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也許你未曾留意地板下、墻壁中的線纜,也許你對繁雜的線纜連接早就不勝其煩……但在數據中心現代化的進程中,這小小的線纜將釋放大大的能量,它讓網絡的連接變得更加從容、高效、靈活、智能。
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也可以理解成是企業(yè)業(yè)務的全面云化,這就要求企業(yè)的數據中心和IT基礎設施也要逐步云化,變得更加靈活、更具智能和經濟性。過去,我們談得比較多的是數據中心IT設備的虛擬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而同樣是數據中心重要基礎部件的布線系統卻很少被提及。面對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布線系統要如何與時俱進呢?
持續(xù)地創(chuàng)新
思科與德勤的聯合調查顯示,到2019年,網絡將要處理3倍的云計算、4倍的IP連接,以及10倍的移動數據使用量。思科全球云指數也顯示,到2020年,全球77%的數據中心流量將發(fā)生在數據中心內部,因而要求企業(yè)配備更高性能的基礎設施。
隨著物聯網市場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日趨成熟,我們所處的世界正進入空前發(fā)展的萬物互聯時代。數以百億計的聯網設備將帶來爆炸式的數據和帶寬的增長。同時,由“千禧一代”引領的隨時隨地獲取更多數據的需求持續(xù)攀升,網絡容量的持續(xù)擴張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網絡傳輸的速度正快速地從10Gb/s、40Gb/s提升至100Gb/s、400Gb/s甚至更高的速度。由于個人消費者和網絡用戶所需的數據與他們所期望得到的服務成正比,速度成為一項關鍵需求。這既是一個全球性現象,也是數據中心管理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
面對海量的數據增長和消費者更高的帶寬需求,企業(yè)和網絡運營商必須打造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架構,并通過敏捷、靈活與高效的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可靠、堅實的支撐。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正是打造可滿足帶寬增長需求的網絡的關鍵時期。
以康普、泛達、耐克森等為代表的專注于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不斷推陳出新,希望借助全新的高速網絡平臺,幫助數據中心管理人員制定更快、更靈活、更高密度的網絡升級方案,推動企業(yè)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雖然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業(yè)務領域,數據中心的發(fā)展會有差異,但是面對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數據中心的需求也有許多共性,比如企業(yè)自建數據中心的增長速度放緩,而提供云服務的第三方大型甚至超大型數據中心的數量持續(xù)增加,數據中心內部東西向傳輸能力增加,傳統的三層網絡架構變成兩層的主干和分支型結構,這對數據中心的布線效率、布線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布線系統必須更易管理、易升級,并且要穩(wěn)定可靠。隨著數據中心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人工管理捉襟見肘,自動化管理,特別是及時發(fā)現每一個點位的問題,避免宕機對用戶來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數據中心規(guī)模不同、數據傳輸鏈路長短不同、傳輸速率要求不同,因此很難有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統一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這就要求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找到最適合的設計方式、運行自己的數據中心,當然也包括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高效的、安全的布線架構。
其實,不僅僅在數據中心領域,智能樓宇、5G,以及軌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也都是綜合布線業(yè)務的發(fā)力點和潛在增長點。
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的興起,對于數據中心布線的設計和應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從廠商的角度來講,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創(chuàng)新,滿足新應用的要求呢?
康普已于2016年2月26日在中國完成對TE Connectivity的電信、企業(yè)網絡和無線網絡業(yè)務的收購。TE Connectivity是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光纖連接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這項價值30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通過深度資源共享,強化了康普作為領先的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地位,以滿足全世界對網絡帶寬快速增長的需求。而經過對TE Connectivity電信、企業(yè)網絡和無線網絡業(yè)務一年多的整合,康普公司的解決方案已融合了包括室外蜂窩基礎設施與小基站、分布式天線系統 (DAS) 、光纖連接,以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在內的多項網絡技術,為未來帶寬的增長需求做好充分準備。
舉例來說,康普新推出的高速網絡升級產品組合可用于雙工和并行應用,允許客戶自行決定最佳架構。高速網絡升級平臺無需拆卸和更換即可支持更高的速度和新興應用。不僅如此,該平臺還使康普經過培訓的網絡架構師團隊能夠以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身份與客戶進行合作,深入了解客戶的業(yè)務需求,并向客戶提供有關未來數據中心生態(tài)系統和技術發(fā)展趨勢的深刻見解。
以下五大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是康普高速網絡升級平臺第一階段的一部分,可支持當前和未來的高速應用。
可選的MPO連接:24芯MPO光纖可通過單一連接確保實現最低的“最初成本”雙工部署;12芯MPO光纖可支持傳統12芯光纖基礎設施的無縫擴展;8芯MPO光纖支持QSFP(四通道SFP接口)技術,可為使用該并行光學配置的客戶提供服務。
光纖配線架:高密度配線板可簡化雙工和并行端口的管理,實現動態(tài)遷移,保證靈活性。
超低損耗(ULL)性能:超低損耗預端接元件可實現更長的鏈路跨度,擁有更多的連接選項,并確保對衰減敏感應用的良好支持。
LazrSPEED OM5光纖:這是康普旗艦產品SYSTIMAX系列的一部分,近期由ISO/IEC正式定名為OM5,它提高了短波分復用的能力,增加至少4倍可用帶寬,并同時保持對傳統多模光纖的向后兼容性。
imVision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AIM):可對康普SYSTIMAX物理網絡連接解決方案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
作為康普整體高速網絡升級戰(zhàn)略的一部分,康普為高速網絡升級平臺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包含所有光纖種類(多模和單模),以及智能和定制連接器,可適用于不同數據中心類型。
數據中心要滿足當前和未來的應用需求,就必須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快速響應業(yè)務需求;具備靈活性,可以快速部署和擴展;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自動化地交付服務,并且保證高可用性。endprint
隨著各類應用逐漸增多,大中型數據中心的架構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從傳統的三層變成兩層,相應的布線架構設計也要發(fā)生變化?,F在,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要求進行大量的數據采集,這么多的數據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匯總,包括無線、有線的方式。所有數據匯集起來后,對于布線系統來說,以前不能想象的數據流量、數據傳輸速率等現在都變得可以估量,并且實現了可視化。以前,對于數據中心來說,十兆、百兆的網絡很普遍,千兆已經到頂,而現在的起跳點已經不是千兆,而是2.5G、5G甚至10G。如果綜合布線系統要承載如此大的數據量,就必須改變原有的整體架構。
標準帶動
數據中心正在走向現代化,其基本特征是軟件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在這種新的發(fā)展趨勢下,企業(yè)用戶在設計和實施布線系統時,是否應該重新審視和定位布線系統呢?
早在10年之前,國內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就已經開始嘗試采用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式進行管理,也就是人們現在所熟悉的智能布線系統。數據中心的發(fā)展推動了智能布線系統標準的演進。2015年,ISO/IEC 14763和TIA/EIA 606標準明確采納了智能布線系統,數據中心部署智能布線系統成為推薦的選擇。耐克森LANsense系統著重于智能布線系統的實施,尤其是超大規(guī)模部署的智能布線系統。
優(yōu)秀的布線系統能夠讓數據中心內部的連接更加高效、流暢、安全,同時還能降低成本,更好地實現數據中心綠色化。布線系統本身的進化與相關標準的制定與演進是密切相關的。數據中心布線標準的循序漸進對于布線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7年,與綜合布線領域密切相關的一些標準的最新版本陸續(xù)出臺,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是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guī)范(GB 50311),另一個是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guī)范(GB 50312)。這兩個規(guī)范2007年就已經誕生,10年之后,這兩個規(guī)范為適應新時代的應用需求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對于綜合布線系統滿足下一代數據中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日益增長的光纖密度、復雜的點對多點連接和矩陣式架構等對企業(yè)的網絡基礎設施監(jiān)控和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有統計數據顯示,五分之一的計劃外故障是由人為錯誤導致的。而企業(yè)每年平均有8.8小時的計劃外故障時間,每分鐘故障的平均成本高達926美元?!笨灯掌髽I(yè)網絡北亞區(qū)銷售副總裁陳嵐表示,“傳統的管理和記錄工具已無法跟上變化的步伐和用戶的需求,而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系統(AIM)則變得不可或缺?!?/p>
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工作,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的國際標準(ISO/IEC 18598信息技術——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系統——要求、數據交換和應用)已于去年發(fā)布。AIM的重要性讓業(yè)界的各標準定義組織通過多種標準推薦該技術。ISO/IEC 18598是第一個專門針對AIM的多樣化、強大功能,以及從連接管理到外部系統和進程的集成而制訂的一項國際標準。
SO/IEC 18598標準闡述了AIM的定義:AIM是由硬件和軟件組件組成的集成系統,可自動檢測線纜的插入和拔出,提供可與其他系統集成的API,管理并實時監(jiān)測連接變更,發(fā)現網絡設備及其位置信息。
ISO/IEC 18598標準論及了下列AIM內在和外在的優(yōu)勢。
AIM內在的優(yōu)勢通過AIM系統的內部功能實現:準確和自動的文檔替代容易出錯的手動記錄,變動管理有助于降低移動、添加和更改的成本,事件管理功能可以減少停機時間和解決問題的平均時間,容量管理功能可以實現更高的端口利用率。
AIM外在的優(yōu)勢可以借助數據交換通過其他系統實現:IT相關系統,例如IP電話管理、幫助臺支持和信息安全系統;建筑物管理系統,包括能源管理、照明管理、安全和訪問控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配置管理數據庫(CMDB)應用等。
ISO/IEC 18598肯定了AIM系統不斷增長的市場動力及其在企業(yè)網絡規(guī)劃、管理和發(fā)展中的關鍵作用。該標準還為那些負責選定AIM解決方案的人員提供了指導,同時提供一個共同的規(guī)范,使AIM能夠在數據中心市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談到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標準,有的用戶向記者表示:“在項目的選型和測試階段,我們會參考相關的技術標準。但是,布線系統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系統,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一開始很難發(fā)現產品的質量問題。我們在產品選型時,也會參考以往長期積累的使用經驗、標準結合實踐,才能更好地完成布線系統的部署?!?/p>
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
現在,一談到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維,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這“三化”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泛達公司早在7年前已經洞察了數據中心綠色節(jié)能、智能化和自動化這三個方向。
泛達在2012年發(fā)布了SmartZone的6個Zone概念,對數據中心的外部供電、數據中心供電、供電列頭柜、智能機柜、智能PDU的節(jié)能和空調送回風做了精確定義,并且推出了SmartZone 5.0系統,包括軟件和溫濕度、氣流、PIR、滴漏水、煙霧、機架指示燈、智能機柜鎖等探測器,同時與泛達的冷熱通道封閉系統、煙囪式機柜、窗簾式擋風板、柜內導流槽、CoolBoot進出線口密封器、柜間/底密封等節(jié)能產品相結合,打造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2015年,泛達發(fā)布了基于專有無線傳輸技術的DCIM系統,讓探頭和網關擺脫了有線的束縛,也使得DCIM的部署更加靈活、迅速,尤其適用于老舊機房的智能化改造。
2016年底,泛達第三代SmartZone 7.0問世,它集成了電子配線架、智能供電、機房送回風和溫濕度管理、柜內精確送回風和溫濕度管理、PIR、煙霧探測、機柜級門禁、POE管理等功能,同時結合泛達推出的節(jié)能產品和專業(yè)機房評估專業(yè)服務,形成了涵蓋監(jiān)測、分析、部署和評估的完整體系。
康普的imVision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符合AIM標準,是康普SYSTIMAX綜合布線解決方案系列產品的重要部分,能夠實時了解哪些設備連接到網絡,以及連接方式、連接設備的所在地點、變更的時間等。imVision系統可與各種SYSTIMAX光纜和銅纜結構化布線產品協同工作,并提供可視化的imVision控制器,同時提供精確控制網絡流程所需的實時信息。endprint
此外,imVision System Manager軟件可以從網絡設備、IP終端或其他系統中獲取網絡數據和信息,提供一個網絡設備層到物理層對應情況的視圖。通過imVision自動化基礎設施管理系統,企業(yè)能夠實現服務配置、分析能力、資產利用率、數據訪問速度、MTTR、工單執(zhí)行等六大方面的提升。
數據中心作為企業(yè)應用和運營的核心,其不斷增加的能耗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布線所涉及的基本都是無源的產品,從布線角度上看,數據中心要達到綠色環(huán)保的要求,首先應考慮線纜的材料是否具有阻燃、低煙、無毒等特性,能否達到相關的防火等級要求;其次,線纜承載著各種各樣的網絡設備,其生命周期要比網絡設備要長,設計具有更長生命力的布線系統意味著不需要頻繁地更換材料,這也意味著綠色節(jié)能;最后,高密度的線纜更能夠節(jié)省數據中心寶貴的空間。
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了解據中心布線的標準化、智能化,認識到數據中心搭建配線區(qū)域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對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
耐克森認為,未來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的設計有兩大方向:一是高密度,二是高帶寬,其目標是簡化數據中心的管理和維護。耐克森一直主張,數據中心產品的設計必須讓用戶維護時簡單。因此,耐克森的解決方案,如LANmark預端接銅纜/光纜解決方案,可以讓用戶快速部署和變更,其高密度插拔系列銅纜/光纜跳線和機柜為了便于用戶的插拔管理,跳線產品都具有彩色化管理功能。此外,耐克森LANsense方案采用了鏈路技術,雖然其雙配架架構導致的前期建設成本比端口技術要高,但從綜合運維的角度看,鏈路技術具有明顯優(yōu)勢。
布線對數據中心綠色化所做的貢獻是間接的。耐克森建議,數據中心內的鏈路,尤其是針對10G及以上的傳輸,應采用屏蔽布線系統。改善鏈路傳輸質量是“綠色化”的一種體現。
光纖方案大行其道
數據中心形形色色,但是線纜的傳輸距離、傳輸速率、成本、能耗,以及維護的簡便性等是每個數據中心在進行布線時都要考慮的最基本因素。數據中心布線說到底與兩個關鍵因素相關:一是密度,二是速度。因為需求不同,所以到底采用銅纜還是光纜,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于布線廠商來說,保證光纖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在故障發(fā)生后快速定位并進行快速恢復是嚴峻的挑戰(zhàn)。在光纖產品方面,康普積極參與了國際國內很多技術標準的制定。比如,在光纖的多纖數MPO的極性管理方法、寬帶多模等方面,康普進行了許多革命性的技術創(chuàng)新,在提高傳輸速率的同時降低能耗和成本。
陳嵐表示,面對海量數據的增長,以及消費者對更高的帶寬需求,企業(yè)和網絡運營商迫切需要敏捷、靈活、高效的網絡基礎設施。光纖憑借其在速度、簡化和成本節(jié)約等方面的優(yōu)勢而被大規(guī)模采用。
為滿足日益提升的數據傳輸速率的相關需求,以及構建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礎設施的要求,康普研發(fā)出了LazrSPEED OM5寬帶多模光纖(WBMMF),增強了短波分復用(SWDM)技術的能力,在提高至少4倍可用帶寬的同時,保持與OM3和OM4光纖的兼容,并支持所有傳統多模應用。
LazrSPEED OM5光纖拓展了現有規(guī)格的高速寬帶工作波長光譜的范圍,既能夠支持850nm的單一波長,又能夠支持超過100nm的波長范圍,其中涵蓋從850nm到950nm的波長。這樣寬泛的規(guī)格范圍增強了SWDM技術的能力,可通過一對光纖傳輸40G和100G數據,并能夠極大地提升并行光纖基礎設施的容量,為高帶寬和大數據應用奠定了基礎。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中光纖的比重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已經存在多年的大趨勢。40G/100G網絡已經在愈來愈多的數據中心中得到部署。泛達認為400G應用和部署也將在不久以后出現。
目前的40G/100G應用大多采用多模MPO預配置光纜。在SR4/SR10標準中允許采用方法A或方法B,就像插頭和插座一樣,MPO也分公頭和母頭。在實際設計和施工中一旦出現極性和公母頭不匹配,就會造成錯誤。MPO纜都是預定長度的,幾乎不能退貨,這樣一來就會帶來經濟損失和工期延誤。
泛達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PANMPO接口,可以現場變更公母頭和AB極性,而且操作簡單,只要幾十秒即可完成,一根纜可以變化為6根不同類型的MPO纜,方便設計和施工,避免差錯。
泛達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推出了SignatureCore和OM5光纜系統。對于即將推出的WBMMF收發(fā)器,泛達的OM5光纜系統可以無縫支持。此外,泛達還推出了革命性的SignatureCore光纜系統,其傳輸標準40G的距離可以達到200米,支持BiDi達150米(普通OM4纜支持40G僅為150米,支持Bidi僅為120米)。
IEEE802.3bm標準中推出了8芯支持100G的標準。泛達公司率先推出了12芯轉8芯的MPO轉換盒,保護了客戶先期在12芯產品上的投資。泛達推出的HDFlex超高密度光配系統,提供1U、144芯,2U、288芯和4U、576芯LC接口的密度。
泛達的產品克服了超高密度配架帶來的諸多困難:提供配架后部超高密度線纜管理;抽屜式托架拔出推入時后部線纜彎曲半徑控制;超高密度情況下前部光跳線的插拔和標識的難題;光模塊可以在光配架的前部或后部安裝,降低了施工難度;10G向40G/100G升級帶來的極性和公母頭轉換的問題。正是由于泛達成功地推出了以上產品,使得泛達贏得了像蘋果公司總部和NASA總部這些對品質要求嚴苛的巨型項目。
耐克森認為,光纖系統在未來的數據中心應用中仍然會占主導地位。LANmark-OF ENSPACE是耐克森專為超高密度數據中心設計的預端接光纖系統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yè)構建敏捷的數據中心,支持10G、25G、40G、100G或以上應用。超高密度是ENSPACE最大的優(yōu)勢,1U可容納144芯LC,4U可容納576芯LC,配合低彎曲半徑的柔性光跳線,可節(jié)省50%的安裝空間。同時,ENSPACE易于安裝和進線,操作非常便捷。該系統可同時支持LC和MTP預端接系統,在業(yè)務不中斷的情況下增加更多的連接點?!拔⑹本€纜的設計可以讓托盤容納更多線纜。endprint
新的機會
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物聯網(IoT)等也是布線的用武之地,是新的增長點。智研咨詢的《2017~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監(jiān)測及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6萬億元,未來5年(2017年到2021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2.64%,2021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8.7萬億元。
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6~2022年中國物聯網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guī)模達到624億美元,同比增長29%,預計到2020年全球會有240億臺物聯網設備聯網,人均連接設備數將從當前的1.7個,上升到4.5個。
“物聯網應用依賴無處不在的連接、大數據和分析。這些應用正在為全球各地的智慧城市舉措提供有力支持?!标悕贡硎尽?/p>
從智能泊車到智能電網,智慧城市應用的出現將催生更多的互聯設備,隨之而來的是移動數據流量增加,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用戶對更高帶寬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同樣,用戶也對數據中心有更高的期待,包括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消除應用的瓶頸。
現代化的數據中心必須支持更高的服務器密度,部署更多的光纖,并加速推動聚合網絡向著更高的速度發(fā)展。數據中心內的網絡基礎設施必須具有可擴展性。為了支持未來的智慧城市應用,康普將繼續(xù)通過創(chuàng)新的光纖解決方案來應對數據中心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
耐克森一直密切關注全球智慧城市的發(fā)展趨勢,除提供各國政府所需的完整的解決方案外,也致力于為數據中心與企業(yè)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10G/25G/40G/100G解決方案,讓應用服務享有更好的傳輸帶寬。除完整的產品線之外,耐克森也會協同合作伙伴,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各個階段,從計劃、定義、設計、部署到使用,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計劃,包括技術咨詢、網絡架構設計、售后服務支持等,幫助用戶打造領先的數字化基礎架構。
康普的PartnerPRO Network能夠為需要幫助的客戶提供與之匹配的最佳解決方案,并推薦理想的合作伙伴。該網絡包括獨立的顧問、集成商、安裝商、分銷商和行業(yè)聯盟。他們均經過專業(yè)培訓與認證,能夠為客戶提供康普廣泛的網絡解決方案和卓越的服務。這是一個具有全球化專業(yè)知識,同時能夠提供本地化洞察的網絡。
如今,PartnerPRO Network的合作伙伴已遍布全球88個國家,成千上萬的分銷商、安裝商、集成商和咨詢顧問構成了Partner PRO龐大的資源網絡。
“2017年,我們將繼續(xù)致力于解決客戶在更加快速且高效地部署網絡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标悕贡硎荆皠?chuàng)新是康普的核心價值觀之一。隨著業(yè)界對通信網絡帶寬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們也必須持續(xù)追求進步和創(chuàng)新?!?/p>
思科VNI的報告預計,至2020年,連接到IP網絡的設備數量將超過全球人口的3倍;在全球范圍內,移動數據流量將于2015年至2020年之間增長8倍。隨著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嘗試對指數級的數據流量增長進行管理,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步伐也正在加快。毋庸置疑,新設備數量的快速增加將使網絡延遲(響應時間)的問題引起更大的關注。通過改善網絡延遲,以及縮短服務提供商的部署時間,康普可助力網絡運營商迎接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
“現場人力成本是整體網絡部署成本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灯談?chuàng)新的光纖解決方案能夠為運營商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通過將勞動力從‘現場轉移至工廠,網絡部署將變得更加簡單和快捷?!标悕贡硎?,“我們與服務提供商展開合作,攜手部署5G等新技術,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滿足其客戶對帶寬和服務的需求。”
隨著5G無線網絡不斷向致密化發(fā)展,康普進一步拓展了室內小基站和室外都市蜂窩基站解決方案,并開發(fā)了分布式天線系統(DAS)解決方案??灯帐潜姸?G網絡解決方案開發(fā)和測試相關行業(yè)組織的成員,這充分體現了康普的專業(yè)性和對創(chuàng)新的承諾。
2017年,“智慧互聯、一站到底”將成為耐克森綜合布線業(yè)務服務中國市場的宗旨。耐克森將繼續(xù)為企業(yè)網、數據中心,以及智能樓宇用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以期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品牌影響力。與此同時,遍布全國的分銷商團隊也將攜手耐克森為廣大的集成商合作伙伴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降低項目交付的總體成本,為客戶創(chuàng)造更多核心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