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9月7日凌晨2時42分,以色列空軍戰(zhàn)機在黎巴嫩空域對位于敘利亞中部邁斯亞夫(Masyaf)一處敘軍的科研中心(CERS)發(fā)射了多枚導彈。幾個小時后,韓國空軍50多架戰(zhàn)機舉行了對朝鮮“關鍵軍事力量”實施低空突防轟炸的演練??吹揭粋€“真打”和一個“假打”的兩則新聞后,我首先想到了當天美國保守派雜志《標準周刊》網站上一篇文章的內容及這篇專欄的題目——《德黑蘭已經熟讀了平壤的劇本》,文章的作者是美國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魯吉羅(Anthony Ruggiero)。
文章大意是,鑒于美國介入朝核問題先于伊核問題,而曾在2005年擔任“六方會談”美方防擴散顧問的魯吉羅認為,伊朗至少從朝鮮身上汲取了三個方面的經驗:1.可以在核交易上作弊;2.利用保留核能力的有限核交易;3.可以發(fā)展軍事和非核能力。比如第三個方面,魯吉羅就列舉,朝鮮自1994年與美國達成“框架協定”4年后至少5次發(fā)射了運載火箭(SLV),并于2012年和2016年將衛(wèi)星送入太空軌道,而這些SLV為朝鮮發(fā)展可將核武器投送到美國的洲際導彈提供了幫助。例如,今年朝鮮至少試射了5次可以打擊關島的“火星-12”彈道導彈。而伊朗則在2015年7月與六國達成了“伊核協議”后,試射了兩次SVL和14枚彈道導彈。魯吉羅最后認為,朝核問題的路線圖充分說明了“有限核交易”最終是如何導致美國受到核威脅的,而來自伊朗的核威脅只是時間問題。
巧合的是,9月7日凌晨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的空襲,恰恰也是因為伊朗在第三個方面的進展。按“以色列情報網”透露,以色列國防部長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在空襲后說:我們絕不允許從伊朗到黎巴嫩的“什葉派走廊”的形成。根據該網站透露的信息,伊朗在伊拉克的代理人“人民動員部隊”(PMU)已進入了敘境內,一旦敘軍及什葉派武裝奪取了東部最大城市代爾祖爾和下游的邊境口岸阿布卡邁勒(Abu Kamal),就意味著敘利亞與伊拉克600公里的邊境線完全被伊朗的代理人所控制。而以色列情報部門認為,遭空襲的敘軍CERS不僅生產化武,而且還可能正在利用來自伊朗和朝鮮的支持生產炸彈和導彈。一旦這些武器被送到已坐擁15枚火箭彈的黎巴嫩真主黨手里,將對以色列安全構成巨大威脅(2006年“黎以戰(zhàn)爭”期間真主黨共向以色列發(fā)射了4000多枚火箭,造成以軍民160多人死亡)。
很顯然,以色列的空襲及釋放出來的信息,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魯吉羅的觀點。也就是說,雖然伊朗沒有像朝鮮那樣不斷觸碰“核、導紅線”,但伊朗卻充分利用了“有限核交易”并未限制其在地區(qū)擴大軍事影響這個“有利條件”。事實上,這不僅是近來伊朗想方設法不讓特朗普政府找到其違反“伊核協議”蛛絲馬跡的真正原因,而且也應該是“德黑蘭已經熟讀了平壤的劇本”的一種結果。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特朗普政府試圖找到伊朗“違約證據”之時,伊朗卻成功地利用了近期的朝核危機加快了在地區(qū)范圍內擴大其軍事影響的行動。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如果特朗普政府找不到伊朗“違約證據”而強行“毀約”,那么看到了這一幕的朝鮮可能就會像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之前所說的:就是吃草也要搞出能打到美國本土的核武器。當然,只要美國不針對伊朗強行“毀約”,朝鮮的“要價”也就有了希望。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幾十年外交經驗的朝鮮“二號人物”金永南8月初對德黑蘭為期10天的訪問是否帶去了“平壤的劇本”,倒是很值得琢磨的一個問題。
6月20日,伊拉克親政府民兵團體“人民動員陣線”下屬的什葉派武裝在北方古城尼尼微附近投入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