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飛松 國家體育總局康復中心研究員 趙鵬
要穴解析:大陵、勞宮、關沖、中沖
文/北京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飛松 國家體育總局康復中心研究員 趙鵬
當你被口臭煩惱時,不妨每天堅持按按大陵穴,口臭的癥狀就能得到改善。
命名:大,與小相對;陵,丘陵、土堆的意思?!按罅辍钡囊馑际侵鸽S心包經經水沖刷下行的脾土物質在這里堆積。
部位:此穴屬手心包經經脈的穴道,在人體的腕掌橫紋的中點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取穴技巧:正坐,手平伸,掌心向上,輕握拳,用另一只手握手腕處,四指在外,彎曲拇指,以指尖(或指甲尖)垂直掐按處即是。
祛病療疾:口臭、失眠、胸痛、心悸、嘔吐、胃痛、胃炎、頭痛、肋間神經痛。
自我按摩:用指尖或者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感。每次掐按1~3分鐘。
功效:寧心安神、和營通絡、寬胸和胃。
口臭
配伍穴位:人中穴、大陵穴。
疾病概述:中醫(yī)認為口臭的產生源于人體的各種急慢性疾病,即胸腹不暢、濁氣上逆、胃陰耗傷、虛熱內生、胃陰受損、津液不足、虛火上蒸;肺陰受損則氣逆上沖;精氣血受損則虛火郁熱內結、陰虛津虧、胃腸肝膽虛火郁熱上蒸、肝火犯胃、火氣上炎、脾虛氣滯、寒熱互結、升降失司而致口臭。
按摩順序與技法:先按壓人中穴,然后按壓大陵穴3分鐘。
患上鵝掌風的人,手掌和手背都奇癢無比,而且越抓越癢,讓人非常難受,按壓勞宮穴,有助于止癢。經常點壓勞宮穴,還有助于降血壓。
命名:勞,勞作的意思;宮,宮殿的意思。“勞宮”的意思是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處帶動脾土中的水濕氣化。
部位:此穴屬手心包經經脈的穴道,在人體的手掌心,即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所在的部位。
取穴技巧:手平伸,掌心向上,輕握拳,手指屈向掌心,中指所對應的掌心位置即是勞宮穴。
祛病療疾:手癬、心絞痛、嘔吐、口瘡、口臭、癔癥、手掌多汗癥、糖尿病。
自我按摩: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感。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掐按兩手穴位1次,每次l~3分鐘。
功效:清心瀉熱、開竅醒神、消腫止癢。
糖尿病
配伍穴位:勞宮穴、足三里穴、血海穴、梁丘穴、承山穴。
疾病概述: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素體陰虛、五臟柔弱,或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情志失調、勞欲過度,而導致腎陰虧虛、肺胃燥熱;病機重點為陰虛燥熱,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延日久、陰損及陽、陰陽俱虛。
按摩順序與技法:按勞宮穴,用拇指掐按勞宮穴1分鐘;揉足三里,用手指按揉每側足三里穴1分鐘左右;揉血海穴,血海穴的位置在大腿繃緊外側肌肉最高點,用手指按揉每側血海穴l分鐘左右;揉梁丘穴,梁丘穴的位置在大腿繃緊內側肌肉最高點,用手指按摩每側梁丘穴1分鐘左右;揉承山穴,承山穴的位置在小腿繃緊外側肌肉最高點下面凹陷處,用手指按揉每側承山穴1分鐘左右。
女性平均從40歲左右開始,生理功能逐漸退化,體內雌激素分泌逐漸減少,全身受雌激素控制的皮膚、黏膜、內臟、血管、神經等組織和器官也會衰退,并出現(xiàn)多種更年期癥狀,如心慌氣短、胸悶不適、心律不齊、抑郁、焦慮、恐懼、失眠、多疑、性欲減退等。此時,女性朋友每天堅持按按關沖穴,能緩解更年期癥狀。
命名:關,關卡的意思;沖,沖射之狀?!瓣P沖”的意思是指三焦經體內經脈的溫熱水氣由此外沖體表經脈,陰性水液被關卡阻于內。
部位:此穴屬手三焦經經脈的穴道,在人體的手無名指末節(jié)尺側,距指甲角0.1寸。
取穴技巧:正坐,舉臂屈肘,掌心朝下,在自己的胸前,彎曲拇指,用另手以指甲尖掐按無名指指甲旁穴位即是。
祛病療疾:喉炎、口干、頭痛、臂肘痛不能舉、目生翳膜、結膜炎、前臂神經痛、五指疼痛。
自我按摩:用一只手拇指指甲尖掐按另一只手無名指的指甲旁的穴位。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掐按兩穴位1次,每次掐按1~3分鐘。
功效:清利喉舌、瀉熱開竅、活血通絡。
頭昏、頭痛
配伍穴位:太陽穴、攢竹穴、魚腰穴、陽白穴、四白穴、迎香穴、百會穴、關沖穴。
疾病概述:頭痛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
按摩順序與技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太陽穴,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壓攢竹穴、魚腰穴、陽白穴、四白穴、迎香穴各15秒,以稍感酸脹為度,接著用食指或中指指腹點按頭頂百會穴2分鐘,最后拿捏關沖穴30次即可。
經常按摩中指甲角左下方的中沖穴,有助于增強肝腎功能。
命名:中,與外相對,指穴內物質來自體內心包經;沖,沖射之狀?!爸袥_”的意思是指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從這個穴位沖出體表。
部位:此穴屬手心包經經脈的穴道,在人體的手中指末節(jié)尖端中央。
取穴技巧:手平伸,掌心向上,微曲45°,彎曲拇指,用另手指甲尖垂直掐按中指端的正中穴位即是。
祛病療疾:中暑熱病、腦卒中、心絞痛、煩悶、汗不出、掌中熱、煩滿舌強、小兒驚風。
自我按摩:用一只手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另一只手中指端的正中穴位,有刺痛的感覺。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掐按兩邊穴位1次,每次l~3分鐘。
功效:瀉熱開竅、清心瀉熱,蘇厥醒神。
腦卒中
配伍穴位:水溝穴、百會穴、風池穴、十宣穴、中沖穴。
疾病概述:腦卒中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癥的疾病。
按摩順序與技法:腦卒中患者須立即送醫(yī)院搶救,同時使勁按壓其水溝穴,直到患者恢復意識;接著可以做一些輔助按摩:推拿頭頂?shù)陌贂?分鐘,再用拇指揉按風池穴1分鐘,接著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最后可以按摩中沖穴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