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花,馬珍珍
(武城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武城 253300)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張桂花,馬珍珍
(武城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武城 253300)
目的 探討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將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應用Teachback法。在健康教育后分別對血糖控制、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在血糖控制、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兩方面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M)患者是指60歲以后發(fā)病或60歲以前發(fā)病而延續(xù)60歲以后的老年患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發(fā)病率高,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認知能力、記憶力較差,其健康教育效果差。為探討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月,我們對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Teach-back法健康教育,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齡60~78歲,平均(69±3.8)歲。均具備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其中并發(fā)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6例,糖尿病腎病2例,心血管疾病14例,糖尿病足1例,兩種以上并發(fā)癥6例,29例患者無并發(fā)癥。根據(jù)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住院期間時對患者進行評估-健康教育-評價。發(fā)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冊、責任護士在進行各項技術操作時,隨時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在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采用Teach-back法健康教育
1.2.1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
成立Teach-back法健康教育指導小組(護士長、內(nèi)分泌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各1名),通過學習掌握Teach-back法有效使用的10個能力要素:(1)關懷的語氣和態(tài)度(2)適宜的肢體語言和目光接觸(3)通俗易懂的語言(4)要求患者和家屬用自己的語言反饋(5)提問避免羞辱,使用開放性問題(6)強調(diào)清楚的解釋是醫(yī)務人員的責任(7)避免所提問題能簡單回答“是”或“不是”(8)如果患者正確反饋,醫(yī)務人員再次解釋和檢查(9)用容易閱讀的宣傳資料支持學習(10)記錄患者對反饋式教育的反應情況。
具體步驟如下:(1)首先建立患者個人健康教育檔案。(2)患者入院后,首先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填寫自制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調(diào)查表,了解患者知識掌握情況(3)責任
護士和患者或家屬根據(jù)調(diào)查情況,共同商討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及目標;按照計劃用Teach-back法實施健康宣教。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時,對患者使用尊稱;語氣緩慢;講解內(nèi)容通俗易懂(或進行演示);重點內(nèi)容2~3個;然后讓患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所理解的
內(nèi)容敘述一遍。并不斷對患者或家屬提出詢問,如:我不知道我為您注射胰島素時,我向您講清楚了嗎,您能給我演示一遍嗎?然后責任護士及時評價宣教效果,對患者或家屬理解不對的地方,及時給予指導,直到患者(家屬)真正掌握。強調(diào)如果解釋不清楚是醫(yī)務人員的責任,不是患者或家屬的責任。不讓患者感到自己愚笨,失去自尊心、自信心。避免使用‘是’或‘不是’的閉合式提問,如:我告訴您的說這種藥物的用法,您明白了嗎?等,避免患者(家屬)怕失去面子,對護士宣教內(nèi)容隨口應付。
1.3 判斷方法
(1)記錄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2)采用入院時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調(diào)查表在出院前一天對兩組患者進行調(diào)查,共16題,內(nèi)容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知識、血糖儀的使用、血糖監(jiān)測、并發(fā)癥防治及足部檢查方法和護理等??偡譃?2分,評分分為3級,回答正確2分,部分正確1分,不正確0分。≥24分為優(yōu),16~23分為良, 15~10分為中,≤8分為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識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變化情況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知識評分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識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識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變化情況比較(±s)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觀察組 29 6.71±1.48 8.11±2.18對照組 29 9.13±2.46 12.59±3.43
表2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知識評分情況
現(xiàn)代糖尿病綜合治療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應用、自我檢測5項內(nèi)容,健康教育是治療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進行健康教育時要講究技巧[2]。Teach-back,教回,指醫(yī)務人員對患者闡述醫(yī)療信息后,請患者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復述其中的關鍵內(nèi)容,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和醫(yī)務人員)聚焦會談的重點,并確認患者真正了解被告知的信息。是一種用來檢測人們對溝通交流信息或者學習內(nèi)容理解程度的方法。它要求受教育者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或說明正在討論的問題。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責任護士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態(tài)度和藹并使用尊稱,密切了護患關系,使患者有歸屬感;每次2~3個要點,并且通過責任護士不斷的提問、反饋,加深了對關鍵知識的掌握;讓患者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其中的關鍵內(nèi)容,更宜于老年患者記憶,符合美國教育學家艾德格· 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中的‘說過做過的事記得90%’;采用了開放式問題,鼓勵患者提出自己迫切想解決的問題,抓住了教育的先機,遵從了學習優(yōu)先的原則;美國健康保險組織早就指出,患者住院期間是指導其建立健康習慣最好時間[3]。Teach-back法健康教育使患者或家屬在住院期間真正掌握了疾病相關知識,獲得了自我護理、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生存質(zhì)量。同時,在教育過程中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值得推廣。
[1] 高 玲.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4):74.
[2] 談新躍.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3):312-313.
[3] 趙書友.中國人民解放軍健康教育教材[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85.
本文編輯:李 豆
R587.1
B
ISSN.2095-8803.2017.1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