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森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CCU,湖北 武漢 430071)
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林 森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CCU,湖北 武漢 430071)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來我院進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87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43例與觀察組4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0.67±0.75)分。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8.37±1.67)天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16.31±1.85)天。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明顯低于對照組16.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舒適護理的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護理,這能有效地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臨床借鑒。
舒適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應用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舒適護理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這能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的心理、生理達到一個比較輕松地狀態(tài),有利于促使患者盡早恢復健康[1]。因此,本文主要探討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我院進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87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43例與觀察組44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8~87歲;平均年齡(56.89±0.56)歲。觀察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26~82歲;平均年齡(56.73±0.6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方式主要如下。
1.2.1 對患者進行環(huán)境舒適護理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急性梗死患者在發(fā)病后的3d時間內(nèi)要保持絕對地臥床休息,同時保持住院環(huán)境的舒適、安靜性,安靜的環(huán)境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率,減少患者心率負擔,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狀況,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復。其次,要為患者提供一個與質量標準相符合的空氣呼吸環(huán)境,每天都要打開窗戶進行通風。因為患者年齡偏大,患者的機體抵抗能力會有所下降,長期處于密閉的環(huán)境中,患者容易發(fā)生疾病感染。再次,定期地對病房的物品進行消毒,保持住院環(huán)境的整潔程度,將室內(nèi)的溫度與濕度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畠?nèi),促使患者擁有一個比較好的住院心情。
1.2.2 對患者進行心理舒適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具有突發(fā)性特點,通常在患者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發(fā)生。在此狀況下,患者容易產(chǎn)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都不能及時地平復心情面對疾病?;诖?,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服務。護理人員要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使患者保持放松、自然的心情。同時,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關心患者。并與患者家屬取得聯(lián)系,促使患者家屬配合護理人員,同時照顧患者。在平時,家屬也要給予患者關愛,給予患者強大的動力支持,促使患者能以更加積極樂觀稀心態(tài)進行疾病治療。
1.2.3 給予患者陣痛藥物減少患者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患病期間會有不同程度地疼痛,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疾病狀況對患者給予患者適當?shù)年囃此幬?。叮囑患者合理地使用陣痛藥物,最終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其次,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密切關注。為了擴張患者的血管,可以給予患者相應的硝酸酯類藥物。同時,要頻繁地測量患者的血壓,采用溶栓藥物治療。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當患者的病情有好轉以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地告知患者,建立患者疾病康復的信心。
1.3 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評分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程度更高。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調(diào)查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基本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0.67±0.75)分。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8.37±1.67)天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16.31±1.85)天。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評分以及住院天數(shù)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急性心肌腦梗死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體中,由于患者發(fā)生突然性的疾病,其容易產(chǎn)生疼痛感,由此產(chǎn)生焦慮、恐懼的心理[2]。同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長時間地臥床治療,對探視家屬也具有嚴格地限制,患者會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且這種疾病比較惡劣,護理人員需要佩戴監(jiān)護儀以及吸氧管道等,這同樣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為患者提供舒適性的護理[3]。通過護理活動促使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都保持在較愉悅地狀態(tài),消除患者恐懼心理。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0.67±0.75)分。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8.37±1.67)天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16.31±1.85)天。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方式,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提升,縮短了患者住院天數(shù),同時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1] 馮金秀,姜秀玲.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5,10(12):1139-1139.
[2] 黃夏青.舒適護理在25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療中的應用[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6,30(2):332-333.
[3] 王繼君,田秀峰.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2):119-11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4.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