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
高中物理新課程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滲透,強調探究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物理實驗、科學探究能力。就高中物理的學習來講,關鍵在于改變學習方式,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觀。要求學生要從“學會”物理到“會學”物理,“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切實改變機械訓練、題海戰(zhàn)術的學習方式,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槿嫣嵘晕业摹爸鲃訉W習”,以期最大限度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應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參與、勇于參與、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學案為載體的課堂教學,能有效地體現“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結合學校實行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談利用學案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一點看法。
新課程高中物理學案導學實踐思考一、優(yōu)化學案結構,提高學案的可操作性
學案應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線路圖”,所以學案的設計非常重要。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整體的能力水平,以班級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為基準精心設計學案。起初,我們把學案設計為四大塊: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師精講,當堂達標。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施后發(fā)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流于形式。具體表現為一堂課涉及的學習內容多,時間緊,學生只是粗略地瀏覽一下課本內容,忙于找出自學材料上的答案,并沒有真正深入思考、領悟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甚至部分學生不能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導致在合作交流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交流的基礎,討論要么很膚淺,要么離題甚遠,不能觸及到問題的實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將一節(jié)課的內容采用問題探究的形式化整為零,以問題為導向,突出重點,分塊探究,各個擊破。這樣學生自學的內容減少了,思考的問題具體了,學生也不會不著邊際地發(fā)表見解了。同時,教師的靈活性增強了,不是被學案死死困住,可以靈活地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只有在扎實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討論,才可以把全部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至于把交流討論變成是“聽好學生講”。同時,老師也獲得了真實的學情,在精講釋疑時該講什么,不需要講什么,做到心中有底。
二、優(yōu)化課堂結構,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
學案導學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一種不錯的模式,但是,如果在課堂上實施得不好,它的優(yōu)越性就發(fā)揮不出來,往往會出現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在學案導學教學過程中,要住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自主學習要做實
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但要防止學生假學習,所以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學習的任務。這個學習任務可以是學案上預設的問題,也可以是教師臨時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具體,防止沒有物理思維的空泛的學習。如在學習加速度時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加速度的定義,更注重對“速度變化快慢”的領悟,一定要讓學生舉出實例進行說明。同時,教師要巡回監(jiān)視與適當提示指導,對學習不專注的學生予以提醒。教師要及時掌握學情,通過回答問題、學情展示等方式,掌握學生學習的難點、疑點、易混點,為實施合作交流與教師精講指引方向。
2.交流討論不演戲
交流討論實質上是合作學習的表現形式,主要討論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解決學案上預設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物理概念、規(guī)律、定理的理解與應用。這些問題應該是一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鼓勵學生大膽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特別要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的獨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解決課堂上隨機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提出一些變式問題、拓展性問題供學生討論,課堂上學生提出的疑問和不同見解也可以進行討論。
交流討論不應該追求形式和熱烈程度,應該看討論的問題是否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有些問題學生一看就會,不需要討論,討論的問題一定是經過思考才能解答的問題。如摩擦力的方向問題、靜摩擦力的大小問題就需要深入討論。但也有部分學生喜歡討論,因為這樣學習可以掩蓋自己不動腦筋的假象,合作討論成了這些學生的避風港。所以在合作討論時,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況要走近學生,要明察秋毫、察言觀色,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3.教師上課三不講
教師精講是學案導學課的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所謂“精講”,就是要用最少的時間講清楚難點、易混點。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思考學生學習新知已經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如何,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新課中的部分內容,掌握得如何,哪些內容可以通過自學完成,哪些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哪些內容必須通過老師的講解才能完成,以實現精講點確定的準確到位,切忌面面俱到或隨意拔高。教師什么時候精講?我認為偏重于學生在疑惑生成的時候??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考慮:在學生先行探究后精講,在學生不能自圓其說時精講。要做到三不講:一是學生看了就懂的不講,二是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弄懂的不講,三是老師講了也不懂的不講。
三、學案導學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多數學生沒有預習習慣,學案中預設的導學問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擠占了當堂達標時間,導致當堂達標不能按時完成。
2.課堂教學應是師生不斷“分”“合”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實施合作探究和適時精講,總感覺很難達到和諧統(tǒng)一,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由于物理學科的特點,許多學生總感覺物理難學,對物理有懼怕心理,這些學生通過自學很難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動力,很難做到對物理概念的突破和深層感悟。
四、結束語
在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收獲也有困惑,但總體上是一種進步,因為它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更注重學生的學,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鑫.高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婦女,2014,(06):216.
[2]徐金月.學案導學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羅友.學案導學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2016,(09):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