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峰
內容摘要:校園足球作為我國足球改革的先鋒,是中國足球發(fā)展藍圖中一塊重要拼圖。近年來,校園足球教育得到各界重視,開始關注其所帶來的教育價值。那么,校園足球究竟具有怎樣的教育功能呢?如何有效的開展校園足球呢?本文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校園足球的教育功能,淺析校園足球教育現(xiàn)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為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寶貴建議,更好的發(fā)展校園足球。
關鍵詞:足球 校園足球 教育
1.前言
2015年8月1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指出“校園足球”的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長規(guī)律、青少年廣泛參與、運動水平持續(xù)提升、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基礎條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圍蓬勃向上的中國特色青少年“校園足球”發(fā)展體系。未來發(fā)展“校園足球”教育將成為中國足球發(fā)展藍圖中重要的一塊拼圖。
2.校園足球的教育功能
2.1身體素質得到本質提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任何都是空談,在最近一期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顯示,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持續(xù)下滑,肥胖率較高,學生的肺活量、速度、爆發(fā)力、力量、耐力素質水平呈下降趨勢。然而造成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主要因素與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成效有很大的關系,教學目標籠統(tǒng)、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夠明確、只重視成績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等。對于傳統(tǒng)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做出改變,最有效的改變就是在傳統(tǒng)體育課上讓學生學會一至兩項能夠伴隨終生的運動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2.2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
第一,是法規(guī)意識,規(guī)則是制度的約定,是在混亂中實踐出的真理,是圍繞足球運動而創(chuàng)建的活動體系,服務于比賽的所有過程。對于足球運動來說,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觀眾都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享受著比賽賦予的權利,規(guī)則是謹慎和嚴肅的,是權威和唯一的,是可塑和變化的,它提供同一的價值認同,引導人們參與運動并遵守共同的文化秩序。足球運動的不確定性不僅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而且有時會產生誤判,這時更加鍛煉的是學生的服從意識。在足球的教學和訓練比賽的過程中教師會教會學生足球的一些規(guī)則,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養(yǎng)成一種規(guī)則意識,在球場上遵守比賽的規(guī)則,在社會上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第二,是溝通意識,在足球場上是由11人組成一直隊伍,由11人共同來處理一些問題和完成一些決定,球場上的現(xiàn)象和問題往往是復雜和多變的,這就要求個人和團隊隊友學會溝通,并且這些溝通不僅僅是語言,有時甚至會是肢體、語言等等,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的了解隊友的想法都必須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完成。而一場比賽則是由兩只隊伍和裁判共同組成,這就更加需要更有效地溝通,不僅僅是和隊友、裁判甚至是對手。在足球的學習過程的任何階段都存在溝通,有時是教練有時是隊友有時是裁判,無形的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自然而然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溝通交流的意識。
第三,是競爭意識,體育運動在本質上是競爭性的活動。“競爭是體育的靈魂,沒有競爭就沒有超越,也就沒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體育運動的強烈競爭性激勵者每一個參與者必須全神貫注全力去拼搏,久而久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拼搏精神,在足球比賽中往往會出現(xiàn)兩個人會爭奪對球的控制權,會讓每一個隊員產生拼搏意識,有時還會出現(xiàn)球隊在比分落后的情況,會讓隊員產生不放棄堅持拼搏的意識。通過體育教學能使學生切實體會到競爭的真諦。
第四,是合作意識,“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人相處”,以此來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實現(xiàn)互利共贏。在現(xiàn)代社會中,團隊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是必須的素質。所以在校園學生合作意思的培養(yǎng)中,足球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足球更多的是一項團隊運動,場上基本上都是由隊員之間的配合來完成一系列戰(zhàn)術從而達到獲得勝利的目的,場下的練習也是不同隊友之間的配合完成,無論是小范圍的配合還是為了到達教練戰(zhàn)術目的的整體配合,都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團隊配合意識和集體榮譽觀念,甚至在比賽輸了時,或者因為某一人失誤導致比賽輸了,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都會讓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培養(yǎng)。
3.對開展“校園足球”教育不足的原因
3.1“校園足球”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必要的扶持政策
缺乏關注就缺乏重視,這嚴重阻礙了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力度,足球人才的金字塔嚴重萎縮。沒有足夠的經費、便利的場地、齊全的設施,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便會停滯不前變成空談。
3.2體育師資的數(shù)量和業(yè)務水平還不能適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需要
我國曾對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現(xiàn)狀進行過調查和分析,從119名青少年足球教練員(來自全國各足球俱樂部的二、三線教練員)對足球的理解認識上,在學歷、崗位級別、外語水平及專業(yè)訓練的研究上,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理論、實踐水平亟待提高。
但對比日本這個國家,日本足協(xié)官網(wǎng)顯示,截至2015年3月,日本足球各級教練的總數(shù)近80000人,其中S級為411人、A級為1363人、B級為4006人、C級為28701人、D級為42055人,差距非常的明顯。
3.3家長觀念較保守
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體育活動的重要性。要么擔心受傷,要么擔心耽誤學業(yè),除此之外,應試教育、重文輕武思想、獨生子女現(xiàn)狀等也都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校園足球”的發(fā)展。
4.加強校園足球建設與發(fā)展的措施:
4.1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加強組織建設
在過去一段時間開展的“校園足球”工作實踐表明,政府的重視程度是開展“校園足球”的關鍵,我們應結合青少年足球運動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一并運用政策杠桿,加強宣傳力度和宏觀調控力度。所以,我們需要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學校乃至社會給予更多的支持。
4.2廣納足球專業(yè)人才,加強培訓,全面提升教練水平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足球教練進行理論課或者實踐課的培訓的同時也是在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足球人才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例如,日本足協(xié)格外重視對教練員的培養(yǎng)。日本對足球教練員的資格有著嚴格的審定程序,即使是退役的國腳執(zhí)教也必須持有教練員資格證。日本的“教練資質制度”分為五個檔次:少兒級、C/D級、B級、A級、S級。針對各個等級,日本足協(xié)定期開設教練員培訓班,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培訓,只要通過考試即可獲得相應等級的證書。日本正是通過“教練資質覆蓋”,大大提升了參與“校園足球”教育的教練質量和數(shù)量。
4.3改變家長的陳舊觀念
要得到家長的支持,我們應該在思想上與家長溝通好,讓他們知道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和孩子身體發(fā)展的重要性,改變家長對足球運動的偏見。
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體育課教學大綱中就指出,足球作為“進球型”運動,其學習目標是通過控球和傳接球,感受團隊合作的樂趣和踢球的快樂。日本的足球教學主要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為主。尤其在小學,每逢訓練,小球員的家長也會參與其中充當啦啦隊或組織人員,大大提升了小球員的參與熱情。
5.結語
足球運動的魅力就孕生在球場環(huán)境和比賽結果多變之中,從中能夠體現(xiàn)出許多人生哲學的問題,足球運動就是魅力本身。選擇校園足球教育作為足球發(fā)展的先鋒,就是想用這些教育的好處讓更多的人們喜歡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中來,從而實現(xiàn)我國足球。
參考文獻
[1]張京華.關于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主要問題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10).
[2]張偉.石家莊市校園足球計劃開展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05).
[3]許諾.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1.(08)endprint