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二中學教師
耐心等待遲開的花朵
張利軍/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二中學教師
“孩子就像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開的花與最早開的花一樣美麗?!边@是《珍視童年》一文中的句子,咀嚼著它我不由想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秋天,一個小女孩站在一叢菊花前,專注地撥弄著一朵還沒開放的花苞。母親傷心地看著小女孩,正為她將來的前途擔心掉淚。她的母親是一位很有造詣的鋼琴師,同時對畫畫也很有研究。母親一直以來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像她自己一樣氣質(zhì)高雅,多才多藝。曾經(jīng)教她學鋼琴,可她對彈鋼琴毫無興趣。于是,又請了最好的畫師教她畫畫。幾天后,畫師對母親說:“夫人,您的女兒毫無畫畫天賦,就是用再好的畫具,她也畫不出美麗的畫?!蹦赣H十分難過。
坐在一旁的畫師安慰這位母親:“夫人,您知道嗎,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放,雛菊就是在秋天才開的。因為它知道,如果在春天開放,花朵小得沒人注意,所以它選擇在花朵們都不喜歡的秋季才開放。它只是在等待秋天的到來?!焙髞?,這個小女孩真的成了一朵開放在秋天里的菊花。在她81歲的深秋,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生理暨醫(yī)學獎的女科學家。她就是美國著名植物遺傳學家——麥克琳托克。
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放,說得多好??!可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是否尊重了孩子們的興趣,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做到了耐心地等待他的“綻放”?在家庭里,當天真的孩子專注于手工制作的時候,家長們是否逼迫孩子含淚彈奏著《歡樂頌》?你可知道也許你已經(jīng)扼殺了一位設計大師!當健壯的孩子把乒乓球扣得急旋如飛的時候,你是否拉回孩子讓他埋頭于那無盡的X方程?你可知道也許你已經(jīng)埋沒了一個世界冠軍?在學校里,有多少可愛的孩子因為學習不好而被老師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又有多少孩子因此過早地被判了“死刑”。我們之所以說出“孺子不可教”“爛泥糊不上墻”之類的惡語,就是因為過重的功利之心,讓我們等不到花兒開放的那一刻,我們少了一雙溫柔而智慧的眼睛。
縱觀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枚舉:唐代詩人陳子昂,早年沒有用心讀書,以至“年十八未知書”,都18歲了,在學識上還一無所知,不久在父母教育下,入鄉(xiāng)校求學,便“慨然立志”,謝絕門客,專精文典;丘吉爾少年時很淘氣,而且對學科的好惡非常明顯,他小學時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師說過,對丘吉爾的印象是—全班最淘氣的矮個子的紅臉孩子。后來他以最低的成績考入了哈洛學校,在丘吉爾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個字母和鋼筆的污痕,校長卻準許他入學,理由是倫道夫的兒子肯定不是那種劣等生;豪沃爾特·司各特,近代歷史小說的鼻祖,英國大文豪,小時候曾是學校成績倒數(shù)第一的孩子……
讓我們用期待的目光看待每個孩子吧,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盛開的季節(jié),只是有些會比別人晚,當他一旦找到自己開放的季節(jié),他便會開放得無比絢爛!花開有時,是自然生長的規(guī)律,我們要欣然接受并靜靜等待著各種花兒的開放,我們不要強行掰開一個含苞未放的花蕾。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們的才能會跟隨成長逐步顯現(xiàn),父母、老師的責任是循循善誘,而不是包辦代替或“一錘打死”!父母、老師們不必過早地為孩子們設想前途或貼上標簽。
遲開的花兒也是花,讓我們耐心地等待他們傲然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