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華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個體化護理干預在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中應用效果
陸清華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研究個體化護理干預在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慢性胃炎患者8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95.1%)高于對照組(78.1%),自我行為管理評分及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個體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中,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治療效果。
個體化護理干預;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以往多采用藥物進行治療,但有研究顯示:在慢性胃炎的治療中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1]?,F(xiàn)筆者將個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慢性胃炎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胃鏡及病理診斷確診為慢性胃炎,經(jīng)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或C14呼吸試驗證實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排除近4周服用抗菌藥物、鉍劑者,近2周服用抑酸劑者,排除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者,過敏體質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將所有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49.6±2.1)歲;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48.7±2.4)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其差異不會影響本次研究結果(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標準三聯(lián)療法(枸椽酸鉍鉀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治療,2次/d,連續(xù)10 d。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健康教育,講解慢性胃炎的相關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1)方案制定準備。在患者入院后,需通過調(diào)查問卷,了解疾病的特點、生活方式等現(xiàn)狀,并對特殊人群的家屬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工作,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2)個體化護理方案制定。①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需保持良好的耐心,尊重患者的感受,鼓勵患者傾訴,保持良好的傾聽習慣,了解患者的顧慮,產(chǎn)生顧慮的原因,并針對患者產(chǎn)生顧慮的原因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或組織患者積極參與講座、視頻等多種途徑,增加患者對疾病認識,減輕患者的心理顧慮,降低其不良情緒;同時還需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取得其理解及配合,從而為患者提供一個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增加其心理舒適度。②飲食干預。依據(jù)患者的胃炎類型選擇適宜的飲食護理。諸如淺表性胃炎患者在進行進食時,應選擇少渣的軟食或半流質飲食,減少胃酸分泌,可增加發(fā)酵加堿的食物,在進食時應避免食用甜品;萎縮性胃炎患應給予低纖維軟食或高蛋白質流質飲食,適當增加糖醋類食物,多食多餐。③行為干預。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采取適宜的方式為患者進行行為指導,保證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諸如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加體育鍛煉等,同時還需注意胃部保暖,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3)測評與再次評估。評價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狀況及疾病知識了解程度、生活習慣等,評估個體化護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以后的實施中對其進行改進。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1)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為臨床癥狀減輕,胃鏡顯示:病變縮?。?/2,炎癥減輕。(2)自我行為管理評價,通過自我管理行為調(diào)查問卷(依從性、心理、運動、飲食及生活習慣等)進行判斷,采用百分制,分數(shù)越高,自我行為管理越好。(3)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自制的健康知識調(diào)查問卷(發(fā)病原因、用藥知識、飲食及運動注意事項等)進行判斷,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41例中有39例治療有效,有效率為95.1%;對照組41例中有32例治療有效,有效率為78.1%;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x2=5.15,P=0.023)。
2.2 兩組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程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評分及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程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tǒng)最為常見的疾病,是由于不同病因引發(fā)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2],病因較為廣泛,其中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最為常見,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消化不良癥狀或無癥狀,缺乏特異性[3]。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治療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但治療周期較長,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多項研究資料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中,能夠提高治療效果[4-5]。本次實驗就個體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護理效果進行探討。胃炎的發(fā)病部位位于消化系統(tǒng),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系,不良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或加重疾病[6]。個體化護理干預是依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采用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在本次實驗中應用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飲食干預、行為干預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以便幫助患者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促進疾病的康復。故而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及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自我行為管理情況均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療中應用個體化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促進疾病的康復。
[1] 王 艷.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7):224-225.
[2] 張萬岱,李軍祥,陳治水,等.慢性胃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1年天津)[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6):738-743.
[3] 楊 新.胃康靈輔治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23(5):52-53.
[4] 呂慧嬌.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的療效作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3,7(3):104-105.
[5] 周恒云.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2,02(9):2030.
[6] 張賢香.貴州地區(qū)消化性潰瘍發(fā)病與生活習慣的關系[J].醫(yī)學信息旬刊,2013,26(8):269-270.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