣?!?選簡單而言,前者求作品之“全”,突出文獻價值;后者求作品之“精”,突出文學價值。作為選本而言,《黔詩紀略》應(yīng)該選錄詩歌精華,而“存文獻”編纂目的的存在使得《黔詩紀略》收錄作品又有求“全”的特點,這也是《黔詩紀略》較傳統(tǒng)詩歌總集編纂而言的特殊性所在。為何“存文獻”編纂目的會存在于《黔詩紀略》這部選本中?莫繩孫在《黔詩紀略》卷首題記中對此有所論及,其云:“是編若僅論詩,則孫、謝、楊、吳諸家以降,應(yīng)錄殊少,是故不能無桑梓之私。……如孫文恭《學孔精舍稿》,歲甲寅,麻哈艾茶村先生據(jù)其祖侍講公手錄,錄副相寄。麻哈旋不守,原稿已燼。其他僅賴是編以存者,不知更幾何也?!?莫繩孫認為《黔詩紀略》從選本編纂角度而言,應(yīng)該選擇詩歌精華,整體上來說,貴州明代黔詩并不發(fā)達,真正能在全國詩壇占一席之地者當屬孫應(yīng)鰲、謝三秀、楊龍友、吳中蕃四家,這四家之外,其他能選錄的就極少。但是《黔詩紀略》選錄的詩家有三百余人,莫繩孫認為其父之所以選錄諸多不屬于詩之精華者,是出于“桑梓之私”。這種“桑梓之私”也就是借《黔詩紀略》的編纂以存一方文獻。endprint

        清代貴州戰(zhàn)事不斷,文獻散佚嚴重。莫友芝曾言:“吾黔自軍興,十余年以來,苗、回諸夷、土匪邪教,相繼倡亂……自余府、廳、州,縣數(shù)十,殘破千里,人民能孑身脫難者,百不一二,何問文獻!”7在《播雅序》中莫友芝詳細描述了自己收集遵義李卓庵、羅鹿游、李知山、李冀一等人的文集作品的情況,稱:“最先得知山《白云集》于尹文學良稷,中間遺闕尚十余年,零章逸句時別拾諸他棄。卓庵《筆峰詩文鈔》,數(shù)以訪其裔孫,數(shù)枝梧不肯出,僅見年譜、郡乘所及數(shù)十篇;鹿游詩得趙明經(jīng)商齡持示一冊,僅《明日悔》《覆瓿》《北上》《問石》等小集;冀一《伴鐸吟 》《萃奇堂》兩草,近乃先后得之趙文學旭,亦非完本。聞《鹿游集》之全在其后人者,竟胠散于不解事人, 至今不能釋然。夫諸老最著者,而友芝搜求已難如此,而吾子尹二十余年不遺余力已成此篇也可知矣!”8莫友芝感嘆搜尋遵義知名者的作品都如此之難,搜集其他人的文獻難度可想而知。在《雪鴻堂詩蒐序》中莫友芝所提及有所成就的詩人中,王訓、詹英、黃紱、易貴、安康、徐節(jié)、越英、王木、湯冔、蔣宗魯、李佑、周文化、李渭、馬廷錫、艾友芝、楊師孔、莫天麒、陳尚象、邱禾實、蔣杰、王祚遠、蔣勸善等人的詩歌都僅存幾首,有的甚至僅存一首,而范府、陳文學、吳淮、何一中四人更是一詩難求。貴州文獻所面臨的嚴峻現(xiàn)實讓莫友芝難以實現(xiàn)“取名能詩家之制為一帙”的愿望,同時產(chǎn)生了強烈的文獻保存意識。因“病黔中文獻散佚”,莫友芝利用《黔詩紀略》保存文獻,將存世少的詩歌錄入其中,使得《黔詩紀略》具有鮮明的存文獻特點。

        四、結(jié)語

        綜上,展現(xiàn)貴州明代詩歌狀況、取名能詩家之制以及保存文獻是莫友芝編纂《黔詩紀略》的三個目的。前兩個編纂目的為選本編纂之常見,在選本編纂過程中,編纂者以編纂目的為依據(jù),根據(jù)一定的標準選錄作品。這些標準中蘊含了編纂者的文學觀念、編選崇尚,還折射出時代詩壇的風氣,故而選本的文學批評功能往往為人所重。《黔詩紀略》以“展現(xiàn)貴州明代詩歌狀況”“取名能詩家之制”為編纂目的,繼承了傳統(tǒng)選本依時序編排詩歌的特點,突出重要作家作品,品評詩家詩作,考鏡詩歌源流。人們可以通過選本分析,挖掘莫友芝的文學觀念,了解咸豐、同治時期的貴州詩壇發(fā)展情況。存文獻的編纂目的往往存在于匯總式的總集中,以此目的編纂總集網(wǎng)羅眾作,故而其輯存文獻的功能尤為突出。在文獻難求的情況下,莫友芝以“存文獻”為編纂目的極力搜尋黔詩,正如莫繩孫所言不少明代黔詩依賴于《黔詩紀略》得以保存,使得《黔詩紀略》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三個編纂目的共存使《黔詩紀略》詩學批評功能和文獻功能兼具,但為數(shù)不少的非精華詩歌進入選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黔詩紀略》詩學批評功能的發(fā)揮,降低了《黔詩紀略》的選本影響力。從《黔詩紀略》編纂目的的認識情況來看,是書“存文獻”的編纂目的所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也就是說《黔詩紀略》的文獻價值更容易被挖掘。但是《黔詩紀略》的選本編纂目的也值得注意,這有助于人們挖掘《黔詩紀略》所蘊含的詩學批評意義,進一步認識《黔詩紀略》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及清代貴州詩學批評特征。

        The Purpose of Writing QianShiJiLue by Mo Youzhi

        He Shuiying

        Abstract: QianShiJiLue was an important Guizhou poetry anthology. Mo Youzhi compiled QianShiJiLue with three purposes: one was to show the situation of Guizhou Ming Dynasty poetry; the second was to choose good poetry; the third was to preserve the poetry literature. Therefore, QianShiJiLue had poetic criticism effect and literature function. Guizhou literature was lost seriously, Mo Youzhi retained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the literature work which was the main reason to produce the stored literature compi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urpose of QianShiJiLue s compilation, The purpose of compiling documents was more influential, but the other compilation purpose is also worthy.

        Keywords: Mo Youzhi;QianShiJiLue;write;purpose;reason

        1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

        2 張劍:《<黔詩紀略>平議》,《文史知識》,2015年第12期,第77-82頁。

        1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頁。

        2 同上書,第76頁。

        3 同上書,第122頁。

        4 同上書,第448頁。

        5 同上書,第504頁。

        6 同上書,第184頁。

        7 同上書,第472頁。

        8 同上書,第612頁。

        9 莫友芝著,張劍、陶文鵬、梁光華校點:《莫友芝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頁。

        1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頁。

        2 同上書,第5頁。

        3 同上書,第184頁。

        4 同上書,第484頁。

        5 同上書,第612頁。

        6 同上書,第1081頁。

        7 同上書,第1082頁。

        1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6頁。

        2 蕭統(tǒng)編,李善注:《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頁。

        3 徐陵著,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

        4 王應(yīng)麟:《玉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2頁。

        5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

        6 同上書,第819頁。

        7 同上書,第1頁。

        1 朱彝尊:《明詩綜》,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3320頁。

        2 吳中蕃:《敝帚集》,顧久主編《黔南叢書》(第四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80頁。

        3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2頁。

        4 同上書,第1081頁。

        5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85頁。

        6 莫友芝編,關(guān)賢柱點校:《黔詩紀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頁。

        7 同上書,第2頁。

        8 莫友芝著,張劍、陶文鵬、梁光華校點:《莫友芝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目的
        普通高校舞蹈學基礎(chǔ)鋼琴教學現(xiàn)狀與目的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1:20:10
        小學階段乙肝防治教育的目的、內(nèi)容和途徑
        考試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 22:00:27
        探析建筑巖土工程的勘察及其施工處理
        明辨動機和效果,解構(gòu)當政者的權(quán)力博弈及政策取向
        淺析高中生社會實踐的目的與方法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44:31
        淺析中國古代儒家教化目的及其實現(xiàn)方式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0:59:32
        讓課外閱讀助力小學生作文
        廉潔校園文化建設(shè)在預防職務(wù)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36:54
        談高校美術(shù)教學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淺談外語測試的作用和目的
        考試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21:48:04
        最新国产成人自拍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杨幂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内射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日日麻批视频免费播放器|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极品av麻豆国产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91尤物| 日本大胆人体亚裔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熟女|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欧洲亚洲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超清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 夜夜春精品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一页|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日韩久久久黄色一级av| 精品熟女av中文字幕| 胸大美女又黄的网站|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水蜜桃一二二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91青青草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 在线观看的a站免费完整版|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9191在线亚洲精品|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99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又爽av|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