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吧
試戴片擺放位置對高度近視配鏡有何影響,應該怎么運算呢?
假如一個-15.00D的高度近視患者,用試鏡架主覺驗光,以一片-14.00D和一片-1.00D的球鏡試戴鏡組合,-14.00D的鏡片在試鏡架靠內一側,距離角膜14mm,-1.00D的鏡片放在試鏡架靠外一側,距離角膜17mm,這種高度數(shù)靠近角膜的組合,如果按-15.00D做配裝眼鏡,戴鏡后鏡眼距離變?yōu)?2mm。請問,如果用有效屈光度的公式來計算,在鏡眼距離為12mm的位置,上述試鏡架鏡片組合的有效屈光度是多少?
湖北 張明浩
當近視屈光度越高,試戴鏡眼距離越大時,配裝鏡就會比試戴鏡的近視度數(shù)高得越多。-14.00D的鏡片放在試鏡架靠內一側,距離角膜14mm,如把距離變?yōu)?2mm,就是F=-14,d=(14-12)mm=0.002m,代入公式:
(Fe:有效屈光度,F(xiàn):框架眼鏡驗光度數(shù) d:鏡眼距離)計算結果為-13.62D,即在這個距離上的有效屈光度是-13.62D。-1.00D的鏡片放在試鏡架靠外一側,距離角膜17mm,如把距離同樣變?yōu)?2mm,把F=-1,d=(17-12)mm=0.005m代入上述公式中,計算結果是-1.00D。這個組合在12mm處的有效屈光度就是(-13.62)+(-1.00)=-14.62D。
在實踐中應該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綜合驗光儀,內部鏡片組的鏡眼距離會更大,如果試鏡架的鏡眼距離比配裝眼鏡大,高度近視試戴鏡的光度可以略欠矯,而高度遠視試戴鏡的光度可以略微過矯。要想精確量化這個細微的變化,可按本文的方法自行計算。
視光醫(yī)生 梅穎
在未散瞳的情況下,怎么驗光才能準確呢?
張華
散瞳作為初次排查使用,適用于調節(jié)力強的孩子、視力異常人群使用,但卻不代表人人都需要。在我接待過的兒童中,有一部分經過視功能檢查、問診、觀察后也可考慮不散瞳,或訓練后再行復查考慮是否配鏡。
在視功能檢查中,NRA的指標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斷度數(shù)合適與否,結合眼位AC/A前后推導合理性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散瞳。如果檢查一切良好或存在調節(jié)滯后、調節(jié)不足,那么最好不要散瞳,因為散瞳后反而會讓調節(jié)不好的孩子視力更不樂觀;反之如果調節(jié)超前或調節(jié)過度,可考慮散瞳,幫助放松調節(jié),取得更好的配鏡處方。
視光師 金鑫
散瞳驗光并不適合所有人。散瞳驗光是用藥物使眼睛的睫狀肌完全麻痹,失去調節(jié)作用的情況下進行驗光。主要針對一部分人的調節(jié)力較強,進一步判定真、假近視,原則上對于第一次驗光者建議都要散瞳,在第二次驗光時,如度數(shù)改變在正常范圍則可以不散。驗光前充分霧視,驗光后檢查NRA、BCC、Flipper等看調節(jié)放松是否正常,充分霧視后視力不提高、各項調節(jié)放松的數(shù)據(jù)都正常,也可以不進行散瞳。一個幾十年的老字號品牌如何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呢?
啟明眼鏡
作為企劃人員,公司要求我們對已經在市場運營多年的品牌進行年輕化,以吸引新一代消費者。因此,想了解一下從何著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市場部 楊之明
面對年輕人重塑品牌形象并非易事,但隨著85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為未來中國消費市場的絕對增量,品牌必須年輕化,才能在未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想要了解年輕消費者,第一步是找到這群年輕人。很多企業(yè)甚至都不知道年輕人去了哪里。與過去傳統(tǒng)的進店消費不同的是,年輕人接觸信息、購買產品以及分享產品的渠道都在發(fā)生變化,她們更喜歡線上購物、海淘等。要想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抓住互聯(lián)網顯然是最基礎的工作。除了各類網站和視頻節(jié)目,微信朋友圈也成為不少企業(yè)的新型渠道——微信號稱每天有數(shù)億活躍用戶+平均年齡26歲。
然而,品牌年輕化還并不僅是簡單的廣告宣傳。產品、營銷、設計、渠道、團隊、供應鏈等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為之改變。不得不提,品牌年輕化也意味著一次冒險,尤其對于一些老字號品牌,要特別注意在努力獲得年輕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不可放松對原有的主力消費群體的關注。如何將門店員工的體驗感做到最佳、落到實處呢?
品牌與營銷專家 葉全榮
我現(xiàn)有幾十家門店,站在企業(yè)的角度,很希望能給一線員工以更好的職業(yè)體驗感,振奮工作熱情,保持忠誠度,不知道有哪些行業(yè)內外的優(yōu)秀企業(yè)經驗可以作為借鑒呢?
重慶 小徐
在零售業(yè)中,星巴克的員工體驗文化就做得很好,國內上千家門店的店長流失率常年保持在個位數(shù)。他們對門店員工有三大方向引領:1.為年輕人創(chuàng)造機會;2.引導他們分享成功;3.激發(fā)人文精神。同樣地,在眼鏡店,我們也可以指導員工以清晰可見的晉升通道機會、通過種種活動分享進步喜悅,創(chuàng)造適合自身企業(yè)的文化精神。
作為管理人員僅在辦公室里待著,對店里實務的具體需求難免不夠清楚,只有真正在一線做事的員工,才知道門店里最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所以,公司如果想要為一線員工創(chuàng)造更好的就業(yè)體驗,并落到實處,還需要經常傾聽來自一線的聲音,邀請他們參與其中,對門店及企業(yè)的發(fā)展提出改善,加強融合。
零售運營管理者 老洪
下期話題——
“門店想做一個會員管理系統(tǒng),涉及到店消費,如果不用POS機的話,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
對此提問,小編將特邀相關人士進行回復,如有行業(yè)中已有使用過會員管理系統(tǒng)經驗的店家,歡迎踴躍回復,交流心得體會。
添加欄目編輯微信:CQGYB_2015,二維碼可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