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玲,楊 婷,代亞珍,徐 寧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陜西 西安 710061)
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
張建玲,楊 婷,代亞珍,徐 寧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分析耳鼻喉部手術患者術后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疼痛程度變化。方法 選取2016年01月~2017年04月在我院進行耳鼻喉部手術治療的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手術時間將其分為一般組與心理組,各33例。一般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心理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探究護理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變化情況。結果 心理組患者于術后1~2天的疼痛評分明顯少于一般組,且術后72 h心理組使用止痛藥少于一般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耳鼻喉部手術患者護理中,采用心理護理干預不但能顯著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還能降低其術后疼痛程度與應激行為。
應激行為;負性情緒;心理護理;疼痛藥物使用率;耳鼻喉部手術
由于耳鼻喉手術與腦部比較近,手術部位較為特殊。因而術后產生的疼痛感會較為明顯的影響到腦部。同時腦部神經作用下疼痛感會影響到患者各種器官。術后疼痛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情,會引發(fā)其產生負性情緒以及應急行為,進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復與護理[1]?;诖耍疚倪x取2016年01月~2017年04月在我院進行耳鼻喉部手術治療的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分組后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進而減輕疼痛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01月~2017年04月在我院進行耳鼻喉部手術治療的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手術時間將其分為一般組與心理組,各33例。一般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齡(32.7±2.9)歲,手術類型:聲帶息肉手術5例、扁桃體摘除手術及皮外傷手術各8例、鼻息肉手術12例;心理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齡(31.4±2.7)歲,手術類型:聲帶息肉手術及扁桃體摘除手術各7例、皮外傷手術9例、鼻息肉手術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一般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飲食教育、環(huán)境干預與用藥指導等。醫(yī)護人員要積極對患者展開飲食教育,且進行預防感染的護理干預。
心理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具體為:(1)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嚴密關注,向其詳細講解耳鼻喉術后疼痛的發(fā)生原因及規(guī)律,教育患者正確的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果疼痛較為劇烈,可以給予適量的止痛藥物;若疼痛較輕則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音樂、看電視節(jié)目等轉移注意力。對于術后出現(xiàn)嚴重疼痛的患者,告知其疼痛發(fā)生的原因與心理調節(jié)方法,對其心理進行疏導,使其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轉移[2]。(2)安慰與支持患者:術后出現(xiàn)疼痛是無法避免的癥狀。由于耳鼻喉術后部位特殊,一些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害怕術后留疤等,影響其美觀,所以在術后會出現(xiàn)恐懼情緒。此外術后的疼痛感也會讓其懷疑疾病的治療是否成功。上述種種因素導致其在術后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且不良情緒往往相對較為嚴重。所以在患者術后,護理人員要重視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工作,通過多次隨訪交談等,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消除患者的顧慮及不良問題,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針對患者的恐懼問題,護理人員要采用溫和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用耐心的態(tài)度為患者解答問題,以增強其恢復信心,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臨床工作。(3)聯(lián)合患者家屬加強家庭支持:囑咐其家人給予較多的時間安慰與陪伴患者,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夠有效穩(wěn)定患者情緒,因而可鼓勵家屬抽出時間陪伴,通過陪伴與鼓勵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加溫馨感。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1~2天的疼痛評分及術后72 h使用止痛藥的情況,其評分以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作為評價指標[3],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則患者術后疼痛越強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心理組術后1~2天的疼痛評分明顯少于一般組,且術后72 h使用止痛藥的患者少于一般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疼痛程度變化情況
耳鼻喉術后疼痛會使得自主神經的活動出現(xiàn)異常情況,在臨床表現(xiàn)上一般為呼吸急促、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等,嚴重時會伴隨嘔吐、出虛汗,甚至直接導致人休克。上述癥狀不僅會使得原發(fā)病灶出現(xiàn)明顯的缺血和缺氧水腫,而且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代謝異常的情況,蛋白質的合成變得緩慢,而分解速度則會加快,對傷口的恢復十分不利。另外,耳鼻喉術后如果出現(xiàn)劇烈疼痛,則可能使得患者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情況,患者的精神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情況,影響其飲食和睡眠,阻礙患者身體恢復[4]。在耳鼻喉術后采用心理護理對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的護理,幫助患者克服術前術后產生焦慮的心理障礙,運用個性化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有效的提高護理工作,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
本次研究顯示,心理組術后1~2天的疼痛評分明顯少于一般組,且術后72 h使用止痛藥的患者少于一般組(13/2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耳鼻喉部手術患者護理中,采用心理護理干預不但能顯著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還能降低其術后疼痛程度與應激行為。
[1] 劉美娜,孫靜群.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體會[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15(32):1035-1036.
[2] 宋向昕.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33(10):84-86.
[3] 丁麗英.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2(06):65-67.
[4] 周麗萍,李愛紅,王柳茹.心理護理對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作用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18(16):248-25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6
B
ISSN.2096-2479.2017.24.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