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AV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評估中的應(yīng)用價值
余其貴,張穎,蘇增鋒,張杰
目的探討心-踝血管指數(shù)(CAVI)檢測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診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CHF病人100例作為心衰組,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學(xué)會(NYHA)提出的分級方案對心力衰竭病人進行心功能分級。同期住院的65歲以上非心臟病病人2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CAVI及B型鈉尿肽(BNP)測定。結(jié)果CHF組病人CAVI和BNP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在亞組分析過程中,心功能Ⅱ級、Ⅲ級、Ⅳ級CHF病人CAVI測量值、BNP濃度顯著高于心功能Ⅰ級病人(P<0.05),且CAVI、BNP濃度隨心功能嚴重程度加重而顯著增高,各組間CAVI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CAVI檢查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判斷具有一定價值,CAVI檢測對于CHF病人心臟功能的評價與預(yù)后具有很好的指導(dǎo)價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踝血管指數(shù);B型鈉尿肽;心功能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許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擴張型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后期表現(xiàn),臨床主要通過活動耐力、體征及生化檢查結(jié)果來評估病情,但臨床缺乏一個無創(chuàng)、連續(xù)衡量的指標。近年來,心-踝血管指數(shù)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作為評估動脈血管功能變化簡單、快捷、有效、經(jīng)濟、無創(chuàng)性的一項指標,不僅能早期反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種危險因素對血管的綜合損傷情況,而且是各種心血管危險事件獨立的預(yù)測因子,其作為評估心力衰竭的病情與預(yù)后等方面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重視。本研究探討CAVI與B型鈉尿肽(BNP)之間的相關(guān)性,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評估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內(nèi)科病房確診為CHF的65歲以上住院病人100例(心衰組),同期住院的65歲以上非心臟病病人20例(對照組)。心衰組根據(jù)(NYHA)分級Ⅰ級~Ⅳ級,各25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基礎(chǔ)心臟病為冠心病8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2例。排除舒張性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減退、心包炎、心包積液、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急性感染或急性冠脈綜合征等引起的心力衰竭病人。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CAVI測定方法 使用日本福田公司的VaSeraTMVS-1000動脈硬化檢測儀,對所有觀察對象進行CAVI檢測。使受檢者安靜仰臥于床上,先將測量電極夾在兩手腕,測量心音的微音器放置在胸骨第二肋水平,后將四個箍帶分別纏在兩上臂和兩腳踝上,先試測一次,如提示連接正常后開始測量;儀器測量開始后,通常先給右側(cè)上下肢的箍帶充氣,存儲波形,放氣完畢后再給左側(cè)上下肢的箍帶充氣,存儲波形,并獲得由動脈硬化檢測儀自動計算出的CAVI數(shù)值,整個過程通常需要5 min。
1.2.2 心功能檢測 所有病人均在入院48 h內(nèi)空腹取靜脈血送檢。BNP采用雙向測流免疫法測定;用彩色多普勒及頻譜多普勒測量左心及右心舒張功能;用心室波群測量左心腔大小,計算左心收縮功能。
2.1 兩組CAVI和BNP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CAVI和BNP比較(±s)
2.2 不同心功能分級心衰病人CAVI、BNP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級心衰病人CAVI、BNP比較(±s)
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發(fā)生于中心動脈,臨床常發(fā)生于心、腦、腎的動脈等;常見的導(dǎo)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如老齡化[1]、血脂異常[2]、肥胖[3]、糖尿病[4]和吸煙等。上述危險因素作用導(dǎo)致血管僵硬度增加,順應(yīng)性減退,大動脈彈性貯器的作用減弱,脈搏波被血管壁吸收減少,導(dǎo)致脈搏波的傳導(dǎo)速度加快[5]。動脈僵硬度增加尤其是主動脈僵硬度增加,可直接導(dǎo)致左室后負荷加大,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降低舒張壓,導(dǎo)致舒張期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引起左室功能不全,導(dǎo)致心力衰竭。許多研究表明[6]心-踝血管指數(shù)與冠心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有關(guān),心-踝血管指數(shù)不僅可以評價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同時心-踝血管指數(shù)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相關(guān),還可反映冠心病病人左室功能狀態(tài)。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心-踝血管指數(shù)與冠心病病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臨床心功能均相關(guān),認為心-踝血管指數(shù)是早期心功能不全的預(yù)期診斷指標,可以作為臨床早期心力衰竭治療效果的參考。Sun等[7]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按NYHA進行心功能分級,后測定病人心-踝血管指數(shù)、BNP、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及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其PWV與心功能分級、BNP及LVEDV明顯相關(guān),由此提示PWV可作為評估冠心病病人心功能的一個指標。
心-踝血管指數(shù)是一項目前評價大動脈僵硬度的新指標,對血壓波動的依賴性小且具有較好的重復(fù)性[8],目前被臨床廣泛適用于評價動脈硬化嚴重程度。Mizuguchi等[9]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病人進行CAVI、左室收縮功能、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等綜合檢測,結(jié)果提示CAVI對心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預(yù)測與這些傳統(tǒng)指標具有相似的意義。
BNP屬于鈉尿肽(natriuretic peptide,NP)家族,又稱腦尿鈉肽,是由心肌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學(xué)活性的循環(huán)激素,廣泛分布于腦、心、肺等組織,以心肌含量最高。研究顯示[10]在心功能不全早期即使是舒張性心功能不全階段其分泌即開始增多;隨著心力衰竭加重時心室壁張力增加,心室肌內(nèi)BNP分泌逐漸增加,血漿中BNP水平升高,其增高程度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尤其在早期發(fā)現(xiàn)及指導(dǎo)臨床治療等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越性[11];動態(tài)BNP監(jiān)測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嚴重程度判斷及預(yù)后評估均具有重要意義[12-13]。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心功能分級CHF病人CAV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提示 CAVI值隨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而逐漸增高;并與BNP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
研究證實CAVI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有增高趨勢,且與心功能不全程度呈正相關(guān),故在臨床可通過對CAVI檢查來了解病人心功能不全程度,進而對病人心功能不全程度做出初步評估;故其可作為心功能不全病人一個新的客觀評價標準,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1] 周紅瑜,白小涓,吳兵,等.增齡是影響健康人臂踝脈搏波速度的主要因素[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09,29(24):3172-3176.
[2] 蔡凱愉,張維忠,邱慧麗,等.影響動脈彈性功能的臨床因素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1(3):245-249.
[3] 盧亞娟.肥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關(guān)系[J].河南中醫(yī),2013,33 (12):2107-2108.
[4] 岳強,趙瑞平,李猛.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搏波傳導(dǎo)速度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guān)系[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2,10:888.
[5] Wang CP.Hung WC,Yu TH,et al.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s an early indicator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among hypertensive subjects[J].Clin Exp Hypertens,2009,31:31-43.
[6] 王永亮,穆林,陳佳緯,等.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脈搏波傳導(dǎo)速度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dǎo)刊,2011,13:1142-1145.
[7] Sun WP,Wu VQ,Li J,et al.Relationship betwin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the NYHA classifaction of coronary insuffciency[J].Chin J Intem Med,2008,47(5):382-384.
[8] Shiral K,Utino J,Otsuka K,et al.A novel blood pressure independent art erial wall stiffness parameter,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J].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2006,13(2):101-107.
[9] Mizuguehi Y,Oishi Y,Tanaka H,et al.Arterial stiffness i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early detection with the use of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and ultrasonic strain imaging[J].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07,13(9):744-751.
[10] Kang S, Fan HM,Li J, et al.Relationship of arterial stiffness and early mil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in general middle and aged population[J].Eur Heart J, 2010,31(22):2799-2807.
[11] Xu L,Jiang CQ, Lam TH, et al.Arterial stiffness and left-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Cuang 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CVD[J].J Hum Hypertens, 2011,25(3):152-158.
[12] 陳丹,王敬瀚,徐國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疵漿B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之間的相關(guān)性[J].牡丹江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8,29 (3):18-19.
[13] 章小軍.血漿BNP檢測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級評價中的作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xué),2012,16(3):472-474.
(本文編輯郭懷印)
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痦椖?No.2012xkj085)
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第三附屬醫(y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合肥市濱湖醫(yī)院
信息:余其貴,張穎,蘇增鋒,等.CAV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評估中的應(yīng)用價值[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6):2013-2014.
R541.6 R256.2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7.16.018
:1672-1349(2017)16-2013-02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