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輝,尹 瑤,張 雯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集束化管理在預防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中的應用與護理體會
孫耀輝,尹 瑤,張 雯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目的 探討集束化管理在預防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體會。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皮膚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濕疹患者11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兩組患者在急性期均采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局部皮損進行濕敷,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集束化干預措施,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局部皮膚發(fā)生感染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感染率為1.7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902,P<0.05)。結論 集束化管理可以有效預防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
集束化管理;濕敷;感染;護理
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是指皮膚相關疾病進行濕敷治療過程引起的局部皮膚感染,是皮膚科一種常見的繼發(fā)性病變。濕敷作為皮膚科重要的治療手段,其操作方法簡單,患者容易接受,效果明確,被應用于各類皮炎濕疹的急性期,可以有效減少皮膚滲出,加快局部皮損的消退[1]。同時由于濕敷操作不當帶來的局部皮膚感染在臨床中也越來越常見。隨著醫(yī)療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以及患者對安全高效護理質量的需求,集束化管理逐漸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集束化管理是指一組經過詢證醫(yī)學證實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其每個元素均有利于患者,并且共同實施比單獨執(zhí)行更好[2]。我科于對濕敷患者采取集束化管理,取得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入選對象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皮膚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濕疹患者11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發(fā)將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男30人,女28人,年齡18~66歲,平均(40.2+6.4)歲;對照組男32人,女26人,年齡19~65歲,平均(41.1±5.8)歲。入選及排除標準:所有入選患者根據典型的皮損形態(tài)學表現及臨床癥狀診斷為急性濕疹,所有入選患者需要在近2周內未針對濕疹進行??浦委煟瑹o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重大系統(tǒng)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惡性腫瘤。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疾病的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的濕敷方法,即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局部皮損進行濕敷,每次20分鐘,每日2次,本別于09:00和18:00進行,濕敷間歇患者皮膚出現干裂者予以凡士林軟膏外擦。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集束化干預措施。
1.2.2 集束化干預策略
(1)調查分析:調查引起濕敷患者局部皮膚感染的原因,分析并總結有效的預防措施,將這些措施作為循證依據,制定成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2)制定操作流程 根據患者的皮損特點、分布、面積大小制定標準做操流程,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局部皮膚感染。
(3)培訓與考核 制定預防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的規(guī)則制度,根據相關制度規(guī)定的對護理人員進行濕敷操作的系統(tǒng)性培訓,具體到每一個細節(jié),要求每個護士嚴格掌握,并意識到每一步規(guī)范化操作的科學性與重要性,當培訓結束后,所有護士進行統(tǒng)一的筆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結果量化評分,操作和筆試各50分,90分以上及格。通過綜合考核及格的護士方可進行濕敷操作。
(4)療效評定 局部皮損感染的發(fā)生以局部分泌物培養(yǎng)結果為金標準,局部分泌物培養(yǎng)陽性,即可判定為感染,并記錄發(fā)生感染的時間和例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局部皮膚感染發(fā)生率見表1,觀察組患者感染發(fā)生率為1.72%,對照組發(fā)生率為13.79,兩組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902,P<0.05),進而表明集束化干預措施有利于減少局部皮膚感染。
表1 兩組患者皮膚局部感染比較[n(%)]
皮膚是人體抵御外界微生物侵犯機體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健康的皮膚可以有效防止各類細菌、病毒、真菌等入侵,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3]。一旦皮膚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其抵御能力便下降,細菌便可通過皮膚屏障在局部寄生,引起皮膚感染,輕微的感染可以引起局部皮膚出現小膿皰,嚴重的可以在幾小時內擴散累及一大片皮膚,甚至引發(fā)菌血癥危及生命。引起局部皮膚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和鏈球菌,而在易感因素較大的公共場所,如醫(yī)院、診所、車站、游泳池等,發(fā)生感染的機率便增大。發(fā)生局部皮膚感染還存在個體差異,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其發(fā)生皮膚感染的可能性更大[4]。事實上,任何外界的損傷使皮膚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都容易引起感染,只要保持皮膚清潔、完整,便可防止皮膚感染[5]。而濕疹患者在急性期多伴有滲出,此時由于搔抓及炎癥因子的趨化作用,局部皮膚屏障遭到破壞,更容易引起局部皮膚感染,從而延緩皮損的消退,加重患者的病情。
本文中通過調查引起濕敷患者局部皮膚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濕敷操作護士沒有嚴格掌握無菌操作規(guī)范,無菌操作觀念淡薄;另一方面,患者依從性不強,在濕敷的過程中自行觸摸濕敷部分皮損;另一方面,患者周圍存在易感因素。針對這三大方面的問題,我們進行總結,并制定濕敷操作流程,對進行濕敷操作的所有護士進行系統(tǒng)培訓并考核,直到考核合格后才能對患者進行濕敷操作,當把這些集束化管理措施具體應用于臨床實際中,我們發(fā)現患者局部皮膚感染的發(fā)生率為,明顯低于常規(guī)濕敷患者組的,這不僅減少了感染的發(fā)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還可以加快病人的病情的康復。
綜上所述,集束化管理可以有效預防皮膚濕敷相關性感染,提高護理質量,加快患者康復,值得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 王 義,付興瓊,代 喆,等.3%硼酸液濕敷急性濕疹皮損最佳時間的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3):4-6.
[2] 夏蓓南.集束化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在川崎病患兒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8):938-940.
[3] 齊 心,孫立穎,溫 冰,等.皮膚軟組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1):999-1003.
[4] 吳愿如,黃 華,彭常軍,等.214例皮膚軟組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12):1688-1689
[5] 胡爾西達木.皮膚軟組織感染的診療預防[J].中外健康文摘,2014,(4):241-24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80.02
孫耀輝(1976-),籍貫湖北省武漢市,女,本科,學士學位,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皮膚病方面的護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