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少興,劉雄英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0120)
探究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
麥少興,劉雄英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0120)
目的 探究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作為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并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6例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作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比兩組麻醉蘇醒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時間相當,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呼之握拳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及拔管時間均明顯縮短,且麻醉蘇醒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中可促進患者蘇醒和意識的恢復,并有利于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綜合護理;應用效果
在麻醉方式中,全身麻醉是外科手術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當手術結束后,患者從麻醉狀態(tài)逐漸恢復到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過程中,必須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本文特以我院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施以綜合護理干預,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51.01±6.33)歲;并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6例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51.10±6.20)歲。入選標準:均經美國麻醉醫(yī)師學會分級屬于1~2級;無精神異常或者智力障礙;年齡18~80歲;了解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書。排除標準:存在聽力障礙或認知障礙者;合并有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或者嚴重精神疾病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對其心率、血壓以及體溫等體征進程監(jiān)測,將患者平放在床上,去枕平臥,并將其頭偏向一側,及時喚醒患者,并給予常規(guī)詢問和安慰等。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1)術前。在手術開始前1天對患者進行訪視,介紹手術方法、注意事項及手術必要性,告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不適情況,幫助患者訓練呼吸調節(jié)方法,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予以詳細的解答,并通過心理疏導和例舉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2)做好保溫處理。在手術開始前1 h,對手術臺進行加溫,使其溫度達到人體最適溫度即可,然后采用電子加溫儀對輸入的液體和血壓進行加溫和保溫,術后將沖洗液放到保溫箱里面。在手術過程中要將手術操作意外的身體部位進行覆蓋,做好保暖護理。也可以將氣管導管與濕熱交換器連接起來,從而為呼吸道溫度和濕度的穩(wěn)定提供保障,同時還有利于促進靜脈保暖。(3)手術結束后,使患者去枕平臥,以保障呼吸道通暢,同時要積極避免體位不適活著其他醫(yī)療器械對大血管或神經造成壓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予以約束帶,對松緊進行合理調節(jié)。體位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對患者意識狀況和生命體征予以嚴密監(jiān)測,對蘇醒期發(fā)生躁動的危險因素予以積極規(guī)避。如果患者疼痛較為嚴重,則予以適量鎮(zhèn)痛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術后自主呼吸時間、呼之握拳時間、呼之睜眼時間以及拔管時間進行記錄,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記錄和計算,并建立數據庫,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兩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而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呼之握拳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及拔管時間均明顯縮短,麻醉蘇醒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各項蘇醒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各項蘇醒指標對比(±s)
組別自主呼吸時間(min)呼之睜眼時間(min)呼之握拳時間(min)拔管時間(min)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研究組(n=36)15.60±5.2114.23±1.6012.90±1.3621.32±7.507(19.44)對照組(n=36)16.19±5.1619.66±2.5118.46±2.3032.19±9.3417(47.22)t/x20.48310.9456.1954.9445.063 P 0.6310.0000.0000.0000.024
雖然全身麻醉為外科手術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可行的條件,不過其麻醉風險也比較大,一直都是外科手術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麻醉蘇醒時期,患者機體逐漸恢復正常,處于比較敏感的狀態(tài),非常容易發(fā)生意外,因此需要給予重點監(jiān)護。麻醉蘇醒期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有寒戰(zhàn)、躁動等。有學者指出,隨著麻醉蘇醒時間的延長,躁動的發(fā)生率也會隨之提高[1]。麻醉蘇醒期的躁動會使肢體出現不恰當的反應,同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使機體處于較為危險的狀態(tài),容易發(fā)生其他系統(tǒng)并發(fā)癥,大大不利于術后恢復。通過以往資料可以知道,低體溫會使體溫調節(jié)中樞出現異常,疼痛也會使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都會增加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2]。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結合患者自身情況,例如麻醉蘇醒時間、疼痛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等,制定全面的、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來說,該組患者的呼之握拳時間、呼之睜眼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均明顯縮短,麻醉蘇醒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這與其他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相符[3]。提示在護理工作中穩(wěn)定患者體溫,避免出現低體溫,并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意綜上所述,在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時將護理干預應用其中,能夠緩解插管帶來的疼痛,促進舒適度的提高,具有臨床推廣使用價值[4]。
[1] 韓艷艷.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6(2):126-127.
[2] 李惠琴.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7):186-187.
[3] 王改珍.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和疼痛刺激度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2):118-119.
[4] 馬貴娟.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導尿管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3):167-168.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