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波 帥曼萍
?
大學英語開放式教學模式構建
曾燕波1帥曼萍2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5)
因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造成學生學習較被動,教學效果不佳。文章論述構建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才能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注重語言教學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們在開放式的語言環(huán)境中完成各項教學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提高了學生們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開放式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構建
因大學師資缺乏的問題,目前大學英語的教學多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使用統(tǒng)一的教材,運用單一的形式來組織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單方面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成為大量知識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學生學習因而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常常表現出心不在焉。而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因無法靈活運用于實際的交往中,學生繼而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教育學家C.羅杰斯主張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學校應該為學生而設,教師應該為學生而教(Roger,1969)。
所謂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把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并且結合了教學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的現代化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學被視作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達到某一教學目的,可以掙脫權威教學條條框框的束縛,有自由創(chuàng)造空間,設計滿足各層次需要的微觀課堂,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產生最滿意的教學及學習效果。開放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旨在教師可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自由、和諧的習得環(huán)境。也就是說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新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知識,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開放式教學模式包括開放式教學戰(zhàn)略、開放式教材建設和開放式授課三個方面。“開放式”則是指學校的教學制度要面向學生的求知需求進行開放,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面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開放,傳授知識的教育要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進行開放,書本知識要面向實踐知識進行開放,同時單純的專業(yè)教育要面向專業(yè)綜合教育進行開放,并且為此實施學生自主選擇專業(yè),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和教師組織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方案。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科恩(R.C.Cohn)的人文主義的教學理論模型和斯皮羅(Spiro)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人文主義的教學理論模型是科恩于1969年創(chuàng)建的以題目為中心的課堂討論模型和開放課堂模型。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是斯皮羅于1992年創(chuàng)建的情景式教學。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內部心理表征過程是兩者都強調的共同之處。
開放式教學模式能改變傳統(tǒng)課堂知識傳授的局限性,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并且適合自己的專業(yè)相關知識材料進行學習。新的模式應該能夠記錄,跟蹤和檢測學生學習進展的狀況以及教師的教學和同步輔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和終身學習能力,促進英語語言應用表達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大學英語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建構離不開開放性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指導方式、作業(yè)布置及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
1.開放的教學內容。構建開放式的教學內容分為師生共建課內教學內容和激活課外學習內容。當然,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充分發(fā)揮是教學內容構建的前提,除此之外,另一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們的自身條件、需要和能力,在教師們的科學指導下,讓學生們成為課程內容構建的能動主體。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課內學習內容分為兩部分:(1)教師安排每個小組在各單元導入部分作小組話題演示。(2)各小組根據興趣在開學初的一個月內以小組形式進行語言學習話題自由選擇,選擇的學習內容可以是課本內容也可以是課外拓展內容,讓學生有廣泛的自主選擇的余地。話題選定后,一個月之后各小組分別以文字形式提交小組的話題學習展示方案。整個選題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選題全程參與、指導。
2.教學進程動態(tài)靈活。圖1展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動態(tài)實施過程。(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跟各小組語言話題相關的圖書館資源、互聯網資源,準備好小組的團體學習任務,在準備過程中組長與教師溝通,教師給予建議與指導。(2)學生個人話題課堂呈現——學生設計相關的話題發(fā)言,在課堂上展示。(3)同伴評價——各小組成員給組內其他成員的課堂展示評分。(4)教師評價——教師對各小組表現、學生個體表現進行點評,總結話題。
圖1.開放式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
這一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方式貫穿學習過程始終,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在學習中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地傳授知識,某種意義上還是學習者,因為在給予學生建議時,需要不斷補充相關知識;學生在進行課堂展示時,教師會給予一定的援助,以解決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突發(fā)狀況;教師針對學生展示過程中理解不透徹、講解有誤的地方,進行適時糾正和內容補充,并給予客觀評價。學生也不再被動聽取教師講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人,在準備和展示中極大地鍛煉了自學能力和其他各種能力。而其余非展示組的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并要對展示小組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展示、多角度評價、以及自主學習方式的采用,構建起一個師生動態(tài)互動的學習模式。
3.教學指導方式多樣化,采取“師生互動,同伴合作”的原則,讓學生自學、互相商討、集體準備展示材料、參與展示,組織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學習者也越來越多地不受時效性限制,學習隨時隨地開展的同時,教師的指導也可以做到隨時隨地,比如師生之間可以通過QQ聊天工具進行溝通及發(fā)送相關視頻文件讓教師提前看到展示內容并給予改進建議。
4.學習任務彈性化。學習任務分為每個話題的展示小組課前布置給其他學生的任務、教師依難度課后布置的分層次學習任務,課后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選擇最接近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來練習(通常為略高于學生實際水平的一些任務)。最后,學生按照每單元教師提供的checklist(學習成果檢查表)測試判斷自己已經掌握和未完全掌握的內容,給出自我學習評價,及時發(fā)現問題,再追加其他層次的練習,以做到查漏補缺。在布置任務的過程中,展示小組的學生在設計問題時可以極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而“教學相長”的道理也同樣使得他們對所準備的話題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展示小組學生留給非展示小組學生的任務往往會同時強調知識性和操作性,這樣非展示小組的學生也能夠通過完成課前任務,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使語言真正地應用到生活中。
5.評價視角多樣化、評價內容多樣化。開放式教學模式沿用了形成性評價中的多樣化評價視角,既有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又有了學生自評表自評、小組內部同伴互評、其他學生對發(fā)言學生的同伴評價,多人評價的方式保證了客觀和公平,動態(tài)的評價過程強調了在過程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反思、調整和改進;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教師期末所給出的終結性評價屬于量化評價,其余的評價都是質性評價,這當中更多地是鼓勵學生去發(fā)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而不是急于去給學生的表現水準下判斷。活動展示的評價內容包括了負責話題展示小組的內容設計、布置給其他學生的學習任務設計、以及個體展示的表現情況(即語言和儀態(tài)),評價內容的多樣化體現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多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實際表達水平。
從形式來看,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它更多地體現了大學教育自主學習的學習理念,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大學教育目標,具體到《大學英語》課程,就是學生應用語言去表達、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以傳播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有效利用課外時間來拓寬學習內容、獲取更多的相關信息,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已經由知識傳授者演變?yōu)閷W習管理者、學習指導者,而學生則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演變?yōu)橹R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通過準備、展示、各種評價來催生,順應了知識掌握的規(guī)律——知識輸入、知識整合到最終知識產出,學生們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外在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比被動接受教師的講授來獲取知識要直接和牢固。它強調過程學習、淡化了學習的時效性,學習和指導都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在評價方式上也主要沿用目前最客觀科學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同時兼顧終結性評價。整個過程的動態(tài)化開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得到實際提升,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并且逐漸掌握形成一套個體學習英語的方法模式。
[1]Carl Ransom Rogers. Freedom to Learn-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M].Ohio:Merrill,1969:157-166.
[2]Penny Ur.吳一安,導讀.語言教學教程:實踐與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熊素娟.開放式動態(tài)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0,(3):157-159.
[4]代唯良.開放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2,(12):193-194.
(責任編校:周欣)
H319
A
1673-2219(2017)07-0116-02
2017-04-12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521935);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課題(項目編號GDJY-2015-F-b005)。
曾燕波(1971-),女,湖南衡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帥曼萍(1982-),女,江西宜春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