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華
(恩平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恩平 529400)
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效果觀察
林曉華
(恩平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恩平 529400)
目的 探討臨床上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效果。方法 將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治療的50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主要包括檢查患者口腔氣道的通暢情況、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血壓值變化,使用呼吸機和插管的方法來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護理干預,對比2組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通過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
重癥顱腦外傷;呼吸道;護理效果
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會因為呼吸中樞功能障礙或意識障礙影響呼吸,降低咳嗽反射,導致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而且患者的血性液體、口鼻分泌物、嘔吐物、腦脊液等會被誤吸到呼吸道,再加上鎮(zhèn)靜藥物、冬眠藥物會對呼吸中樞造成抑制,很容易誘發(fā)患者呼吸道梗阻,出現(xiàn)顱內(nèi)壓增大、腦水腫加劇、腦疝,所以保障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呼吸道通暢至關(guān)重要[1]?,F(xiàn)對恩平市人民醫(y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治療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恩平市人民醫(y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50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其中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2.6±4.1)歲,將50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2組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具體的檢查項目有患者的血壓值變化、生命體征變化、口腔氣道的通暢情況等,通常會采用插管和呼吸機等方法來通暢患者的呼吸道。觀察組除了常規(guī)護理外,外加護理干預,干預措施具體如下[2]:
1)意識狀態(tài)。意識狀態(tài)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患者病情的變化,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一般而言,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在意識狀態(tài)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對此,護士常常會采用痛覺刺激、對話、瞳孔變化等方法來判斷患者的意識障礙程度,對于意識狀態(tài)異常的患者,醫(yī)護人員應給予及時的治療,可以先給予患者諸如抗癲癇藥物、鎮(zhèn)靜劑等藥物治療。
2)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①體位。一般患者可以取平臥位和側(cè)臥位,若患者的意識清醒,可以將其床頭抬高15°~30°,引導患者取側(cè)臥位;休克或昏迷的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cè),預防患者誤吸或窒息。構(gòu)建床頭翻身卡,定期做好翻身拍背,并認真填寫翻身卡。②吸痰?;颊呷绻霈F(xiàn)咳嗽或呼吸窘迫,肺部聞及痰鳴音、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等癥狀時,醫(y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及時吸痰治療,吸痰動作應輕柔迅速,給予患者每次的吸痰時間不得超過15 s,間隔時間3~5 min,吸痰前后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使用呼吸機者可以長按呼吸機的純氧鍵,確?;颊咴谖登昂笥凶銐虻奈趿?,吸痰負壓成人應小于53.3 kPa,兒童不超過33.2 kPa,如果為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吸痰管的直徑不能大于套管內(nèi)徑的1/2,吸氧者可以逐漸提高自身的每分吸氧流量,每次吸痰時間可延長至3 min,徹底將患者口腔與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與嘔吐物等進行徹底的清除。吸痰管可由口腔、鼻腔或者氣管插管處插入,吸痰管應當深入氣管內(nèi),為患者進行吸痰操作時應注意保持動作輕柔,將痰液吸凈,在吸痰過程中應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cè),并定期為其翻身及拍背等(此操作在吸痰前后均應為患者進行,同時時間為每2 h一次)。若患者的痰液較為黏稠,可以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將慶大霉素、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等加入至霧化液中,霧化液的溫度控制為32~35 ℃,濕度控制為65%左右。若患者處于昏迷狀態(tài),需要將其下頜抬起或者將通氣導管放入,避免舌根后墜呼吸不暢或窒息。對于短時間不能清醒的患者應為其進行氣管切開,對于呼吸微弱且潮氣量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呼吸機維持其呼吸功能,對此類患者應定時行血氣分析。③氣道濕化。持續(xù)氣管內(nèi)滴注0.45%生理鹽水+α-糜蛋白酶或沐舒坦,藥液的輸入是通過剪去頭皮針端的輸液器實現(xiàn),此輸液器需要插入內(nèi)套管3~5 cm來輔助其完成滴注,滴注速度為5~10滴·min-1。也可以使用微量泵注入,注入速度為15 mL·h-1,每天注入量在250~300 mL。氣管套管口需要外敷2層的無菌生理鹽水紗布,也可以用自制的消毒濕化罩蓋在氣管切開套管口。如果被分泌物、血液、痰液污染,要及時進行消毒更換。④肺清掃。從氣管插管口或者氣管切開套管口注入10 mL的生理鹽水,整個過程需要做好相應的叩背清痰操作和吸氧治療。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療效標準
1)無效?;颊叩母黜椛眢w指標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甚至患者出現(xiàn)了死亡;2)有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意識逐步恢復,身體的各項指標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3)治愈。患者意識逐步恢復,身體的各項指標也逐步恢復正常,呼吸困難、肢體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顯著改善或消失??傆行?治愈率+有效率。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例
*P<0.05與對照組比較。
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由于身體損傷較為嚴重,其疾病情況極易進一步惡化,且病情易反復,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與感染率,因此臨床醫(yī)護人員不僅要對患者開展積極有效的治療,同時為患者的呼吸道進行科學的護理亦具有重要意義[3]。
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僅通過觀察患者的血壓、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患者口腔氣道暢通的情況,同時護理人員通過氣管插管及呼吸機為患者的呼吸道進行護理,以維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該項護理措施僅局限于患者的呼吸道護理且護理措施較為單一,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較高,同時對其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較大的影響[4]。
由于重癥腦外傷患者的病情發(fā)展較快,疾病的死亡率較高,醫(yī)護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實施各環(huán)節(jié)的護理,以此確保護理質(zhì)量。維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對患者的分泌物進行及時的清理,緩解患者呼吸道阻塞的情況,對減少患者出現(xiàn)疾病并發(fā)癥的概率具有積極意義[5-6]。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呼吸道護理的力度,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的死亡率。通過對50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護理工作完成情況的總結(jié),筆者已經(jīng)深刻意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護理工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有預見性: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一般變化較快,對此,護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好應急護理措施,而不應死板地遵照醫(yī)生囑咐,以免耽誤患者的病情。2)要有針對性和準確性: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一般較為復雜,護士應具備較強的敏銳觀察力和冷靜的頭腦,遇到緊急狀況,應立即采取應急護理措施,保證各項措施操作準確[6]。3)要把握時間性:有時病情發(fā)展是很迅速的,這就對護理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應急能力、綜合素質(zhì)提高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務必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和職業(yè)素養(yǎng),觀察力要敏銳,操作要快而準,反應要敏捷,爭取在安全有效的時間內(nèi)處理好緊急狀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經(jīng)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較經(jīng)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高(P<0.05),進一步表明為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實施呼吸道護理可以鞏固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應用效果顯著。
[1] 李晨迪.為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36(4):73-74.
[2] 杭歡歡.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36(6):116-117.
[3] 劉瑞云.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9):29-30.
[4] 張雪,吳永會.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體會[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9(1):1903.
[5] 侯媛.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探究[J].健康必讀旬刊,2013,12(11):483-484.
[6] 楊戀.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術(shù)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7):197.
(責任編輯:劉大仁)
2016-10-25
R473.6
A
1009-8194(2017)05-0091-02
10.13764/j.cnki.lcsy.2017.0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