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芳
(江西省上饒市醫(yī)學??频谝桓綄籴t(y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付美芳
(江西省上饒市醫(yī)學??频谝桓綄籴t(y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遵醫(yī)行為高于對照組,潰瘍愈合時間、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消化性潰瘍患者給予循證護理,可縮短潰瘍愈合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循證護理;消化性潰瘍;效果
消化性潰瘍是指發(fā)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臨床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治療周期長,需要患者長時間服藥,患者依從性低,嚴重影響治療效果。隨著循證醫(yī)學的發(fā)展,循證護理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循證護理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以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有效改善了常規(guī)護理廣泛性和盲目性,進一步使臨床護理具有可行性。本文結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臨床資料,分析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35.71±6.09)歲;病程1~3個月,平均病程(49.88±10.10)天。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34.56±4.89)歲;病程1~3個月,平均病程(48.70±11.95)天。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早晨空腹、夜晚入睡前口服奧美拉唑20 mg、0.5 g克拉霉素、1 g阿莫西林,服藥2次/d,連續(xù)治療7 d。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具體循證護理方法如下:
1.2.2.1 確立問題
正確評估患者的病情,依據(jù)臨床經(jīng)驗以及患者、家屬的需求,確定循證問題。
1.2.2.2 循證支持
結合臨床實踐經(jīng)驗,對遵循問題進行驗證。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閱,尋找解決問題的循證方法,最終通過研究制定出具有科學性、實踐性的循證護理措施。
1.2.2.3 循證護理應用
1.2.2.3.1 健康宣教
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告知疾病臨床癥狀、治療、發(fā)展、轉(zhuǎn)歸以及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告知臨床治療效果受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提高患者的積極配合度,并且鼓勵患者積極的參與到臨床護理中。
1.2.2.3.2 心理護理
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疏導,消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同時鼓勵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治療心態(tài),進而更好的配合臨床護理和治療。
1.2.2.3.3 用藥護理
告知患者臨床用藥的目的,病講解相關藥物的藥效和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確保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以實現(xiàn)良好的治療效果。
1.2.2.3.4 飲食護理
依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同時告知患者應合理飲食,并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不進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指導患者及時戒煙、戒酒。
1.2.2.3.5 并發(fā)癥護理
應重視對患者的巡視,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尤其是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若發(fā)生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并給予處理。同時熟悉掌握常見并發(fā)癥臨床癥狀,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2.2.3.6 消毒護理
患者大小便應在固定容易器完成,消毒后再進行檢測。同時重視對病房的消毒,提醒患者飯前洗手,注意個人衛(wèi)生習慣,防止發(fā)生院內(nèi)感染。
1.2.2.3.7 復查指導
患者痊愈后應定期進行復查。為了避免Hp復發(fā),臨床患者停藥1個月后應進行復查。出院前告知患者復查Hp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同時告知應合理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1.3 療效評定標準
1.3.1 療效:治愈: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潰瘍愈合。顯效:癥狀減輕,潰瘍白苔消失,出現(xiàn)新生毛細血管。有效:癥狀基本消失,潰瘍變淺、變小。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胃鏡檢查潰瘍有增大的趨勢。
1.3.2 遵醫(yī)行為:分為完全遵從、部分遵從、不遵從。遵醫(yī)行為包括:遵醫(yī)負壓、
合理飲食、規(guī)律作息、戒煙、戒酒、定期復查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對比
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對比
觀察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潰瘍愈合時間、復發(fā)率、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潰瘍愈合時間、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潰瘍愈合時間、復發(fā)率、護理滿意度對比(n=46)
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傳統(tǒng)護理以疾病為中心,忽視了患者的具體情況,并且缺少科學的理論基礎,臨床護理主要以護士個人素質(zhì)決定,從而臨床治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本文采用循證護理,實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以科學理論實踐為基礎,并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有效保障了臨床治療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3.47%,明顯高于對照組78.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同時觀察組遵醫(yī)行為、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潰瘍愈合時間、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有效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縮短了愈合時間,提高了臨床護理滿意度,充分實現(xiàn)了循證護理的價值。
總之在消化性潰瘍治療中應用循證護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促進了潰瘍的愈合,臨床復發(fā)率明顯降低,有效保證了臨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
[1] 沈 妲,章 靜,馮敏萍.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4):130-132.
[2] 張煥云.循證護理在提高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效果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5(11):210-211.
[3] 黃穎梅,楊建英,李群輝.循證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54(11):75-76.
[4] 劉清娥,張粉利.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方法及臨床效果[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18):2184-2185.
[5] 曹玉潔.循證護理在提高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效果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5(11):210-21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