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王明君 李建民 陳長香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社區(qū)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健康行為干預
楊 芳 王明君1李建民 陳長香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探討對農村高血壓、糖尿病兩大慢病老年人健康行為的干預模式。方法采用干預前后自身對照的試驗方法,對某社區(qū)全部178名患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進行半年的“共贏式”干預。結果干預后老年人健康知識、健康態(tài)度、健康行為較干預前均有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共贏式"干預模式對農村兩大慢病老年人健康知信行具有積極影響,值得在社區(qū)慢病老年人中推廣。
農村;老年人;行為;模式
隨著安置居民區(qū)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提高,加上體力活動的減少,老年高血壓的發(fā)病率短期內明顯增高〔1,2〕。本研究以拉菲利健康促進模式為理論指導,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針對老年人群的“共贏式”干預模式,融合自我健康管理理念,以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為主體,家庭、社區(qū)、社會共同支持參與。
1.1研究對象 2013年1月選擇唐山市古冶區(qū)繁興花苑社區(qū)60歲及以上患有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共178例。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老年高血壓診斷標準〔3〕和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及特殊類型糖尿病患者;嚴重軀體疾病患者;精神疾病不能合作者。進行為期半年的“共贏式”干預。均自愿參加并知情同意。男88例,女90例;年齡60~87歲,平均(73.51±6.67)歲;職業(yè)均為農民;文化程度文盲35例,小學116例,初中27例;家庭人均收入每月<500元50例,500~1 000元105例,>1 000元23例;醫(yī)藥費用報銷均為農村合作醫(yī)療。
1.2干預內容 采用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為主、家庭和社區(qū)支持為輔的健康促進模式。①自我健康管理:老年人需要參照(自行設計)《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自我管理手冊》中的“每日目標行為標準”,并每日填寫“每日目標行為控制情況記錄表”及填寫“健康信息記錄表”和“參加有關活動記錄表”。研究員定期每月隨訪一次,將隨訪反饋的問題整理好,由專家給予個性化指導。②社區(qū)與家庭標準:研究員和居委會共同制定出《社區(qū)環(huán)境及服務建設標準》、《家庭環(huán)境及應對方式建設標準》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建設標準》,其中社區(qū)標準由社區(qū)工作者執(zhí)行,家庭標準由老年人及其家人共同執(zhí)行。③健康教育課程安排:上課地點:居委會活動中心,課程設置2次/w,主要內容分別為疾病知識普及、合理膳食、運動養(yǎng)生、心理健康、專家答疑和學員心得交流課。每次2節(jié)課,每節(jié)課1 h,每周課程內容一樣,上課時間下午。課程展現形式為專家授課,研究員輔助且有隨堂測試,發(fā)放復習手冊。④家庭社區(qū)活動:包括家庭活動會、趣味游戲、健身操舞、太極拳等。要求老年人每周至少和家人一起參加活動1~2次,時間為晚上,地點是社區(qū)操場。
1.3評價指標 薛靜〔5〕編制的《老年人營養(yǎng)與健身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問卷》問卷信度系數為0.80,問卷分為6個主因子,分別是營養(yǎng)保健知識、體育保健知識、營養(yǎng)保健態(tài)度、體育保健態(tài)度、營養(yǎng)保健行為和體育保健行為,其中保健知識部分每題答錯0分,答對1分;保健態(tài)度部分等級題目分為5個等級,記分依次為5、4、3、2、1分,其他題目加權賦值。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干預前、后老年人血壓、血糖變化情況 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血糖較干預前均有明顯下降(P<0.01)。見表1。
2.2干預前、后老年人群用藥依從性 干預后服藥、按醫(yī)囑服藥、按時服藥、服藥前看說明書和服藥有限制飲食的服從率均高于干預前(P<0.01)。見表2。
表1 干預前、后人群血壓、血糖變化情況
表2 干預前、后人群用藥依從性情況〔n(%),n=178〕
2.3干預前、后老年人群健康行為變化情況 干預后人群健康烹調方式、合理飲食結構、經常鍛煉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明顯多于干預前,然而高鹽飲食、高脂飲食、吸煙、飲酒危害健康的行為明顯少于干預前(P<0.05,P<0.01),見表3。
社會低經濟收入人群,其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較高〔6,7〕,而收入較高人群內分泌疾病糖尿病發(fā)生風險較高〔8〕。目前,國內學者提出的社區(qū)健康促進模式也有多種,如劉興志〔9〕提出的健康促進示范村項目及唐政〔10〕的三體聯(lián)動健康促進模式,都具有較高的影響力。但是否能將這些適應當地人群的健康促進模式發(fā)展成為符合中國國情的適應各地需求的可控可操作的健康促進模式,還需繼續(xù)研究完善。
1趙之楓,汪曉東.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時期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實踐研究〔J〕.城市觀察,2013;23(1):50-8.
2趙 華,王士軍.農村安置居民區(qū)老年高血壓患病現況與對策〔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3;8(1):19-21.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0:5-8.
4劉梅林,郭藝芳.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1版)〔J〕.中華內科學雜志,2011;51(1):76-82.
5薛 靜.老年人營養(yǎng)與健身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問卷〔D〕.成都:四川大學,2007:55-8.
6Mayer O Jr,Simon J,Heidrich J,etal.Educational level and risk profile of cardiac patients in the EUROASPIREⅡ substudy〔J〕.J Epidemiol Commu Health,2004;58(1):47-52.
7吳升平,滑蓉蓉,王文志,等.北京市社區(qū)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相關疾病知識、信念、行為水平與經濟收入的關系〔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7(5):444-7.
8金銀花.吉林省部分農村中老年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29-34.
9劉興志.北京市健康促進示范村建設效果評估〔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55-60.
10唐 政.三體聯(lián)動健康促進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評價〔D〕.上海:復旦大學,2010:67-80.
〔2015-09-12修回〕
(編輯 杜 娟)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RK017)
陳長香(1963-),女,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
楊 芳(1982-),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
R2
A
1005-9202(2017)17-4391-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109
1 開灤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