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媛
(江蘇省南京市中心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18)
淺析優(yōu)質護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與推廣
夏 媛
(江蘇省南京市中心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18)
目的 分析在急診護理過程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所取得的應用效果,以此提升急診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程度。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救治的250急診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形式的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最終效果。結果 觀察組125例患者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開展急診護理過程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護理,讓患者能夠更滿意護理工作。
優(yōu)質護理;急診護理;應用效果;臨床推廣
急診科在進行就診時候,一般接診的患者較多為急癥,危癥以及重癥類型患者,應該對這些患者開展及時,優(yōu)質的護理。應該說,在對患者進行急診救治時候,患者以及家屬會對護理工作呈現(xiàn)較大期望,護理人員應該努力提升護理質量。對急診科諸多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能夠提升護理工作開展質量,減少患者在護理中遭受的疼痛度。進行優(yōu)質護理也是患者以及家屬對外科急診一項期許,需要對此開展分析。本次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上開展優(yōu)質護理,比較兩種護理開展的成效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救治的250例急診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84例,女41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37.92±5.03)歲。其中,急診內科有105例患者,急診外科有20例患者。對照組男75例,女50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37.64±5.69)歲。其中,急診內科有104例患者,急診外科有21例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形式的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開展優(yōu)質護理。優(yōu)質護理的具體方式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掌握優(yōu)質護理的理念。護理人員應該充分認知自身在就急診救治中的作用,應該掌握優(yōu)質護理的觀念,更加重視專業(yè)技術和護理服務之間呈現(xiàn)的關系。同時,應該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以更高的責任心參加各項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該依據急診科呈現(xiàn)的特殊性,能夠對患者開展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和患者家屬進行高效的語言溝通,以便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此外,護理人員應該保證自身的良好護理形象,保障護患關系的和諧性。在護理過程中堅持人本理念,尊重患者,運用多元護理形式對患者開展護理。
第二,優(yōu)化急救護理的工作效率。在急診科開展優(yōu)質護理的時候,應該做好相應的急救護理,以此提升護理工作開展的有效率[1]。首先,應該對急診流程進行優(yōu)化。對患者開展搶救工作時候,護理人員應該采取主動形式開展急救措施。要時刻對患者家屬的心理進行關注,減少患者以及家屬的緊張感。同時,應該依據患者呈現(xiàn)的病情嚴重程度對就診時間開展合理性的安排,讓患者能夠在最佳時間得到治療。其次,應該對搶救流程進行優(yōu)化。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時候,應該在收到急診通知的時候,做好急救的諸多準備工作。應該和科室聯(lián)系好,形成院前急救和急診搶救的高效連接[2]。如果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住院治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開展生命體征的實時監(jiān)測,做好急診和病房之間的規(guī)范性交接。
第三,護理人員高度掌握急診具體的救治范疇。急診科室呈現(xiàn)著多樣的特點,為此,護理人員應該在開展護理同時,掌握各科室的具體就診范疇,便于急診工作實現(xiàn)順利開展。如果患者是在白天進行急診,護理人員應該和科室進行高度對接,讓患者能夠實現(xiàn)及時性的就診。如果患者是在夜間前來就診,則應該根據患者呈現(xiàn)的病痛,第一時間將患者轉移至就診室,提升就診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提升對護理工作的質量管理。醫(yī)院在開展優(yōu)質護理的時候,建立安全網絡管理,發(fā)揮網絡監(jiān)控所呈現(xiàn)的作用[3]。對護理人員開展例行的安全教育,對不良事件進行討論并提出護理工作的整改意見。針對護理工作中呈現(xiàn)的薄弱點進行整改,提升護理工作開展的安全性,減少護患之間的糾紛,以此實現(xiàn)更為高效和高品質的急診護理。
1.3 評價標準
對患者進行急診護理之后,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開展評分,總分為100分。其中,0~60分為不滿意,61~84為一般滿意,85~100分為比較滿意[4]。滿意度=比較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對照組經過護理之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為:不滿意19例(15.20%);一般滿意82例(65.60%);比較滿意24例(19.20%);滿意程度為84.80%。觀察組患者經過優(yōu)質護理之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為:不滿意5例(4.00%);一般滿意53例(42.40%);比較滿意67例(53.60%);滿意程度為96.00%。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之后的滿意程度
急診科在進行就診時候,多為急癥,危癥以及重癥類型患者,應該對這些患者開展及時,優(yōu)質的護理。通過及時對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能夠讓患者及時接受救治,避免患者出現(xiàn)更多的身體疼痛以及心理恐慌。進行優(yōu)質護理能夠提升護理工作開展的效率,同時也是患者以及家屬對外科急診一項期許,需要對此開展分析??梢灾v,對急診外科諸多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能夠提升護理工作開展質量,減少患者在護理中遭受疼痛度。具體護理內雜志,2014,28(21):1955-1956.
[4] 張振宇.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2):1733-1737.
[5] 鄭 艷.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10):179-182.
[6] 孫君珍.知信行理論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28):3557-356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3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