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強
畫家黃強的逸品黃山
曾 強
一
突然看到黃強先生畫的黃山,一下就被新異的圖式、奇詭的云山、空靈的意境吸引了。
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因其山聳,石怪,松奇,云詭,不僅引得無數(shù)文人如李白、薛稷、老舍等風騷吟哦,盡情歌賦,而且自古就成了畫家筆下重點摹繪的對象。黃山畫派代表人物石濤、梅清、漸江等,都構(gòu)建了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的藝術風格,“石濤得黃山之靈,梅清得黃山之影,漸江得黃山之質(zhì)”(賀天健語)。二十世紀以來,一大批重要藝術家,如張大千、黃賓虹、劉海粟、董壽平、李可染、汪采白、賴少其等,都從黃山這座藝術大山中挖掘了屬于自己的“寶藏”,特別是黃賓虹和董壽平,黃賓虹得黃山之骨,董壽平得黃山之氣,他們都憑借獨特而具有豐富魅力的繪畫語言,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繪畫“家法”,為山水國畫藝術增添了絢爛和輝煌。
《北海奇峰圖》黃 強 /作
也因此,后來更多的畫家,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的山水畫家,面對黃山,如李白登黃鶴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都只能把黃山作為一種綜合的“教學實習基地”,汲取歷史上既有的各種繪畫山水的“成法”,用來認識自然,豐富筆墨,昭廓胸懷,或者培育和涵養(yǎng)藝術郁勃之氣。總之,他們都不敢輕易畫黃山!
黃強?黃強!
猛然間,一位叫黃強的黃山之子,叫我愕然,振奮,也震撼:他以特立獨行的別樣繪畫語言,高標獨舉,大肆鋪陳、渲染、張揚他的家鄉(xiāng)黃山。這無疑是黃強先生的黃山!
這樣的畫家,猶如替天地黃山“大塊噫氣”,作而有度,動而無方,天馬行空,意極八荒。因而我揣度,畫家該是有著怎樣的一種藝術格調(diào)和不凡氣度呵!
黃強先生的黃山,儼然是得了黃山之逸。
逸!逸氣,美逸,高逸,超逸!
松隱龍蛇逸氣殊。黃強儼然是“逸”出畫界的一匹黑馬!
《天閣倚九霄》黃 強 /作
二
黃強先生所繪的黃山,如《黃山皖韻圖》《晚峰煙翠圖》《天閣入云圖》《夢幻境界》《北海奇峰圖》等,一下叫我想到“逸筆草草”一詞。這些無拘無束、文無定式的筆法,這些肆意汪洋有意而無意的墨法和彩法,這些大開大闔敢于取舍的構(gòu)圖……似乎寥寥幾筆,就“云海波瀾峰作島,天風來去雨飛花”(老舍《詠黃山》詩句),把黃山表現(xiàn)得光怪陸離,出仙入道,意象萬千,蘊藉非常。
但縱是神馳心逸,在黃山往來倏忽,但黃強的黃山絕不信馬由韁。
細觀,黃強先生的整體構(gòu)圖與黃賓虹有某些相似,他們都大膽留白,注重云對山峰的“親昵”“融洽”,甚至“戲謔和擠兌”。但也有很大區(qū)別:黃賓虹先生重平視遠景,羅列成陣;黃強多俯瞰群峰,疊嶂成城。黃賓虹先生擅構(gòu)整體山勢,巍峨?yún)⒉?;而黃強則突出刻畫峰巒,繁茙奇異。黃賓虹以線勝,黃強以面豐。
黃強先生的線條筆法,無疑受漸江的影響很深。無論山形勾勒,無論松樹寫意,都有漸江的骨架。但黃強的黃山,并不突出筆法線條,而是更多隱現(xiàn)于豐茂多變、具有西畫味道的面塊山體之中,折射出了一些光影效果,因而用筆虛而魔幻,出手實而健勁,于虛虛實實之間,突出了黃山風云飄渺變幻、天地萬物大美而不可擬狀的特點。
實際從黃強先生的這些黃山繪畫中還不難發(fā)現(xiàn),他也受到了梅清、張大千和董壽平等畫家畫風影響。
毫無疑義,任何一位具有天賦才情的書畫家,都必須根植傳統(tǒng),熟稔藝術語言;必須臨摹他人、古人的優(yōu)秀作品。學習傳統(tǒng)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技法,并通過技法,了解和把握其中可能表現(xiàn)出的心性、意境、思想和襟懷。通過學習而掌握,掌握以融匯,融匯而變通,變通而化出?;?,化為自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我個體,是謂永久不衰的藝術!
《絕壁湍急》黃 強 /作
拼湊的東西是藝術嗎?不是!
所有真正的藝術,都是自我的,主觀的,舒心寫性的,魯迅“拿來主義”的。但即使拿來,也如同汲取營養(yǎng)物質(zhì),要溶血化肉,變成“我之為我”的有機的一部分,而絕不是零碎的原來的張三或李四。
故《周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黃強先生的黃山,幾通而可久也!
三
黃強先生的“逸品黃山”自我特點非常鮮明。
構(gòu)圖簡逸,畫面空靈。
黃強先生的黃山,如《雨后云松圖》《云起巒峰圖》《云山如畫》等,往往都大塊留白,有的留白甚至超過畫面的一半。但縱使如此,畫家通過奇崛而變化莫測的面塊性構(gòu)圖(這些構(gòu)圖,儼然潘天壽先生繪畫的造險、弄勢之功),使整個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潛在的邏輯規(guī)范,尤其出其不意地還出現(xiàn)一些詩意的趣味或幽默,因而能“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jīng)》語),以少勝多,于無勝有,顯得筆下黃山極為空靈、跳脫、簡逸。
色彩簡淡,逸筆草草。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濃墨重彩不是不好,但因其炫目,反而容易叫人產(chǎn)生視覺疲勞??v觀歷史上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譬如八大山人畫作,往往是,大美無色,大美無筆,只見其神,不見其形。黃強先生的黃山,也幾乎沒有什么特別耀眼的色彩,僅僅一些淡墨,幾多淡彩,也僅僅幾根看似閑適隨意的線條,就閑云野鶴般,祭出一個飄然塵世之外的野逸仙境,美妙黃山。
我猜測,從小生活在黃山腳下的黃強先生,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樣,一定對眼前的大美黃山有過太多的夢想和幻覺。一查,黃強先生果然有一幅關于黃山的《夢幻境界》畫作。夢是奇特的,是變幻的,也是飄逸的。黃山之奇特,也是變幻飄逸的。大概受此影響或啟發(fā)吧,黃強先生的畫作,總體上同樣具有極為強烈的夢幻飄逸色彩。這種意境,絕不是一般游歷黃山者所能真切體悟和把握的,他們一定是骨子里,不,是心里所具有、所滲透、所融匯的具有共同血脈的東西。這些東西久經(jīng)郁結(jié),醞釀,勃發(fā),也許才會結(jié)晶出這樣難以用語言形容的夢幻逸致吧。
四
黃強先生并不專攻國畫。他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美術家協(xié)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他還是新華學院動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版協(xié)裝幀藝術研究會會員、娃娃樂園雜志社主編……從這些身份中可以看出,黃強先生是位相當“跨界”的人物。但自古“藝不壓身”。從“逸品黃山”系列作品中,能夠窺見,黃強先生不僅融入現(xiàn)代構(gòu)成的優(yōu)秀理念,汲取了兒童畫的一些技法求天趣,而且,圖畫中其實也不乏西方油畫的意趣和運用。
一位真正有成就的藝術家,一定是學識廣博、虛心求道的學問家,是善于借鑒、能夠舉一反三甚至可能及時頓悟的哲學家,尤其是,他一定具有強烈的藝術風格,和形成這些風格所必需的見解、觀點和深邃思想!
好的藝術家就是一位哲學思想家。
從這個意義上再看,黃強先生能夠在大家林立的黃山繪畫中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可謂逸氣非凡,十分可貴!
《山深壁絕》黃 強 /作
黃 強簡介:
黃強,筆名素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美術家協(xié)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新華學院動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版協(xié)裝幀藝術研究會會員。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編審,國家一級美術師,娃娃樂園雜志社主編。 師從著名畫家蕭翰先生、畫家兼美術理論家劉繼朝先生和上海師范大學畫家王大根先生。1980年作品《見縫插針》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畫展,入選1999年《安徽美術五十年》畫冊。繪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內(nèi)畫展,許多作品被國內(nèi)、外人士收藏。從藝三十多年來,有七部圖書專(編)著出版,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多次在全國報刊發(fā)表,為報刊社、出版社繪畫三千余幅插圖、連環(huán)畫、美術設計作品,其中三件美術設計作品獲中國美協(xié)舉辦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覽優(yōu)秀獎”,選入《中國少年兒童插圖畫封面作品選》一書。
名字錄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和《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